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大功坊內。
前任湖廣巡按禦史黃澍和前任提督漕運朱國弼正跟著個身穿玉色儒服,容貌俊朗的青年,在一片山石小徑當中穿行,到處都是無聲疾行的仆役侍女。黃澍也沒心思四下張望,這個公府似海的氣度,他可是見得太多了。
不過是金玉其外,朽爛其內罷了。
當然了,被金玉包裹著的朽爛,並不是指大功坊公府的主人奢侈無度,空了家底。
雖然徐達的這一脈子孫,十世的揮霍,可是公府的財富非但沒有被耗儘,反而是一代更比一代富。傳到當今這位魏國公徐宏基手裡的時候,已經不能用富可敵國形容了。因為崇禎皇帝這個一國之主怎麼敢和魏國公徐家比富?說魏公之富,十倍於國都是毫不過分的。
而魏國公徐家之所以會一代更比一代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世鎮南都的徐家,其實才是大明東南財富彙聚之地真正的主人之一!
在大明開國之初,一國財富的大頭就集中在東南沿江臨海之地了。而當大航海時代來臨後,產出絲綢、瓷器這兩樣頭一等的國際貿易品的東南臨江沿海之地彙聚的財富就更加龐大了。
與此同時,明朝又廢除了開中法,將原本惠及西北的食鹽大利留在了淮揚二府。
這海貿之利、食鹽之利和本就富饒的東南沃土之利疊加起來,就讓大明的東南之地變成了遍地黃金的聚寶盆。
如果大明朝廷可以從東南聚寶盆中取利,現在的天下也許不是清平盛世,但總歸是能勉強維持的。可是大明朝也和曆史上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樣,在巔峰過後,中央的權勢就緩緩下降,皇權可以有效控製的區域就變得越來越小。
而這種權威下降不僅體現在對東北、西北邊疆地區的失控,同樣也體現在東南沿海稅收的大量流失。
對了,所謂的稅收流失並不是東南的農民和工商業者不用向上麵交錢了——東南不是真的無主,而是正在悄悄的易主!
以魏國公府為首的留都勳貴,以東林黨為骨乾的東南士大夫,以十八芝和海沙幫為代表的東南海商勢力,正在取代大明王朝成為東南富庶之地的新主人。
這就是大明王朝窮死都沒辦法從東南攫取足夠財富的原因!
而魏國公府徐家不僅是留都勳貴之首,還有世襲南京守備之權,又能管南京都督府事,而且紮根南京已經十代。每一代除了嫡係襲爵,還會分出一堆世職武官,在嫡係魏國公的幫助下,這些分出去的世職武官之家就一點點的蠶食著東南衛所軍屯的地盤。而眾多的指揮之家,又反過來成了魏國公府權力的基礎。
有了權,自然可以得利。軍屯土地、海貿和食鹽三項大利,就源源不斷流入了魏國公府,變成了窖藏的白銀,變成了一座座富麗堂皇的園林。
秦淮河畔的大功坊,僅僅是徐家擁有的名園之一!
在萬曆朝時去世的三朝老臣王世貞所編寫的《遊金陵諸園記》中,曾經列出了十六座金陵名園,其中的十座都屬於魏國公徐家!
徐家之富,便可見一斑。而魏國公徐家僅僅是留都南京的十幾家公侯伯爵中的一家!
如果齊集這十數家的財富,絕對能讓盤踞揚州的朱慈烺為之瘋狂,為之大開殺戒!
現在已經變成東林巨子的黃澍,對此看得是非常清楚的。除去掌握了強大海上武裝的東南海商勢力可以同朱太子合作之外,留都勳貴和東林士大夫想要繼續當東南的主人,就必須鬥倒撫軍太子朱慈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