第78章 第 78 章(1 / 2)

十全把握?

亞彌尼不置可否。他似笑非笑的看著一臉自信的夏目漱石, 覺得他太想當然了。

夏目漱石身上有個毛病,經驗主義。這種人廣泛存在於世界每個國家, 特彆是父權主義重的國家。

這個島國更甚。嚴格的上下級觀念、人雲亦雲隨流大眾的麻木群眾, 可以說這個國家是最排斥個性的地方,居年長者、高位者,喜歡用自己的固定的思維, 他們的經驗之談去約束下位者,一旦對方反抗了,絕大多數人不會先反省自己是否有錯,而是先用強權把對方壓下去。

這種方法在這個島國是非常有用的, 效果拔群。但不適合新政府領導的新國家。

之前也說了,夏目漱石身上有著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影響, 像他這種已經算是非常開明的人,倡導著人就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的人, 他的潛意識裡、骨子裡依舊是個經驗主義。

乍一聽他前麵的話,你會覺得他是個非常勇敢的殉道者,他仰慕且敬重著結城信一, 深信對方是能夠給這個國家帶來巨大良性變革的人,但同時,他卻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對方身上的缺點, 用自己的方式去給人家下絆子, 還美其名為‘為他著想’‘為國家與人民著想’。

他願意用自己的性命乃至於擁護他之人的性命,去做結城信一通往天路的踏腳石, 但他……甚至不願意和結城信一當麵對談一次。

是擔心自己會折服於對方,而放棄這種做法嗎?

他願意拿身家性命和一身榮辱去賭,卻不願意去賭結城信一是萬分之一的那個不會被權勢熏心而道走偏風的聖人。

因為他自己不是聖人,因為自古以來, 所有被封為聖人的人,其實都不過是被時間美化掉的存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真的十全十美之人。

大公無私之人,在私生活中也會有值得世人詬病之處。

私生活乾淨到讓人無可指摘的人,在對外也會存在著瑕疵。

這就是人性。人類的本質就是動物,動物的本能便是用儘一切方式讓自己存活下去,即便人類區彆於純粹的動物是擁有理性和感性,但二者占比是不可能達到平衡的。

一個經典的問題:一輛車開在路上,左邊是一個遵守交通規則走在人行道上的人,前麵是幾個在公路中央戲耍玩笑的兒童,在無法及時刹車的情況下,你會選擇撞誰?你隻能選擇送一方去地獄,你會撞誰?

有些人心裡嘴裡會喊著,我寧願讓我自己去地獄也不會做這個選擇。但事實上,你麵對的就隻有前麵那兩個選項。

夏目漱石選擇私底下集結人馬,去構成一個暗處的三刻構想,這便是他的理性。他不願意去和結城信一談談,真正了解這個年輕人的想法,而是一廂情願的做出這個選擇。

這種理性的猜測有九成九會實現,因為曆史是這麼告訴他的,他了解的人性是這麼告訴他的——一個獨權者,一個過早的就掌握大權,從草民一夜變成人上人的上位者,他從最底層直接飛到了最高層,中間的階級都被他略過去了。

這樣的人,不說百分之百,隻能說九成九——會變。

或許他能夠堅持上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理性,但人的歲數上去後,思想是會變的,尤其是長期處於高位者。便是一個普通人,二十歲的他和三十歲的他性格也有所偏差。

他認為的結城信一,在橫濱這個角鬥場的影響下,一旦他經曆了失敗,一旦受到了巨大挫折,極大概率會讓他連幾十年的黃金穩定期都沒有,會加速催化他變得偏激易怒、固執己見、頑固不靈,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人民。

夏目漱石在‘人民絕大可能會受害’和‘結城信一是始終如一的聖人領袖’中,偏向了前者。

而現在,他用自己經驗主義的那一套,去相信亞彌尼一旦加入這個‘三刻構想’的計劃,一切的發展就會如同最開始的預料那一般,貫穿到結局。

去相信港口黑手黨下一任的繼承人,在加入這個計劃之中,不會中途退出和背叛。

“你太絕對了。”亞彌尼把空了的玻璃杯放倒,用手指推動著它上下轉悠。

夏目被他的話弄得一愣,在還沒理解亞彌尼深意的時候,他的腹部傳來了一陣劇痛,他的身體猶如煮熟的蝦一般頭尾彎曲,因為力道控製得剛剛好,他並沒有整個人帶著椅子飛出去。

他咳出了一大攤鮮血,染紅了咖啡,也染紅了桌麵,他額頭抵著桌麵,蜷縮起身體顫抖著。

“給你一個忠告哦,老家夥。”亞彌尼臉上的笑意不變,就好像剛才出腳的人不是他一樣。看著夏目的眼神無比的溫柔,卻隻讓夏目感覺到自己聽到了寺廟響起的喪鐘。

“把你那種上世紀的垃圾清一清,打包好扔掉吧。時代已經變了,不是以前你們那種一個職業能乾到養老退休,一開始是工匠,死了也是工匠。這個時代,人們的選擇多到讓你眼花繚亂,可彆拿自己老了,跟不上手機功能更新換代的理由來搪塞年輕人手把手給你教學,既然都決定做了,那就負責到底。”

認為自己隻要定個框架,把螺絲釘安插好,就能拍拍屁股走人,讓螺絲釘自己發揮作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會生鏽,不會鬆落,不會折斷。

艸,資本家都不會這麼天真。

要是螺絲釘這麼好用,我還竊國做什麼?還建什麼工廠啊?!

不提供條件,就指望著螺絲釘自己給自己上油打磨,自己拿扳手擰緊是吧?房子建好了還會壞,地基打好了以後都得補呢!

這個國家,真是他帶過的最爛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