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朱三太子的崛起(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955 字 10個月前

王永吉、薑瓖領著一群準備留守大同府城的文武官員,肅然在道左迎候。

而準備護送代王前往呂梁山的李建泰,也和幾名戎裝打扮的姬妾一塊兒,站在王城門外恭迎。

代王朱慈炯一眼就看見了他們,忙不迭在伴讀太監宗禛,王府領班侍衛王建維,還有王府紀善(老師)畢克禮、陳永熙等人的簇擁下,大步走了過來,對王永吉、薑瓖二人溫言道:“風雪甚大,二位不必遠送了。”

說著又對李建泰道:“李先生,您上了年紀,要當心著涼,莫要在風雪之中久站,趕緊上車吧。”

看見這位少年王爺一副關心下屬的作風,王永吉、薑瓖、李建泰都是好一陣的感動。他們仨都沒見過被朱耀飛靈魂附體的朱慈烺,自然也不知道朱慈烺的厲害,所以就覺得這位13歲的代王殿下很有一點明君的樣子了。看著比他的父皇要強一點兒......至少跑得挺快,沒等韃子圍城,就自己跑路了,而且還跑到呂梁山上去了。

薑瓖一拱手道:“王爺您也要穿暖點,大同這邊天涼,十二月更是最冷的時候,城外到處都是冰天雪地的,進山就更冷了。”

王永吉則道:“這一路真是苦了王爺......說起來都是臣等無能,叫韃子給欺騙了!

不過臣等也不會叫韃子好過的,憑著大同堅城,城等總能守上兩年!臣就不信韃子能在大同城外呆那麼久!”

大同雄城論起城防,比北京可強太多了!哪怕清軍擁有大量的紅夷大炮,想要攻破大同城防,也是很困難的——大同主城牆寬達四五丈,夯土包磚,極為堅固,哪怕用紅夷大炮猛轟,也很難轟塌。而且轟塌一段城牆並不能達成突破,因為大同城牆上共有六十二座雄偉的門樓、角樓、望樓,間隔而立,相聚都不算遠,布兵其上,就能以弓箭、火銃、佛郎機炮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

而這些門樓、角樓、望樓的堅固程度,又非城牆可比。其中門樓都有甕城結構,角樓、望樓的外形有多是突出的梯形,正麵比較狹窄,內部又是實心的,即使轟塌了也就形成一個陡峭的坡道,很難攀爬。

所以王永吉、薑瓖等人都估計清軍不會強攻大同,而是會采取持久圍城。其實就是城內城外比餓飯罷了!

如果單單困守孤城,大同府城內的儲備再多,也總有耗儘的日子。好在駱修身早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為代王謀退路了,呂梁山中的王城堡寨已經建成,鎮西衛和下麵的各個所、堡、城、寨,基本上也都控製住了。

此外,位於山西西北的河曲縣、興縣、嵐縣、靈縣、保德州、苛嵐州等四縣二州,也都在代王府派出的官員管轄之下了。

有了這位於呂梁山區的一衛、兩州、四縣的地盤和大同府城相呼應,大同府就不再是孤城了......所以王永吉和薑瓖這個時候都信心滿滿,覺得可以在大同府城和清軍打一場持久之戰了。

代王朱慈烺已經翻身上馬,王府護衛們還準備了一輛馬車,供上了年紀的李建泰使用。這個投降了李自成,又花了十五萬兩銀子買了“回鄉證”,而且還有晉商背景的貳臣,照理說是非常靠不住的。可是自打投靠到了代王麾下,居然幡然悔悟,又是出錢,又是出糧,還為代王護衛搜羅了許多堪用的火銃和火藥。

而且還幫著駱修身在呂梁山中修了王府堡寨,還讓人把自己的五十個小老婆中的四十幾個,以及一大堆的兒女,都送入了呂梁山。

看著意思,是要和代王殿下共存亡了!

代王朱慈炯在馬背上坐穩以後,就扭頭看著給他送行的臣子們,突然舉起手中的馬鞭南指:“本王當在呂梁山中號召山陝英豪,與東虜周旋到底,也願諸公堅守大同,等本王率四方義勇之軍來為大同解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