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北窮貴鬥南富紳(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137 字 2024-03-27

所以“南富紳”抱團的南人黨也就應運而生了!

而錢謙益和鄭芝龍兩人,也因為他們在朝中的地位,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成為了南人黨的首領——這兩個南黨首領的目的也各不相同,鄭芝龍和錢謙益抱團是為了替外孫“朱土豪”爭太子的位置。而錢謙益則是看著魏藻德的首輔位子,想要在閉眼之前上去坐一坐,這才和鄭芝龍聯手的。

在這位最怕水涼的溫權伯看來,自己隻要夠長壽,還是很有機會去當首相的。因為北人黨終究隻有幾十萬戶的基本盤,相比南方八省的土著人太少了。

而且他們剛剛南來的時候兩手空空,不得不給朱皇帝當狗,但是時間一久,這幫人一個個都撈得盆滿缽溢了,也得原形畢露。

到時候朱皇帝就知道,想要長久治理好東南,還得依靠東南的讀書人......就像曆史上的南宋一樣!那些中興名將後來不是死的死,閒的閒,隻剩下一個吳璘掌權到死。但是中樞的權力,不還是歸了東南讀書人?

現在朱皇帝大概也意識到了北人集團的命門所在,因此才想通過辦貴人新學為北人集團培養接班人吧?

“辦學育才倒是個辦法,”錢謙益拈著自己花白的胡須,眼睛眯了起來,“光武皇帝不也是太學生出身?小學、中學、京學都是貴人優先,太學總該讓天下讀書人憑本事來考取吧?地方上的微末小吏多不稱職,不是讀書太少,就是不通實務,如果有一所太學可以為國育才,想必光武皇帝也能省心不少吧?”

“中堂,”京學副司業冒襄問,“國子監停辦許久,是該重新開辦了......這事兒由誰提出為好?”

“由議政會議提吧。”錢謙益道,“地方議政官想讓地方才智之士入太學深造,本是常理......太學既然為國家培養九品小吏,那就得多招一點人了,兩三萬的也不算多吧?那可是無官禦史台啊!”

“無官禦史台”是宋朝的三學生自吹自擂的話,意思是雖然沒有官,但是他們一旦伏闕上書,那是連宰相都有可能掀翻的......

現在“南富紳”苦就苦在被朱慈烺擺在一個挨打的位置上,隻能挨打,不能還手!

如果能有一個“無官禦史台”,那麼南人黨就有辦法反擊了!

......

“陛下,臣等懇請朝廷再開太學,為朝廷培育官員能吏,為士子開放通途天梯......”

紫禁城,奉天殿。

本來隻是例行公事的議政會議忽然出現了一點意外,被鬆江知府羅大公舉薦而來的議政官朱之瑜突然大聲提出了再開太學的建議。

而且這還不是朱之瑜一個人的建議,而是四江兩湖數十位議政聯名提出的!

“再開太學......”

朱慈烺接過朱之瑜遞上的建白書,笑著問這個胡子老長,年近五旬,精神依舊抖擻的東南大儒,“征君(他曾經兩次拒絕朝廷的特征,最後隻當了地方推薦的議政,所以有征君的綽號),朕正要向您請教......這事兒關係到儒家的根本,不搞清楚了,這太學也不好辦啊!”

“什麼?儒家根本?”朱之瑜愣了愣,朱慈烺這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不過這個“他”有點大了,直接關係到儒家的根本,是什麼啊?

朱慈烺點點頭,故意放低了聲音,卻又讓殿內的眾人可以隱約聽見:“征君,你可知道孔林被盜掘的事情?現在旅順口市麵上出現了孔林遺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