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風(234)
船飄在太湖上, 林雨桐站在甲板上四下裡看,總覺得很熟悉。
自己來過太湖嗎?
記憶裡沒有,但感覺是有的!她好似看見一美人劃著小船行再這碧波蕩漾的湖上。
“先生!”
正處於一種極其玄妙的境界上, 被一聲呼喊打斷了,是吳應鶯。
“怎麼了?”
吳應鶯就道,“這麼些裝備好的戰船, 得依次駛出去,是不是得備案。”
駛出來?林雨桐搖頭,“船上裝備的火炮,這是該收繳的。所有的炮彈,這都是該收繳的!把這些一收繳, 剩下的就是船隻了!如果你連船隻也一並都收繳了,那我問你,這個船廠還剩下什麼?這麼多人賴以生存呢……吳應鶯呀, 站在高處, 不能看自己或是衙門或是朝廷得了幾分利, 你得看你能給下麵幾分利。有這麼船做依托, 這裡才經營的下去。若不然,一個空殼子,眨眼就散了。百姓們是什麼不懂,你就是全部收繳了,他們現在也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可等過後,無利可圖的時候,他們就會反應過來!到那個時候,人家是要罵娘的!彆覺得是皇後就沒人罵,坐在上麵,你就得有被罵的準備!好了有人罵, 壞了依舊有人罵!所以,給自己設定準則和底線很重要。”
吳應鶯就皺眉道,“可這裡,並不是很適合做船廠的。之所以船廠設置在這裡,根源在於隱蔽,這是她們要做違逆朝廷的事,不敢叫人知道。可其實呢?造船需要木料,這裡運輸就不方便。而且,地方也不夠,他們在這裡造船,很吃力!這個島嶼上分布一個點,那個島嶼上分布一個點……騰挪不開的。且這得分季節,在夏秋雨水多的時候,有些島嶼就會被水淹沒一半。冬春兩季的時候,是枯水期,那麼地方會大一些。而且,要是遇上乾旱,這太湖就連不成一片了,有些水位淺的地方就會露出地麵,上麵長滿草,這太湖就會被分割成數個獨立的小島。如此的話,他們會把他們圈死在裡麵的。”
林雨桐哈哈就笑,“傻姑娘,你一個外行都知道這個弊端,那你說人家造船的老師傅,這麼些在這裡生活的工匠們,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可船廠是人家的,人家知道怎麼做能叫船廠活下去。”
這麼一說,吳應鶯就哼了一聲,“可見,這些人不都是無辜的!他們知道這些弊端,知道這裡不適合做船廠,可為了那點散碎銀子,還是裝糊塗。彆的不說,把火炮裝再船上的那些工匠,把炮彈運到這地方,上下裝卸看守的人,卻絕對不會無辜!”
林雨桐臉上的笑就多了幾分沉重,“你說的對!可小老百姓就是這樣,他們求的是安穩,不想惹禍上身。回頭你問問就知道,這湖裡,肯定有葬身的工匠,他們應該就是多管閒事的,然後被滅口了。”
那這更改查了呀!
林雨桐擺手,“……不著急!咱們一旦對船廠的其他人動手,一旦下旨逮這些人,人心就亂了!緩些來,先把危險的東西都運走,確保這裡絕對沒有私藏的危險物品了,再說其他!而且,朝廷有必要先出手嗎?你要知道,利在前麵掛著呢,照樣還是會亂人心的。他們要分股的,瓜分的人多了,那每個人能分到的就少了!瓜分的人少了,那每個人能分到的就多了。不要看多了那麼一點,每月可能就多個不到一兩銀子,可這在小老百姓家,頂大用的!他們中的人心裡就會有不平之氣,憑什麼助紂為虐的朝廷不管,還要繼續叫他們在船上吃香的喝辣的,每月還拿那麼多錢?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找人做主的。朝廷與其急切的插手,就不如等著,等著他們內部有分歧了,朝廷再出麵。急著走一步,朝廷對也是錯。緩著一步,錯也成了對的!”
