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可以讓安南向大順學習(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322 字 10個月前

.,

“阮福瀾有求大明?”朱慈烺眼前一亮,“他是不是想求朕封他當什麼安南國王或者廣南國王?”

給安南四主一主一個國王的名號當然是最理想的,安南國不就能一分為四了?但這事兒就是想想罷了......

“非也,”鄭森搖搖頭道,“安南乃是小中華之國,也是知道君君臣臣,上下尊卑和大義名分的。而他們的黎王雖然早就沒有實權,但是還保持人望,為安南一國軍民所仰望。早年莫氏篡國,便被安南國人視為亂臣賊子,所以才會落魄高平,依附我朝。

如今的鄭、阮二主都吸取莫氏教訓,雖然早就是事實上的國君,但是在表麵上都臣服黎王。而安南黎王,又被鄭主掌握。所以廣南阮主在安南國內,一直處於下風。”

“阮福瀾想再立一個黎王?”

鄭森笑道:“如果有人可以立,他早就立了。”

又猜錯了!朱慈烺也不想繼續和鄭森打啞謎了,於是就問:“大師兄,你是怎麼想的?”

“陛下,臣想讓安南四主學流寇的辦法。”鄭森道,“搞個四主共治,同扶黎王。”

這可真是“四爹共治”了,李過好歹兵強馬壯,真擺開來打,也能和下麵的八王拚一下。安南黎王有什麼?說起來也是可憐,一個鄭爹都伺候不過來,鄭森又要給他再找仨爹。

朱慈烺問:“怎麼弄?”

鄭森道:“安南的鄭主一直想讓黎王恢複國王名號......他們的黎王在內稱帝,但是在我大明卻隻有一個都統使的封號。”

這個,莫登庸留下的坑——這個安南版的曹操被嘉靖皇帝一嚇唬,就對大明稱臣,當了安南都統使。讓安南從外藩變成了內屬!雖然後黎朝複辟後,一直想填上這個坑,可是大明偏偏置之不理,後黎也無可奈何。

如果安南是中華文明圈以外的“真蠻夷”,倒也無所謂。但是安南偏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國內有不少人視大明為宗主上國。現在宗主國不承認後黎的一國之王地位,這事兒總歸名不正,言不順。

出使安南的鄭森當然發現這個問題了,而他回國之後,又聽說了大西朝搞四王共治的事兒,於是靈機一動,也準備拿這個“共治”去給安南人挖個大坑,在安南也搞個“四主共治”——“安南四爹”可都是有地盤,有家臣,有軍隊,割據一方不知道多少年了。

如果搞“四爹共治”,那麼實際上就是剝奪了鄭主挾天子的權力,也讓安南失去了名義上的中央。

“現在安南是強主弱王,”鄭森道,“黎王是虛的,四主是實的。而在四主之中,隻有鄭主控製著黎王。所以一旦黎王變得實在一些,鄭主一定是最吃虧的,而阮主一定樂見,自然會在水真臘問題上讓步了。

所以陛下不僅可以通過冊封黎王和調解阮鄭之爭的機會,在安南國內建立四主共治,而且還可以設法抬高黎王的地位,保證黎王不會無端被廢,以削弱鄭主。”

朱慈烺想了想,“那朕就和安南黎王叔侄相稱!”

朱皇帝的算盤打得不錯,以後自己就是安南黎王隔壁的朱叔叔,和黎王的鄭爹、阮爹、莫爹、武爹那就是好兄弟了。大家一起治這個黎王,黎王得多幸福啊!

啊,對了,雖然後世中國和越南有點過節,但是朱慈烺並不打算教訓這黎王和他的四個“白眼爹”。

因為他發現這個儒家文明在東南亞那一塊可孤單了......東南亞不是信佛的就是信真主的,還有人信婆羅門,連信基督的都擠進來了。和大明一樣都算儒家一脈的,也就是安南小中華了,雙方還算是有共同語言。

而且,朱慈烺現在也打不動黎王的四個“乾爹”,也不可能派個十萬八萬大軍去遠征安南國。太費勁兒,也不值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