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乞巧節,硬是過成了吃茶賞月的中秋節。
據說蕭卿塵親自登門,致歉態度極其誠懇,不但送了好馬好劍給崔北辰作為補償,更是命醫女留在崔府日夜看護,直至傷口痊愈。
這樣一來,祝之遙想要發作卻也不能,隻好強壓怒火,稍晚些見崔奇風醉醺醺回府,便把氣都撒在了夫君身上,將人鎖在了房門外麵。
無奈之下,崔奇風隻得去客房對付一晚。
一夜無話。
翌日,允棠一早便趕回仁明殿給皇後請安。
她進院子的時候,皇後正在那白瓷大甕邊喂魚,眉間似乎有愁容。
“祖母,孫女回來了。”
皇後將手中的魚食交到解嬤嬤手中,又用宮女遞過來的帕子擦了擦手,像是不經意問道:“昨日玩得,可還開心麼?”
“不開心。”她如實道。
“你可知,昨日蕭卿塵和崔家小子為你打架的事,傳遍了整個汴京城啊?”皇後眉頭緊蹙,語氣憂慮,“那些言官們,本就對冊封你的事頗有說辭,這下怕是更要抓住此事不放了。”
小滿替她覺得委屈,“那他們兩個打架,乾我們姑娘何事啊,怎麼什麼都怪到我們姑娘頭上。”
“小滿!”允棠喝止。
“是。”小滿賭氣,“奴婢不該多嘴。”
皇後被頂撞了倒是不介意,“無妨,你也不用訓斥她,她維護你,是應當的。”
“是,祖母。”
皇後拉過允棠的手,朝堂內走去,“我並不是要怪你,隻是你要知道,人言可畏,尤其是對像你這樣未出閣的小娘子來說。”
“孫女知道。”允棠垂眸。
“不,你不知道。”皇後微微歎氣道,“三年前,也是乞巧節,富相之女失足落入金明池中,皇太孫恰巧路過,將其救起,人救上來時失去意識,衣不蔽體。”
“皇太孫雖然將圍觀眾人趕走,可好多人添油加醋,在瓦子裡傳揚,小娘子是如何肌膚勝雪,凹凸有致。她醒來之後,羞愧難當,在兩天之後,投湖自儘。”
允棠心頭一震。
皇後拉她在榻上坐下,“我並不擔心官家能否冊封你,官家心意已決,即便言官們再反對,冊封也是遲早的事。隻是你日後在與男子接觸時,需要更謹慎些。”
“孫女知道了。”
聽她這麼說,皇後才放下心來,見小滿提著的包袱裡似乎裝著一個盒子,疑惑問道:“這是拿了什麼回來?”
允棠笑笑,“光聽祖母教訓,竟忘了這個。”
說罷一招手,小滿雀躍上前,解開布扣,裡麵是個精巧的胡桃木盒。
“這是何物?”皇後不解。
允棠笑著打開木盒,裡麵是一根細細短短的竹竿,塗了黑漆,竹竿較細的一端係了根絲線,下頭墜了塊黑色的魚鉤狀石頭。
拿起竹竿,下麵是十幾尾木製的小魚,胖胖的,彆提有多可愛了。
“祖母,請移步到院中吧。”
皇後難掩喜色,佯裝嗔怪道:“你這是又起了什麼幺蛾子?”
腳下卻急急隨她到院中去。
隻見允棠將木製小魚都丟入水中,小魚們東倒西歪浮在水麵,憨態十足。
她將竹竿交到皇後手中,“祖母試試,看能不能釣上魚來。”
皇後掩口笑,“你這小妮子,這木頭魚,哪裡會咬鉤呢,更何況你這...”
話沒說完,由允棠引著的手臂向前,“魚鉤”接近魚身,木頭魚便被牢牢吸住了。
“這是...磁石?”皇後驚喜。
允棠見皇後開心,也跟著笑起來,“果然什麼都瞞不過祖母,沒錯,魚腹中是放了磁石的。”
解嬤嬤見狀,忍不住誇讚道:“姑娘真是聰慧又孝順,竟能想到用磁石來做這些小玩意,哄娘娘開心。”
水底的紅白珍珠金魚,還以為是食物,也遊上來啄了木魚兩口,惹得皇後哈哈大笑。
“我算是看出來了,你是把我當三歲孩童來哄呢。”
允棠挽住皇後手臂,親昵靠過去,撒嬌道:“昨日過節,孫女隻圖一人享樂,把祖母丟在宮中,實在該打,便想著送祖母個禮物補償,可祖母乃中宮之首,什麼稀罕玩意沒見過,孫女隻能自己琢磨了。”
皇後輕點她的額頭,寵溺道:“你呀!”
*
一轉眼,允棠侍疾已有月餘,皇後身子一天比一天好,不但痊愈,還比之前豐腴了許多。
一眾的宮女內侍們,知道這位還未冊封的郡主,在皇後心中地位非比尋常,見麵都畢恭畢敬,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
冊封的事,官家和群臣僵持未果,最終被因南方的蝗災而來的,鋪天蓋地的劄子淹沒。
跟隨劄子而來的,還有那傳說中的戰神——崔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