邊上的郭東籬心說,這得人心與失人心之間,有時候不在於事情本身,而在於處理的辦法。
愛蘭珠便明白了,為何自家皇額娘管下麵的奴才總是慈和的!明知道有些人不妥當,她也不處罰。但現在回想起來,皇額娘雖然沒處罰犯錯的,但卻把跟犯錯之人的對頭或是利益相關的人拉出來誇獎一番。
不疏遠犯錯的人,卻更親近跟犯錯之人利益相關的人,這就給後一種一個機會,跟主子親近了,我是不是就能有意無意的說一些對方的小話了呢?是不是就能‘不小心’的把對方的老底子掀開呢!
於是,皇額娘‘很氣憤’的處置了那個犯錯的!
她想起去年她處置身邊的奴才,因為她散了的手串丟了兩顆金色的珍珠。她當時便喊打喊殺,說要徹查。可最後卻是什麼都沒查出來,她們怕相互牽連最後被連累,便是知道且想告密的,大概也是怕主動說了主子盛怒之下會說:你既然早知道,為何現在才說,可見也不是個忠心的。
於是,事就這麼過去了,年底要清掃的時候,結果在桌子底下發現了那兩顆珠子,反倒叫當時把屋裡查了一遍的兩個丫頭差點吃了掛落。自己為了不叫身邊倆無辜的丫頭受委屈,就隻能叫這件事不了了之。
之前,自己還覺得皇額娘的耳根子未免太軟,誰在耳邊嘀咕個什麼,她都會被影響。
而今再想,這哪裡是耳根子軟,分明就是需要耳根子軟一軟吧。
事情真就是這樣,先是負責拆卸火炮的那些將士,受命‘拆不好’這些個火炮,為了怕強行拆卸破壞了船,所以,大家能不能幫忙呀,這都是誰安裝的,來來來!幫忙拆下來,省的最後好好的新船還得修,影響價錢。
這就是朝廷不把船帶走!
這麼多船呢,都留下!
“當然都留下!”這校尉就吆喝,“娘娘說了,船是大家夥的!有這些船,大家財產,朝廷不能侵占。”
隻這些船賣了,一家得分多少呢!這要是租出去,更是長久的收益!王老頭立馬組織人手,快快快!幫著拆下來。
烏泱泱的,那麼些人奔著船上來,這個說,這一門炮是我安裝的,那個說,那邊那兩門都是我弄的,當時那誰差點把什麼安裝反了,要不是我眼尖,得出大事。
說的熱火朝天的。
有些人還討論說這個份額怎麼分,“像是王五,那就是力巴,扛扛木料,憑啥跟咱們這種大工拿一樣的?”
是啊!娘娘不是說得顧著點能力出眾的嗎?
他們覺得他們屬於技術工種,得拿的多。
可更多的是那種運木料,扛著上上下下的那種人,這些人吆喝著就不乾了!憑啥呀?憑啥我們把最苦最累的活都乾了,結果拿的是最少的!你們吆五喝六的,是有點能耐!但是,你們是啥好玩意嗎?那這東西是你們裝上去的,那你們就是謀逆!
對啊!這些人就是謀逆!咱們船廠可不能要這樣的人。
什麼?他們是匠人,不能離了他們。
彆逗了,哪有離不了的人?有錢在哪裡雇不來人,咱得算一筆賬,是另外請人給人開工錢劃算,還是叫這些人分了咱們份額劃算?
眼看著炮彈都運走了,火炮拆下來也裝船,準備離開了,結果這就跟鬨起來。
報上來的時候,林雨桐正在船艙裡,甲板上跪著一片官員,都是周圍緊靠著太湖的州府的各級官員,甲板上幾乎都跪滿了。
這中間有沒有參與的,有沒有知情不報的,但哪怕這兩者都沒有,你們算不算是失職。在你們眼皮子底下,鬨出這樣的事來,你們就是這麼治理地方的?
“起來吧,跪著做什麼?”林雨桐就道,“如今不是追責的時候,得先想想,這個後續的事情怎麼處理?誰都有過失的時候,出現過失怎麼辦?亡羊補牢!看看後續的處理嘛!”說著,就點了一個叫李東陽的無錫守將。
此人站出來,“臣在。”
“你有失察治罪,吏部考評降二等處理,你可服氣?”
