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盛唐風華(51)三合一(2 / 2)

沒你就不行 林木兒 18548 字 8個月前

“青海是據點,各地駐兵千餘人不等。已經派人去清繳了。這些人馬,不會放走一個。”

分散的兩萬人馬,好辦!

“請戍邊軍防各路人馬協助了嗎?”

薛仁貴搖頭,“調不動,沒用的!”

是啊!調不動,相互做不到協同配合。這必然導致接收吃力。

那就哪裡也不能去了,先去青海呆著,等著最後的戰果。

林雨桐可算是能睡一覺了。

契苾明和薛訥帶著當初那三十個親隨,輪換著值守。林雨桐整整睡了三天。睡迷糊了起身端了邊上的水咕咚咕咚喝幾口。喝完再睡。沒吃,隻靠喝,這麼迷糊的睡了三天。

這一起來,看看這環境,人都是迷茫的。

可誰不知道她一人殺兩將,奔襲埋伏截殺論欽陵,致使對方削皮割肉倉皇而退。

這個消息傳了三天,等論欽陵撤回吐蕃,消息也到了吐蕃了。先是悉多被全殲,後是突襲羌地,刺殺了讚婆等諸位將領。而後一路追殺自己,甚至在路上埋伏!

論欽陵沉著臉,左邊的臂膀正在換藥,鮮血淋漓。他冷聲問:“哪個將領?打聽清楚了嗎?”

“都在傳是大唐的輔國公主,不知真假。不過,到處都是李字旗,怕不是那位駙馬?”

其他一份來自安西的消息證明,不是那位駙馬!那位駙馬還在安西,幾乎就沒有離開過。安西人人都知道,那位公主甚是勇武,頗有名將之風。

看來是錯不了了!當真是她!

他幾番咬牙,“悉多……還在安西?”

“救治了,沒救過來。”這人就道,“已經入殮,棺木被安置在千佛寺裡……是要回來?還是就地安葬?若是想要回來……包括讚婆將軍的遺體……隻怕得先跟大唐議和。”

論欽陵久久沒言語,擺手先叫人退下了。

這次的敗仗吃的,冤枉!太快了!快的叫人心驚肉跳,自己也是從鬼門關轉了一圈逃回來的。

哪裡見過這樣打仗的將領?!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他深吸一口氣,短期內是不能動刀兵了。朝中聲音頗雜,對此次大敗都甚為不滿,而今自己暫時顧不得其他了!他喊道:“來人!”

在!

“拿筆墨紙硯。”得給大唐皇帝寫一封信,這個時候,需要一個‘穩’字!求和也罷,什麼也好,得爭取這個時間了。

而此時的林雨桐,也提筆給朝廷上折子。她得把此次大戰的情況詳細的奏報給朝廷。尤其是跟隨自己犯險的將士,都得提一遍。

彆的,她再沒說。其他人肯定也得上折子,每個人的角度不同,能叫朝廷全方位的看一遍。本來想說之前在此地設立的十二州,丟了之後罷輟了,而今重建的時候是不是得有多方位的考量。但是想想,還是算了。不要多嘴!這個時候多嘴彆人會敏感的以為這是要吞占權利,想從中分一杯羹呢。再適得其反了,那又何必。

折子一寫,而後遞出去就不管了。

這裡有薛仁貴駐守,她得帶著人回安西了,她這職責不在這裡,而在安西。

帶走的依舊是前鋒營,薛仁貴送了林雨桐三十裡,“殿下帶著這些人吧,此番跟吐蕃結下大仇了,殿下小心為上。”

好!“將軍也要多保重。這一彆何時能見也不得而知,那就盼著將來能在長安重逢。”

是啊!這一彆恐怕就是數年。

薛仁貴鄭重行禮,“公主請行,末將恭送。”

林雨桐笑了笑,打馬就走。

草色青青暮春景,楊柳依依作彆情。

薛仁貴知道,若沒有此次的大勝,自己這大半生的功績,都能給抹平了。他的折子是斟酌再三,把每個細節還原之後,八百裡加急往長安送!

送到長安時,太液池裡的荷花也才露出了尖尖角。

這個時節,正該是賞景的好時節。然而,長安的氣氛尤其緊張。今年依舊大旱,朝中上折之人如雲,隻談一件事:天降大旱,必是天有不滿。皇後乾政,上天震怒。請皇後避宮,以贖其罪。

聖人稱病,折子並不批複。所有的折子堆積在太子麵前,占了半間屋子。夜裡熬油批複折子處理國事,白天得見朝中文武大臣,跟他們溝通。天有大旱,這與皇後乾政不乾政有什麼關係?你們來上折子,你們說要叫皇後避宮。可孤是皇後的親生兒子,母後若是避宮,我作為太子何去何從?

