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讓我自己想辦法搞錢糧?袁崇煥聽了朱由檢的話,都有點無語了。
他一兩袖清風的清官,上哪裡去搞幾百萬的軍費?他要真有這本事,還當什麼遼東巡撫?直接當內閣首輔不行嗎?
“陛下,”孫承宗這邊說話了,“袁崇煥是帥臣,不是戶部尚書,如何能搞到那麼多的軍費?陛下如果對戶部籌餉的數額不滿,應該撤換戶部尚書啊!”
朱由檢冷冷一笑,心說:朕倒是想讓鄭一官那個海賊來當戶部尚書,可你們這些忠臣奸臣的能答應?
“撤換戶部尚書就不必了,”朱由檢道,“因為朕也不知道誰有辦法可以籌到那麼多的餉。而且自萬曆四十六年起,朝廷已經三次加派遼餉,農民的負擔很重,西北甚至逼出了民變,朕不想再給農民加稅了。”
什麼?不給農民加稅?
孫承宗和袁崇煥都嚇一跳,心說:不加農民的稅,你加誰的稅?難道找士大夫要銀子?那可是犯大忌的事兒啊!
朱由檢看著孫承宗、袁崇煥,笑道:“五年平遼也好,十年平遼也罷,哪怕二十年、三十年平遼,朕都可以接受......朕年輕啊,起碼還有數十年天子可以當,等得起!”
他對自己的壽命是很有信心的!
所以朱由檢可以等......等到黃太極、多爾袞、多鐸都死了,再去對付福臨和玄燁,這還能打敗了?
不可能......朱由檢還有逆子、老三、老四、老五、老九呢!他們個個都是開疆萬裡的狠人!
朱由檢又道:“時間朕有的是,但錢糧朕是沒有的......”
這就是要錢沒有,要命不給!
朱由檢的話還沒完,接著又是話鋒一轉:“不過朕倒有個弄錢的門路......或許可以讓都察院、薊遼總督或遼東巡撫一塊兒管淮揚、山東、天津等處鹽稅!如果能一年收個幾百萬的鹽稅,在遼西練兵築城的花銷不就有著落了?”
什麼?幾百萬兩鹽稅?
孫承宗和袁崇煥都有一種扭頭就走的衝動了......他們都是忠良啊!大明的忠良都是不會收稅的,要是一年收個幾百萬兩的鹽稅,那不就成了奸臣了?
“陛下,”孫承宗趕忙把這個燙手的差事往外推,“淮揚、山東、天津等處鹽務自有有司負責,收取的稅銀也有專門的用途,怎麼可以交給薊遼總督或遼東巡撫兼管?”
朱由檢笑道:“那就都交給都察院暫管吧!都察院下本就有巡鹽禦史一職,負責收繳鹽稅。朕可以撤了都轉運鹽運使司,將鹽政大權都交給都察院。而都察院所收取的稅銀不必解庫,直接用於遼西軍務即可。如果孫先生覺得收取幾百萬兩鹽稅太麻煩,那就乾脆恢複開中法吧!如果每年能運個五百萬石米糧到遼西,還怕養不了十萬敢戰的精兵嗎?”
原來朱由檢是在打恢複開中法的主意......遼西缺餉,但是更缺糧!遼西前線的兵士加上家眷總共有四五十萬。靠區區50萬畝屯田怎麼可能夠吃?所以每年都得大量輸入糧食。
朝廷發給遼軍將士們的餉銀,大部分也被換成了糧食用來養家糊口。
所以給遼西發餉還不如直接發糧食呢!
因為遼西前線錢多糧少,所以糧價一直都很貴。不打仗的時候一旦米糧都價值三兩,開打的時候一旦糧食隨隨便便就能賣出六兩!
在如此高昂的糧價之下,遼軍的“高餉”其實就貶值成了低薪。
因此恢複開中法,向遼西大量輸送糧食以養軍民,才是最符合實際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