是!臣認罪,臣認罰,臣服氣。
“你是來了之後,主動過去幫著轉移炮彈的,這一點我看在眼裡。”此人來了,一看有這玩意,當時二話不說帶著他的親隨親自上手,幫著抬這玩意。也不看什麼將軍還是士兵,按照一個小小的校尉的指揮,讓怎麼放就怎麼放,不多言的老實的乾活去了。林雨桐就說,“見險而不避,急朝廷之所急,升你一等,留原職考核,一年後考核結束,無過錯,可等級彆調任或升遷,你可服氣?”
臣謝恩!臣服氣!
郭東籬若有所思,因錯而罰,因後續的表現而嘉獎,罰也罰了,維護了法紀。獎也獎了,叫人感恩戴德。這一罰一獎之間,其實什麼也沒失去,一年之後隻要沒出差錯,就恢複原待遇了,啥也不影響。
但這一罰一獎之間,先生卻得到了想要的!先生這是告訴這些官員,回去好好處理後續!隻要後續處理的出彩了,這件事就能揭過去。罰還是會罰的,但獎還是會獎的,你還有彌補過失的機會。
如此一來,人心安了!不僅人心安了,他們還得拚命的好好乾。
怕江南亂嗎?隻要衙門不亂,當官的人心不亂,為將者奉命職守,不就是一些商人的亂嗎?亂吧!還怕他們翻了天嗎?
這裡麵有參與的嗎?有!
這裡麵有有罪的嗎?有!
但還是那句話,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事情得一點一點辦,隻要現在穩住了,等事情平息之後,再治罪也行。
就算是現在都給免職下了大獄,又能怎麼著呢?朝廷選官需要時間,官員到任依舊需要時間,到任之後,什麼也不熟悉,從哪裡著手管呢?
那就不如,天下的時候都壓在舌尖下麵,以大局為要。
就聽先生繼續道,“都去忙吧,我暫時走不了,就在這太湖滯留一些日子,且有見麵的日子呢,今兒就不留諸位了,辦差去吧。”
大氣都沒哈一句,好聲好氣的把人給哄去辦差去了。
可應天的衙門卻沒那麼好運,季成禮等人到的時候,這邊的犯人也給押解過去了,給三人一交接,仇六經沒有直接去城防營拿人,隻把名單交給守將,老將軍當時便把人緝拿了!也知道這老將軍確實沒問題,所以,配合欽差,該圍哪個衙門圍哪個衙門,該拿什麼人,就拿什麼人。
好家夥,應天城裡,大小官員緝拿了一百三十多個!
此時才對外公布,此為人禍,而非天災,朝廷派了欽差,娘娘比欽差還來的早,將一乾人等的罪證都拿到了。
應天城裡到處都是哭嚎之聲,這事太可憎了!一萬多人的性命呀,就這麼沒了?
這些都該千刀萬剮!
群情激奮呀,每天都有在衙門外麵跪著的百姓,隻有一個目的,嚴懲凶手。
所以,欽差麻爪了,他們來不是查案的,而是審案和處理來的。
審案子好審,到了這份上,他們也不會瞞著了。必須,火炮從誰買的,買了之後,怎麼分批運進來了,收買了誰誰誰,怎麼過的關卡等等,撂的那叫一乾脆。
罪證確鑿,沒毛病。
但是呢,有個問題,那就是書院不少學生認為,律法還是太嚴苛。比如,連坐之罪!
其實如今已經算是好的了,不是動不動就株連三族,株連五族之類的,儘量做到誰犯事處置誰。就像是那些叛國的,按照以前的律法,是不是該誅滅九族?可後來,不還是一人辦了壞事了,隻一人受刑而已。
可這是謀逆呀!得誅九族的。外麵的百姓叫嚷著的,不都是要千刀萬剮,要誅九族嗎?
若是真這麼判了,明兒便會有人上問政院去,對自己等人的‘殘暴’提出意見。不說彆人,就是黃尊素的兒子,那個叫黃宗羲的,就得給東宮上折子,彈劾他的上官,他的父親,他的老師。
季成禮就道,“我的意思是,這個案子得上裁。”一把推給皇上,看皇上怎麼處置。誅九族,得皇上來說。同樣,不誅九族,也得皇上來說。誰下這個決定都不合適。
黃尊素心裡翻了大大的白眼,這不是廢話嗎?凡是死罪的,案卷都得皇上審閱的,死罪不是那麼輕易給定罪的。可咱們得先定罪了,才能叫皇上最終裁定呀!不能不給定罪直接推給皇上,對吧?
