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多尼,你的薩爾滸來了!(求訂閱)(2 / 2)

搶救大明朝 大羅羅 4025 字 2024-04-17

多尼回頭橫了他一眼,“大喜什麼?是殺傷了一百多個明軍,還是被人殺傷了一百多?”

“王爺,”圖海道,“遼河口登陸的明軍最多一萬多人,而且也不會有許多大炮和騎兵......咱們這裡有七萬三千,五倍於敵啊!”

多尼一怔,對啊!由海上登陸的部隊一般不會攜帶許多戰馬和火炮——除非有完好的港口可以用,否則戰馬、火炮很難裝卸。

而明軍的優勢,不就是騎兵和炮兵嗎?想到這裡,多尼又有點泄氣了。弓馬本來應該是塞外部族拿手的絕活,滿洲雖然不是草原部落,但是馬背上的本領也不弱,還有科爾沁草原供應良馬,對上明軍騎兵絕對可以占上風的。

但是明朝卻通過海外貿易引入了大量的天竺折耳馬和阿拉伯馬......和那些大洋馬相比,滿洲勇士們騎的蒙古良馬簡直和小毛驢差不多。雖然“小毛驢”也有優勢,吃苦耐勞量足,可以消耗馬力打長途奔襲。

可明軍又整出了黑槍騾子兵......用靈活的馬上馬下戰術對付清軍的遊騎哨馬,讓清軍在輕騎兵的消耗戰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老滿洲不剩下多少了,怎麼能和數量幾乎無限的明軍拚消耗?

與此同時,大量實際上漢人農夫的新滿洲加入清軍後,清軍變成了以西班牙步兵方陣為主的軍隊了。機動性大幅下降,基本上失去了大兵團長途奔襲的能力......

圖海看見多尼的眉頭又皺了起來,以為他在擔心盛京,於是又勸說道:“有鼇拜率領一萬前鋒營入援盛京,盛京是無論如何不會失去的。現在的問題是盛京周圍的沃土有可能被明軍蹂躪......咱們的兵士都是靠土地維持的,一旦盛京周遭殘破,他們就會像當年失去了沈陽、遼陽、廣寧等地的遼鎮官兵一樣窮困了!”

紮根土地的軍隊,最怕的就是失去土地收入!

彆以為分了土地,軍人就能為了保衛土地嗷嗷叫著拚命了......分配土地後的軍人,就是一個自負盈虧的經營實體!

如果土地不能盈利,軍人又要自己負擔兵役的開銷,很快就會窮死的。

曆史上遼東明軍在李成梁時期的興盛,其實就是因為李成梁擔任總兵期間正好遇上了張居正改革,所以能抓住機會進行了清田和屯墾,按照熊廷弼在《修複屯田疏》中所言:遼東十餘萬馬步軍丁無年例支給,全靠屯田收獲供用。

也就是說遼東的明軍在喪失遼陽、沈陽、廣寧之前,不需要朝廷花錢供養,靠屯田就能養活自己了。

而失去了遼東營田的利益之後,以明朝當年的收稅能力,根本不可能從全國各地搜刮到足以彌補遼鎮在經濟上的損失......而遼餉加派和遼東軍費對其餘各邊軍費的擠占,又成了壓垮明朝的沉重負擔。

現在,同樣的情況就要出現在多尼這邊了!

“王爺,”圖海說,“五萬明軍完全可以就糧於盛京周圍......隻要他們搜刮到足夠的糧食,然後深溝高壘,讓盛京周圍的戰事曠日持久,讓我們的百姓不得耕種,讓遼河兩岸的沃土化為白地,最多一二年後,我們就要窮困潦倒了!

為今之計,隻有抓住戰機,打出一個薩爾滸,先不理直逼盛京的這一股明軍大隊,而是集中兵力將遼河河口的這一路明軍殲滅。然後再伺機打擊由小淩河進逼錦州之敵,再回頭和由旅順來犯之敵決一死戰......隻要這幾路來敵皆敗,逼近盛京的明軍主力就會感到孤立,就會撤退了。”

多尼重重點頭,“對!這一戰就是我的薩爾滸......打贏了,我就是太祖皇帝,打不贏......我們就會變成昔日的遼鎮軍了!”

圖海說:“王爺,臣有一計,一定可以替王爺痛殲登陸之敵!”,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