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 他是大明時期的名臣,但更是一位民族英雄。
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在敵人虎視眈眈,意圖南下, 直擊北京時, 他製止了朝廷南遷的事情。
當時朱祁鈺還沒有什麼實權, 更多不過是個吉祥物的作用,倉促之間,朱祁鎮出事了,但他這個監國也不可能立刻變成實權人物。
在這樣兵荒馬亂的時候, 是於謙站了出來, 成為朝廷的主心骨。
他讓大明王朝走向正確的方向, 而不是成為另一個‘南宋’。”】
趙匡胤心情複雜, 眼神凶狠, 要是天幕能跟之前那些敗家子皇帝一樣開放世界通道,他非過去弄死這混賬東西。
【李一說起於謙, 臉上帶了笑意,“說起來古代的和尚道士真的有點神神叨叨的, 有時候準的不行,漢時許負是如此,而在於謙身上也有那麼準的一個算命。
據說在於謙七歲時, 有個和尚看見他,驚奇於他的相貌, 說:“這是將來拯救時局的宰相。”
真的就是半分不差, 可不就是後來於謙拯救大明王朝。“】
劉徹來了興致,他摸著下巴,這個還真準, 他充滿好奇道:“那這和尚能練出仙丹嗎?”
衛青委婉道:“煉丹的是方士,這位是和尚。”大家職業都不一樣。
劉徹擺手,無所謂,反正他已經知道誰有仙丹了。
劉徹看著李一的眼神深情款款,這可是他長生不老的保障。
劉徹:朕宣布這是他最愛的人!
李一:……一時之間口多無槽,但是勉強能算成就吧?可惜係統沒有成就這玩意emmm……
【“於謙曾經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平定朱高煦的叛亂。”
“也巡按過江西,平反數百起冤獄。”】
朱棣摸胡子的手一頓,神色莫變。
朱高熾不動聲色道:“二弟雖然有錯,但是父皇也不要太責怪他,咱們好生教教,也許二帝能知錯就改了呢。”
朱瞻基忍不住看了自家父王一眼,這表麵求情,實則句句都是在定死二叔的罪名,他爹好心機!
朱棣長長一歎,哪怕是他,對子孫事也充滿煩惱。
【“朱瞻基見識到於謙的才華和能力,於是越級將他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
他則不辜負皇帝的厚望,將兩地治理的井井有條。
後來朱瞻基過世,輔政的三楊也都很看重他,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準,而這都是“三楊”主辦的。”
李一道:“可以說,於謙一直是朝中大佬們所看中的好苗子,一直重點栽培,顯而易見也是留給新帝的能臣乾將,正是因為這樣的備受看重,所以於謙也心懷天下,感恩國家,遇事不亂,力挽天傾。
可以說,於謙和大明一直是雙向奔赴的。”
“也可以很肯定的說,於謙是忠於大明的,但他卻不是忠於哪個皇帝的。”】
朱元璋惋惜的搖頭,這種臣子,自己當皇帝的時候自然會喜歡,但是還沒有當皇帝,恐怕是討厭的緊吧。
【“正是這樣的於謙,所以在朝廷有著不小的威望,才能阻止南遷的事情。
他的能力無疑是卓越的,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於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
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於謙主持兵部的工作。
待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此時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
這時候於謙依然還是站了出來,而朱祁鈺對他交付了信任。
朱祁鈺一放權,於謙就把北京防禦體係打造的嚴嚴實實的。
他猶如定海神針一般,在朝廷內亂,互相指責推卸責任,爭權奪勢的時候,他和朱祁鈺一起安撫群臣,整頓內部。
彼時朝廷上下都倚重於謙,而於謙亦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
朱祁鈺病重的時候也不禁懷疑過於謙,因為他的威望實在太高,可是於謙從來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他一直都是儘一個臣子的本分。
正因為這樣的忠心國家,所以也先拿朱祁鎮威脅朝廷,於謙就選擇擁立朱祁鈺。
皇帝可以放棄,但是大明不能有損失。
這無疑讓朱祁鎮複辟後拿他開刀埋了後患。”】
朱元璋此刻的心是偏的,已知於謙是個大好官,對咱大明忠心耿耿,勞苦功高;反觀朱祁鎮呢,完全是敗家子,畜牲玩意,差點把大明弄沒了。
這麼一對比,朱元璋的心完全偏的沒邊,他叉腰破口大罵,“這麼好的一個臣子你個畜牲居然還弄死,咋不自己去死啊!!!”
【“於謙當然也更喜歡朱祁鈺這個皇帝,怎麼看都比朱祁鎮這樣的傻逼好太多,這兩個人選擇哪個做上司還用想嗎?一個信任你,敢給你放權,對你各種關懷備至,另一個差點帶你一起去見朱元璋。”】
朱元璋差點把茶水噴出來,這把死說得可真好聽。不過,要是真能見麵,他一準削死那個畜牲。
【“於謙擊退瓦剌大軍後,朝廷評功,加於謙少保、總督軍務。
但是於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保家衛國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讓敵人一路打進來已經是恥辱,隻是擊退敵人,這隻是應該的本分,如何能以為功勞呢。
於是他堅決推辭,朱祁鈺不準。”
“後來戰事平定,朱祁鈺本來不想接回朱祁鎮,但是於謙卻覺得應該把人接回來,或者說不管是接回來還是死了都可以,就是不能把大明曾經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留在敵人手裡繼續當俘虜,這未免太恥辱,太有傷大明的顏麵了。
這不止是關於皇位,更是關於國家的尊嚴,而國家尊嚴如何能被一再踐踏呢?於謙是個把大明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人,而作為明臣,也絕不容國家受此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