劉宗周就說,“未成年的,不論男女,單獨列起來!凡是成年的,得細查,包括各家的姻親,各家的下人……都仔細的查一遍。”
我就不信他們沒有犯罪的!必須女眷,有沒有虐待奴仆的?比如正妻,有沒有害過庶出的子嗣呢?比如庶子,是否對嫡母有過不敬呀?家裡的男丁們,你們對家主在外麵的事知道多少?是一點不知道呢?還是知而不報?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彆的罪。比如私下責罵過管事,比如欺壓過佃戶,這些都算。
這些查起來總是有的嘛!一般大戶人家習慣了那一套,問問下人,肯定有!但要是真沒有,那就是難得的純良之人,這樣的人便是不收監,這也說的過去。還有一些婦孺,饒過都情有可原的。
言下之意,成年男丁,細致的查!不以這個罪拿人,但也得以那個罪拿人。隻要把人徹底的關了,百姓們就知道,這是定罪了。心氣暫時就平了,而後往京城移送,等定罪下來,也都秋後!該殺的殺!若是皇上覺得不用誅九族,那就隻論各自犯的罪。
反正,現在也沒有流放那個刑罰了,更沒有充軍這個說辭了!用娘娘的話說,軍隊這麼高尚的地方,身家不清白的,還不要呢。
所有,最大的可能,應該是罰做苦力!且得分開關押,親屬一輩子彆碰麵,采石場嘛,或是其他又苦又危險的活兒,就得這些人去做。
這些事情,林雨桐連問都不問,她在太湖上,周邊已經有好幾家商戶,被人告發了。其中有一戶送蘇的糧商,被掌櫃的告發,說他叛國,私下與大清交易。
折子送到林雨桐手裡的時候,發現姓蘇的這人,其實是晉商。太湖這邊隻是分號,他也隻是家中的庶子而已。
林雨桐把折子合上,心裡便有些沉吟。
她提筆給四爺寫信,說這個晉商。晉商怎麼說呢?在明朝末年,確實是扮演過不怎麼光彩的角色。大明跟蒙古,來來回回的,打了兩百多年了。直到明末,林丹汗無法真正意義上的統一蒙古,他們徹底的成了一個個的部族了,兩邊的衝突才算是減緩了。山西這個地方,地裡位置很要緊。大明邊防九鎮,隻山西就占了三鎮。
宣府、大同、太原這都是邊防重地。
晉商在這裡,跟蒙古私下貿易,占著幾位便利的條件。
反正是,明清開戰,你們打你們的,但是晉商跟大清保持著極好的關係,大清皇室對晉商也格外禮遇。等大清入關之後,晉商幾乎是皇商,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大清末年。而晉商呢,他們就是以儒商這個身份,尋求跟官員之間的共同點。
你是儒,我也是儒。你學了儒,你當官了。我學了儒,我誌不在官場,我隻是繼承了家業,做的是生意。彼此拉近了距離,以銀子開道,往往能跟一些頗有影響力的官員保持極其良好的關係。
而今,打壓了江南世家,甚至於是連跟上都拔了,可能以此法子對晉商嗎?
晉商是想通過上層的關係謀利,江南世家是想以錢財開道影響朝政。這兩者在這個階段,所追求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所以,晉商不能不管,但得看怎麼去管了!
真有叛國的,得懲處。
但也得找個標杆出來,不僅得找出來,朝廷還得用一用晉商。
林雨桐在信上跟四爺提議——票號!
晉商的票號遍布,咱得用他們!在大清,得叫他們設立票號。咱們在銀錢上,是不是能爭取通用呢?不就是想撲騰的賺錢嗎?朝廷扶持你出去賺錢去,你得到你想到的,而朝廷得到朝廷想要的。
行不行的,叫四爺看著辦。她把想到的說了,其他的再看。
另外,得把耿淑明調過來支應半年,這邊一家接著一家倒,可倒下之後,怎麼分這個股份,怎麼操作,得有個腦子活知道變通的人來處理。
耿淑明就很合適。
江南這麼大的事,這信是一般的信嗎?八百裡加急,直接遞到禦前。
四爺撓頭,事不是桐桐想的那樣。關於晉商的事,這個先放下。他先叫人傳了耿淑明,把江南的事說給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