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國?的禮部衙門之內,幾盞清茶,正飄散著嫋娜變幻的香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李國?正蟒袍烏紗,坐在上首,兩邊坐著另兩位烏紗蟒袍的大官。一位是左都禦史孫承宗,一位剛從文華殿回來的徐光啟。徐光啟的好學生孫元化也在堂上,拉了一把椅子坐在老師身邊。
剛才朱由檢交給孫元化的那份用拉丁文寫的書信,現在就被孫承宗拿在手裡,左看右看,就是不認得......那麼大學問的帝師孫先生居然也有不認字的時候,真是太沒麵子了。
孫大先生搖了搖頭,將書信收好,裝進信封,交還給了孫元化,這才緩緩開口道:“子先,澳門葡兵真靠得住?還一次招募四五百之多......合適嗎?”
徐光啟是讚成請洋將洋兵的,聞言就笑著道:“稚繩兄放心便是了,澳門葡人的母國在幾十年前為鄰國佛朗機所吞並,所以澳門的葡人已經是無根之萍,成不了大患了。況且這四五百之數是包括黑番奴兵的,真正的葡夷兵不過四五十之數,而且大多是銃兵炮手,沒有騎兵,到了一馬平川的北地,還不是任咱們拿捏?”
一旁的孫元化也道:“澳門葡人的數量有限,而且大部分都是商人,可充兵將著不過百餘,如果分了一半北來,留在澳門的葡人武士就少了,對廣東方麵反而有利。”
孫承宗拈著胡須,思索了一會兒:“既然這些葡兵不足用,又何必招來北京?”
徐光啟道:“西人的火器之法非常精妙,勝過我朝。聖上請葡人武士北來,應該是想傳授火器運用之法給帳前親軍。”
孫元化補充道:“聖上還想請澳門炮廠的工匠北上,應該是想在北京鑄造紅夷大炮。”
孫承宗扭頭看了眼李國?,“元治兄,你怎麼看?”
李國?笑道:“紅夷大炮的威力,在兩次寧遠之戰中已經儘顯。稚繩兄想要築壘而進,恢複遼東,也少不了紅夷大炮相助啊!”
孫承宗點點頭:“說的也是......隻是聖上的心思都在帳前軍上,看來是不會支持在遼西築堡推進了。”
說著話,他就是一聲歎息。
現在的皇帝不是他的好學生朱由校了!
“這也未必,”徐光啟搖搖頭,“聖上不是下旨啟用袁元素了?”
孫承宗道:“但是聖上並沒有說讓元素當遼東經略啊!”
孫元化笑道:“遼東諸軍都是總憲和袁元素的故舊,如果聖上想要在遼東收縮,還就得用您老和袁元素啊!”
現在遼鎮軍中的大將滿桂是孫承宗提拔上來的,趙率教、何可綱則是袁崇煥提拔上來的大將,祖大壽和朱梅雖然是遼東舊將,但都受過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恩惠。特彆是祖大壽這個長腿將軍在廣寧之戰中一路逃跑去了覺華島,如果不是孫承宗和袁崇煥罩著,腦袋能不能保住都兩說!
另外,在廣寧之戰後,幸存的遼東軍民都被熊廷弼收入山海關了。遼鎮軍將的家眷也都入了山海關,如果沒有孫承宗、袁崇煥力主的以遼人守遼土,又動員了三十萬遼人出關屯田,遼鎮軍閥的根都沒了。
而孫承宗、袁崇煥主張的“堡壘推進”,又給這幫遼鎮軍閥帶去了巨大的利益。
所以遼鎮軍閥的確是親近孫承宗、袁崇煥、孫元化這幾個東林乾將的。
孫元化又道:“總憲,袁元素是有辦法的,隻要能讓他再任遼東,無論是當巡撫還是當經略,就一定會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