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顧三麻子顯出興奮的神色,笑嗬嗬的一拱手,“千歲爺,五天後是要去打南京嗎?末將願打個頭陣!末將有平底大蜈蚣船兩艘,皆長十丈,闊兩丈,每船置銃四十支,銅炮兩門,足以縱橫江麵!”
他說的平底大蜈蚣船就是將沙船和西式的槳帆船結合在了一起,沈廷揚的大龍頭號也是同樣的船型。
這種船型因為同時擁有大量的船槳和風帆,又有個適合在淺水活動的平底,所以在長江和北洋近海的水麵上擁有極佳的機動性。而且船體較大,可以容納大量的槳手、戰士和火器,戰鬥力非常強大!
如果在長江上作戰,這種平底蜈蚣船的戰鬥力還在鄭家的大戰船上——鄭家的大戰船就是蓋倫船的船體加上中式硬帆,因為蓋倫船的船舷較高,舷側又開了大量炮窗,不方便安裝長槳。所以這種船型隻適合在風向多變,水位較深的南洋和日本沿海活動。不適合進入長江和北洋沿海。
曆史上鄭家水師在長江作戰之中表現糟糕,很大的原因就是船型不合適,在順風的時候大戰船挺好用,一旦逆風、無風就慘了。
在鄭成功北伐南京的作戰中,鄭家的船隊遇上逆流、逆風,隻能靠人力拖拽著前進,耽誤了大事兒。
而大型平底蜈蚣船在長江上可就如魚得水了,又快速又靈活,哪兒都能去。而且火力又強,水手又多,炮戰跳幫都占便宜,還能撞擊!
憑借這兩條大型平底蜈蚣船,顧三麻子在長江口稱王稱霸那麼多年,連海沙幫都得給他上貢,現在還謀到了官身,彆提有多得意了。
至於南京的操江水師,根本不在他的眼中。倒是蘇鬆總兵王之仁和舟山參將黃斌卿手中的水師讓他有些忌憚。
朱慈烺並沒有回答顧三麻子的話,隻是笑著說:“此間不是說話的地方,去平山堂再議。路製軍,咱們一塊兒去大明寺平山堂坐坐吧。”
......
“咱們先不去南京,由他們鬨騰得大一點,到證據確鑿,無可抵賴時再去收拾。現在先拿下鎮江、常州、蘇州、鬆江和寧波等五個府,你們覺得怎麼樣?”
平山堂內,朱慈烺讓人擺出了東南一帶的地圖。圖上標注了“行朝”和“南京”兩方麵的情況。目前行朝掌握在手的就是淮安、揚州二府。而南京方麵則控製著應天府。
至於大明東南角的其餘各府,則是立場未明。
平山堂內,幾張方桌子拚起來的地圖台旁,除了朱大太子外,還圍著李岩、陳銳、方貢嶽、丘瑜、範景文、李邦華、路振飛、吳襄、曹友義、王之心、鄭森、劉崇儒、顧三等人。他們每個人,都能在朱慈烺平定東南的大計之中發揮作用!
不急於入南京本來就是朱慈烺的既定戰略。不僅因為南京存在反抗他的勳貴集團,還因為南京是行朝上下還有克難新軍將士們眼中的勝利目標。
人人都想著南京,所以在入南京前,人人都會打起精神,不敢鬆懈——這樣的情況和李自成入北京前倒頗為相似!
所以朱慈烺就不急著入南京了......他可不學李自成,隻認著北京,沿途得到的地盤都沒好好經營。他得在入南京前,牢牢控製東南的淮安、揚州、鎮江、常州、蘇州、鬆江和寧波等七個府,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有了這七個府,再加上南京應天府,再加上應該能很快控製的杭州、紹興、湖州、嘉興四府,總共十二府之地在手,朱慈烺在東南的統治基礎才能牢靠。
“鎮江、常州二府有總兵蔣雲台駐守,蘇州、鬆江二府有總兵王之仁駐守,寧波府有已經任命為廣西總兵的原舟山參將黃斌卿駐守。”兵部尚書陳銳說道,“如今這幾個府的文官不是什麼問題,關鍵就是這三總兵了!”
“千歲爺,王之仁是老奴的兄弟,老奴去說,他一定肯歸順的。”王之心立馬接過話題,打起了包票。
朱慈烺點點頭,又瞧著路振飛和鄭森,“路製軍,大師兄,你倆和黃斌卿有舊吧?”
“是有一點交情。”路振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