可饒是左右支應,朝中的反對之聲半絲也不見減退。

昨兒母後遞了折子,跟父皇主動要求避宮,可父皇未曾恩準。隻說動身叫母後陪著他去九成宮避暑。

離開了皇宮,叫太子監國,這就不能說皇後乾政了!將這件事先皇後推!橫不能一直大旱下去。等一場甘霖下來,這個話題自然就淡了。

這個旨意一出,朝中陷入了一種詭異的沉默。大臣對此並不滿意,可這已然是父皇和母後退了一步的結果。

扔下自己一個人麵對朝中的局勢,他夜裡好容易躺下,依舊是睡不著。半夢半醒之間,好似床榻邊圍繞著那麼多的大臣,對著他口沫橫飛的勸諫。那手伸出來指指點點,他覺得幾乎都要指在他的鼻子上了。

才像是睡著了,可晨鐘響起,他蹭的一下坐起身來,心跳極快,滿頭的大汗。

太子妃心裡焦慮,伸手一抹,果然是冷汗。

太子擺擺手,“沒事,熱的。”

可初夏的早上,哪裡就熱成這樣了。

李弘梳洗了,急匆匆的往前麵去。太子妃心說,還是得請太醫晚上來看看。

太子顧不上看什麼太醫,他才坐下,高力元就急匆匆的進來。他心裡咯噔一下,這必是又出急事大事了!他現在一見這麼急的事,心都不由的顫了顫。

他的心提著,感覺隨時都能跳出來。就聽高力元說,“殿下,幾位相公連同兵部大臣在外候見。”

兵部?

這地方可不敢猶豫!他馬上坐好:“宣——”

他以為又是新羅國鬨事,結果並不是!張文瓘率先進來,一進來就滿臉激動的喊:“殿下,安西大捷!公主和英國公不僅設計在龜茲城外全殲吐蕃三萬人馬,公主還帶百餘護衛奇襲青海,殺了守將讚婆,而後收複羌地十二州了……”

李弘以為自己幻聽了,“你說什麼?”

“悉多在龜茲城外被公主一箭射死,後來搶救無效,已然死了。而今,棺木在千佛寺寄存,等著吐蕃那邊的消息。公主沒有停歇,轉身帶著三百人直奔青海城外,隻帶三十親隨偽裝後強行闖關,直奔將軍府。趁其不備,射殺了讚婆和兩位副將,在將軍府中殺了一個進出,搶了兵符,為薛將軍收複十二州提供了幫助。而後帶著九位勇士,走狹路攔截論欽陵,先是放火驚了吐蕃兵,而後趁亂射殺論欽陵。論欽陵被馬奴所救,箭簇射傷了胳臂。箭簇上有毒,論欽陵削皮割肉,僥幸逃命,負傷帶人逃回吐蕃。折子發來之日,羌地十二州全部收複,吐蕃兩萬多駐兵,全殲!”

好!好!好!

李弘接了折子,把每份折子都看了一遍,拿著折子就走。走出去了,才叫身後的大臣,“都跟著吧!”

是!

李治躺著,頭上放著濕帕子,正閉目養神。武後不能在後宮批折子了,隔著一道珠簾,坐在那裡正瞧折子。遇到緊要的,瞧著聖人精神好,她拿來念叨兩聲。其他的,她自己就處理了。

正忙著呢,高延福腳步匆匆的進來,特彆小聲的說話,怕驚擾了聖人,“……東宮來報,太子帶著幾位相公連同兵部官員正朝這邊來,說是捷報……”

但具體怎麼個捷報卻也不知道。

武後放下筆,起身掀簾子進去。簾子一響,李治就睜開眼睛。

武後扶他起身,“兵部捷報,太子帶著朝臣正來。”

李治便起來了,帕子順手一扔,起身坐在武後剛坐過的地方,說劉仁,“去迎太子。”

是!

武後挨著李治落座了。

李弘不用通報就進來,將折子遞過去,“父皇、母後,安西大捷!皇妹帶人奇襲青海,收複羌地十二州。”

什麼?

李弘拿折子手有點抖,武後接了過來,“我給您念吧。”

好!好!

先是駙馬的折子,這個折子誰都沒打開,因著這是秘折!不過而今站在這裡的都是朝中肱骨之臣,武後就把折子直接開啟了。折子上說的是人事。把安西而今的境況,在折子上剖析了一遍。當地勢力如何、常駐此地的郭待封如何,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無不說明這個地方的官員配置,各方麵的政策上出現了問題。駙馬在折子裡說,焉耆作為重鎮,駐紮兩千兵馬,可阿史那一支叛亂,尤不能查,何也?

李治點頭,這便是宗族之弊了!

