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升級成為大清皇阿瑪的多爾袞千方百計想要推遲南北全麵開戰的時間,以便推進他“撫定西北,軍改九旗和開發關外”的三大布局。
而在洪興皇帝的首都南京,這個時候有一群入京參覲的軍閥,正一個勁兒的鼓動洪興爺北伐,而且是越來越好!
因為在這個看來,時間並不在大明一邊......
“陛下,用兵之道,自古就沒有萬全的。而且由南及北,更是鮮有功成完全者,唯有本朝太祖雄才偉略,得以告成大功。可如今之天下和元朝末年大有不同。占據中原和燕雲的東虜和元末的蒙古不一樣,元末的蒙古已經腐朽不堪,內部又分崩離析,鬥爭不休,因此是塚中枯骨,早晚為太祖高皇帝掃平。而如今的東虜,卻是初興始建之邦,由努爾哈赤起,傳至福臨不過三代,而真正掌握大權的多爾袞、多鐸等宗王不過是二代......正是蒸蒸日上之時啊!
如果陛下為求北伐萬全,於是先整頓內部,再精練兵馬,不惜耗費三五年時日,就不怕東虜也利用這三五年整頓發展,更加蓬勃嗎?
所以依臣之見,若要北伐有成,就必須儘快行事,搶在東虜發展蓬勃之前,用個三五年時間,全力以赴,一舉功成。如果錯過了這三五年,隻怕我南朝日益蹉跎,而北地卻欣欣向榮......”
說出以上這番話的,正是總督七省軍門的史可法!
因為在朱慈烺即位的時候表現不錯,所以史可法現在勉強可以算是忠臣了。
之所以是勉強算忠臣,是因為紀坤從徐州帶回來的那封高宇順的親筆信,已經證實是真的!
信的確是高宇順寫的,但是信裡麵的內容......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反正紀坤搞不清楚——這家夥早先是訟棍,後來是酷吏,也算是閱人無數,練就了一雙看人的火眼金睛。可就是他的火眼金睛,也看不出史可法、黃得功這兩位到底有沒有謀反的心思?
而錦衣衛指揮使朱純傑也一樣搞不太清楚,雖然他在史可法、高傑身邊都派了特務,可是卻從沒得到過二人和高宇順或朱慈照接觸的報告。
但與此同時,率兵攻陷了襄陽的吳三輔卻密奏上報,說朱慈照、高宇順、袁貴妃早在崇禎十八年末,就被秘密釋放,並且由大軍師宋獻策親自護送著離開了襄陽府境......而且這事兒在投降或是被俘虜的大順軍官兵中有不少人知曉,應該是可信的。
另外,吳三輔並不知道紀坤和錦衣衛在調查史可法、黃得功的事兒,也不知道高傑密奏舉報史可法、黃得功的事情。
吳三輔和史可法、黃得功、高傑三人並無交集,也沒啥往來,所以也不可能去羅織一個罪名構陷史可法、黃得功。而且吳三輔這個人從來沒在朱慈烺跟前打過誰的小報告......
所以這個案子真有點撲朔迷離了!
“史卿,”坐在奉天殿東暖閣內的一張案幾後麵的朱慈烺,隻是麵無表情的打量著史可法,“你認為東虜會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