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餘悸 ……(1 / 2)

小鎮學堂裡,風掠樹影,朗朗的讀書聲從院內飄出。

宋越正在搖頭晃腦背書,忽然麵前投下一大片陰影,他頓時一激靈站起身,“先…先生好。”

嚴秀才淡淡道:“貧不至於約。”

宋越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順著往下背,其他人的讀書聲自覺弱下,後桌的崔遙舉著書本偷瞄,被嚴秀才掃了一眼就老實了。

宋越磕磕絆絆的聲音在室內格外明顯,當他背完最後一個字,額頭上已經出了一片細密的汗。

嚴秀才詫異的看了宋越一眼,他昨兒下午身子有些不適,便先回了書房,還不知乙室發生何事。

“尚可。”嚴秀才評價道。相比宋越過往的表現,今日確實不錯。

嚴秀才默了默,挑了兩句問:“相彼盍旦,尚猶患之,何解?”

宋越:………

窗外的清風還帶著清晨的濕意,拂過宋越那張苦逼的臉,不見涼爽,反而激出又一層汗。

他下意識看向右後方的杜長蘭父子,杜長蘭默默扶額,真沒見過這麼蠢的。

宋越那雙招子轉的再明顯點兒好了,真以為嚴先生老眼昏花是吧?!

果然,宋越遲遲說不出釋義後,嚴秀才頭也不回喚:“杜長蘭。”

“在。”杜長蘭順口接道。隨後他陷入一陣怪異靜默。

難道老師古往今來都是一樣的?

嚴秀才的聲音並不如何宏偉,也並不刻薄,他隻是叫了杜長蘭的名字,卻令杜長蘭一瞬間夢回高中踩點上學被抓包。

杜長蘭把兒子放在腿邊,起身回答。

“相彼盍旦,尚猶患之”原是出自《詩經》。《禮禮·坊記》這一段是孔聖人引用。

所謂引經據典便是為此。從已經存在的書籍裡引用段落,從而加以印證自己的觀點。

要解釋就得先解本意,但二者往往有種割裂感,這一句意思就是‘一種名叫盍旦的鳥,在夜裡叫,叫聲讓人反感’,這種行為是讓人抵觸的。單拎出來的時候,學生們當然會覺得莫名其妙。

所以需要聯係前後文,分析孔聖人為何會如此說,要傳遞的觀點是什麼。

這一段中心思想就是講上下級關係要明確,君臣有彆,君民有彆。

所以這兩句完整的釋義應該是:‘如果臣民以下亂上,就像盍旦鳥在夜裡鳴叫一樣,令人不容。’

杜長蘭口齒清晰,回答時遣詞用句也通俗易懂,其他人本來還有不解,現下聽他說完都懂了,甚至印象深刻。

但杜長蘭也把握著度,確保他回答的話,都是嚴秀才講過的內容。

末了,杜長蘭笑盈盈的朝嚴秀才拱手一禮:“先生明鑒,學生可不敢學盍旦鳥不知分寸,在學生心中,先生秉性高潔,胸藏文墨,是頂頂好的人,學生對先生的敬仰,如滔滔不絕黃河水,綿綿不斷長江流。”

話音落下,滿室寂靜。

眾人回過神來,心中有千言萬語湧來,卻說不出一個字。

崔遙牙口緊咬,心裡抓心抓肺的難受:去他爺爺的杜長蘭,昨晚回去是不是他兒子又給他開小灶了!

昨兒杜長蘭都還不怎麼會背文章呢。

嚴秀才眉頭微挑,深深看了杜長蘭一眼:“看來私下是用功了,坐罷。”

之後嚴秀才又考校其他人背誦,驚訝的發現其他人也能答個七七八八。

這可真是怪了。

嚴秀才便也挑明問了,誰知眾人聞言,或隱晦或明顯的看向杜長蘭……懷裡的孩子。

宋越小聲道:“先生,蘊兒真的是神童,他是我們中第一個背下文章的。”

宋越的話,無人反對。

嚴秀才看向陸文英,陸文英抿了抿唇:“先生,杜蘊確實非同一般。”

但比起杜蘊,陸文英更驚訝的是杜長蘭。那份隨堂筆記是真好用,他昨兒回去之後,靠著筆記又明了許多。

杜長蘭眼眸彎彎,不閃不避的迎上嚴秀才的目光。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既然杜蘊在眼前,嚴秀才便也同考校其他學生一樣,考校杜蘊。

小孩兒聽到嚴秀才提問,立刻從他爹懷裡落地,像模像樣的作揖,隻是他人小,剛落地就躬身行禮,帶著小身子也往前栽,幸好被杜長蘭提住後領。

杜蘊今日又換回杜成亮小時候的衣裳,顏色已經洗的灰白,手腕和領口都泛起了毛邊,可他小臉板正,眼神堅定,自有一股書生氣。

稚嫩的童聲在室內響起,比之昨日,杜蘊背的更流暢許多。但隨著嚴秀才考校杜蘊相關段落的釋義時,杜蘊就隻能睜著一雙黑亮亮的大眼睛望著嚴秀才。

世上確實有三歲孩子背上百首古詩,這是他們遠超同齡人的記憶天賦,但是能背下文章古詩,並不代表能理解背誦內容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