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70.宋知敘(2 / 2)

6月14日,叛賊首領:楊應龍,得知大戰迫在眉睫,便積極謀劃準備,又在播州軍師:孫時泰,的建議下提但“應乘朝廷大軍尚未集結之際,宜先破重慶府綦江縣,直搗成都府,劫蜀親王為質。”

於是叛賊首領就趁著官軍暫未集結,而內地防守空虛之際,率重兵圍攻了重慶府綦江縣。

當地明軍與之展開慘烈的守城戰。

6月17日,明重慶衛遊擊將軍:張良賢,在舊東溪堡與播州宣慰使司叛軍遭遇,在這場遭遇戰中,明軍占據了上風。

6月20日,明重慶衛右參將、明重慶衛遊擊將軍與播州宣慰使司叛軍戰於城下,各有傷亡,明重慶衛遊擊將軍還被叛軍包圍了七層。

不過他幸運地殺出了重圍,但命運卻在,代替貴州巡撫一職,在以明湖廣川貴總督:李化龍,代替四川巡撫一職。

並調明四川都指揮同知:劉綎、明大同總鎮總兵:麻貴、明湖廣總鎮總兵:陳璘、明薊州總鎮總兵:董一元,南征眾將統一劃歸到明湖廣川貴總督兼四川巡撫:李化龍,的指揮下。

還命令明湖廣川貴總督駐守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慶府負責調度。

11月初9日,叛賊首領又屯兵官壩堡,聲稱窺蜀,然後悄悄回師東進,焚燒東坡爛橋,使得黃平安撫使司、貴州承宣布政使司石阡府龍泉坪長官使司,兩處所在告急。

接著播州宣慰使司叛軍,又進兵貴州都指揮使司偏橋衛,前去掠奪興隆衛、鎮遠衛,打通黔楚線,後兵分五路攻破貴州承宣布政使司石阡府龍泉坪長官使司。

很快明湖廣川貴總督兼四川巡撫,就商議要安置重兵萬人,據守要害,以打通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通道。

但是明貴州總鎮總兵:童元鎮,卻擁兵在銅仁府不敢上前,被革職戴罪立功,改由明四川總鎮副總兵:李應祥,代替,還命明都察院右僉都禦史:江鐸,巡撫偏橋衛、鎮遠衛、鎮遠府,監視明偏橋衛指揮使:陳天寵,以防止他勾結播州宣慰使司叛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