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1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3953 字 10個月前

.,

“這不妥吧?”崇禎上皇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對頭的地方,“皇兒,你說要讓貴胄子女都入學,將來做大了再招平民?這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兒......可從隋唐就起了頭,從宋朝開始就入了天下人心!如果朕沒記錯,本朝已經有好幾年沒有開科取士了吧?”

“父皇記錯了,”朱慈烺笑著搖搖頭,“本朝年年都開科取士,隻是沒有了進士科,而改由舉人入仕而已。”

他這話說的不全對,其實也沒什麼舉人入仕。僅僅是低級官僚考試罷了,這種官員招聘考試是由朝廷的吏部,省、府(州)兩級的司吏司負責選拔事宜——朱慈烺治下的大明官僚機構和以往明顯不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則是早就不起作用的衛所官僚體係消失,而辦事的中央各部和地方省府(州)縣(州)等衙署出現了膨脹。

現在中央有六部,地方的省、府(州)兩級就設了六司,六部對應六司,還存在一定的垂直管理關係。

而六部中的吏部和六司中的吏司,都有選拔官員的權力!而他們選拔官員的辦法,主要還是考試!

官,還是要考的!

但是無論去吏部考還是去吏司考,最多隻能得到一個從九品的小官,如果考得不是很好,又想入仕,那就隻能爭取當個不入流的吏。

而且無論官吏,都不是那麼好當的,每年都要考核,有升遷和降職乃至削籍的額度——這種末位淘汰的路子當然是遭人恨的!

但是亂世爭霸的過程中,誰也做不到內部一團和氣。亂世爭霸,本身就是一種“優勝劣汰”,能者上,無能者下,本就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就是死路一條了。

當然了,朱慈烺的“末位淘汰”從一開始就是不公平的,對於克難功臣這樣的“合夥人”是有底線的,再“淘汰”也不會被削籍,而且降級降到一定程度,就會被擺到一個閒差上去,哪怕不做事情,也不會再降級了。

對於沒有“克難”功臣號的臣子,那就沒底了,大明朝沒他們的股份!所以每年都有一小部分人被降成了老百姓!這官啊,真是不大好當!

可正因為有人被削籍,所以得官也不是太難(空出不少崗位),難的隻是向上升。

“既然有了舉人入仕,”崇禎上皇皺眉道,“那這個貴胄學堂......”他忽然一頓,“朕知道了,皇兒還是不大相信東南的士大夫啊!”

......

秦淮河畔某處宅邸的後花園,一處可以欣賞到秦淮美景的樓閣之內,幾個道袍紗巾的士大夫,正分頭落座,一邊喝茶,一邊說著話。

“光武皇帝是中興之主,開創基業,掃蕩天下,少不得河北豪傑和南陽豪強的助力,照顧一下豪強、豪傑,視他們為心腹肱骨,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天下讀書人怎麼辦?自古打天下靠豪傑、豪強,治天下靠得是讀書人!可是光武帝卻想讓豪強、豪傑的子弟都當太學生,堵了天下讀書人的上進之徒!”

“是啊,自光武帝即位,科舉就停辦了,舉人功名也沒有了,連秀才也不取了......讀書人想要出仕,隻能考個微末小吏,然後慢慢蹉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