駙馬在折子上緊接著又道,安西之安,不在於兵安,而在於民安!須使民一心而又非一心。

這個話說的,越想越有味道。

沒有表功,沒有伸手朝朝廷要錢要糧要任何東西,隻是陳述了安西之弊。其實,他隱隱的已經給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李治沒有言語,隻抬手催武後讀下一封。

下一封是桐兒的折子,折子上的語氣平鋪直敘,沒有一絲多餘的!就是從當時的境況出發,怎麼想著打這一仗,怎麼謀劃著打這一仗。當時怎麼想著叫駙馬裝病,怎麼誤導他人,這種誰誰誰具體的都乾了什麼。然後再便是怎麼打這一仗的。

語言簡練到,你都不覺得她打了一個多大的勝仗。可在坐的都知道,從安西到青海,這得奔襲多久。到了之後,隻帶那麼一點人馬,得有怎麼樣的膽識才敢去,得有怎麼樣的勇武,才能辦到這些事!

尤其是帶著幾人攔截帶著五千兵馬的論欽陵,到了最後,十個人隻剩下三個人。

這行為堪稱是孤勇!

任何一個不甚,就是殞命。

大唐帝姬,高居輔國之尊位,以身犯險,生母讀來生父聽,便是不長在身邊的孩子,可骨肉相連,焉能不後怕?

先是驚喜,而後是驕傲,再之後隻剩下怕了。

可這話,卻不能當著朝臣說。為大唐拚命的將士何止千萬?帝姬又如何?

武後看聖人,聖人半晌沒言語,好半天才哽咽的道:“賞!每一個為大唐征戰的將士,都該賞!”

是!隨後就擬旨賞賜。

武後又換了一份折子,是薛仁貴的。薛仁貴先是請罪,而後極其詳儘的描寫了兩場戰爭。他說,他身為主將,是失職的!

這份折子從側麵說明了,此戰從謀劃到實施,都在公主的掌控之中。最後,他以一個戰將的身份說,“公主善征戰亦善謀略,雖用兵好弄險,但用兵之法千將千法,並無優劣之分!此戰公主可與任何一個名將比肩。”

沒人說公主不能為將的話!大唐出過領兵的平陽公主。若是公主有此能,朝臣在這個上麵是不敢說話的。

武後緩緩的放下折子,取了陶大有的。陶大有說的又不一樣,他說了這大半年安西之難,寫了駙馬怎麼叫將士住地穴以躲避嚴寒,寫了而今龜茲又建了一圈城郭,也寫了許多百姓拋棄了帳篷,也學著挖地穴以居住。說公主與駙馬也住在地穴裡,與將士同吃同住等等。

給公主和駙馬說了不知道多少好話,但其中也把他的難處,安西今年的難處隱含的表達了。

其他人的折子武後也不急著看了,事就是這麼個事。重要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總之,非常確定的是,這場仗打的很漂亮。定了安西,收複了十二州,關鍵是殺了論欽陵的兩個親兄弟,這足以叫吐蕃朝堂出現變故。而這些又確實是能牽製論欽陵,短期內,吐蕃再無興兵之能了。

李治坐起身,一條條旨意往下放。

“著英國公總理安西事務,晉安西都督。”

“晉輔國公主為護國公主,食邑八千戶。”

“薛仁貴收複十二州有功,暫理軍務。”

“薛訥……”

“契苾明……”

“……王守心……”

每一個立功的人,都有晉升。包括太醫劉神威。

折子擬定了,李治才看戴至德、張文瓘、劉仁軌和閻立本,“諸位相公以為如何?”

妥當。

劉仁軌看了其他三人一眼,沒言語。戴至德是太子心腹,護國公主跟太子關係親密,他自然不反對。張文瓘乃李績學生,這一層關係更親密。而閻立本,據說是跟駙馬關係極為莫逆,他又能說什麼呢?

可叫駙馬總理安西事務,晉升了公主,卻沒叫公主返回京城。這其實還是對安西的駐兵有彆的安排吧。

這麼想著,他就看裴行儉。

安西是他的老巢了,要是叫公主和駙馬這麼呆下去,他在西域的影響力隻怕會被清洗乾淨。也不知道駙馬的折子上所說的各方勢力,有沒有暗指裴行儉。反正出事的兩個將領都是裴行儉推薦的。一個是郭待封,一個是阿史那道真。

聖人沒問裴行儉關於這事的看法,是否是對裴行儉有些遷怒呢?

來不及細想,就聽聖人又說,“此番大勝,當昭告天下……”

這是應該的!但是這十二州的官員,又給怎麼任命呢?聖人可說了,薛仁貴隻是暫領十二州軍務。

想到這個,他就問了,“聖人可有人選?”

武後皺眉,這麼急切做什麼?

李弘歎氣,這些人還是怕母後插手吧!他就主動提議說,“兒臣舉薦李敬玄。”

李敬玄是父皇做太子時候的東宮侍讀,用一個父皇的人,你們總該消停了吧。

聖人沒言語,武後皺眉也沒駁斥。劉仁軌跟李敬玄交惡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鑒於此人是聖人的侍讀出身,也沒言語。

那事就這麼定下了!其他的官員隨後著吏部擬定,就先散了吧!

這一散,旨意一頒布,天下才儘知——大唐有了一位勇武無雙的護國公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