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事兒要辦成,就得得罪一大批的權貴......所以這個黑鍋最好能讓東林君子們來背!
朱由檢看著孫承宗:“朕知道孫先生勇於任事的,而且德高望重,兩袖清風,朝廷內外無人不知。由先生全權督鹽,年入數百萬石當不成問題,遼西有糧數百萬,袁崇煥一定可以恢複失地的......孫先生,現在實現先帝遺願,恢複遼東失地的大業可都指望你了,你可千萬彆推脫啊!”
“陛下,”孫承宗急得額頭上汗珠子都出來了,“廷臣們是不會同意的......”
朱由檢道:“隻要孫先生和袁卿提出,你們聯名上奏,廷臣就一定會同意的!誰不同意,誰就是魏忠賢的人!”
也是啊!
孫承宗現在是全東林的希望,東林黨人是不會因為他主持恢複開中法來反對他的......鹽業大利是香,但那也得有權才能染指啊!東林黨現在在野,根本吃不著鹽稅,當然不會反對孫承宗督鹽了。
而且孫承宗一個人也管不了那麼多事啊,少不得又得拉一群東林出來一起管......
而閹黨......他們也不敢同時反對朱由檢和孫承宗啊!
錦衣衛都複工了,不害怕嗎?
所以真正可能跳出來反對開中法的,就是一群勳貴!
但是朱由檢是有辦法對付他們的!而且也必須對付他們......朱由檢現在是以北直隸為中心統治全中國。所以要收拾天下,也得從北直隸開始。
當然了,首先是內廷!
然後才是北京城。
北京城之後才是順天府和整個北直隸。
而對朱由檢在北直隸的統治構成威脅的,並不是後世名聲很臭的東林黨(這個朱由檢不是穿越,而是重生,所以不知道東林黨有多壞),而是一群朽壞不堪的武勳。因為東林黨主要都是南方人,在北直隸吃不到什麼油水。
朱由檢笑著道:“孫先生,廷臣是不敢反對的.....武勳興許會有不滿,但是朕也有辦法讓他們閉嘴,你不用擔心。
隻要都察院能接管鹽務,再用開中法包了遼西的糧餉,朕就讓袁崇煥久任遼撫......也不要什麼五年平遼、十年平遼的,守住就行!
至於薊州、宣府、大同防務......也不需要袁崇煥負責,朕隻需從遼西抽調三萬兵馬,就能妥善布置。遼西的軍額有十一萬有餘啊!抽走三萬,還有八萬餘人,再撤防一個錦州。以八萬多人守山海關和寧遠,難道不是萬無一失嗎?以一年四五百萬石的糧食,供養八萬精兵,難道還怕練不出來嗎?兵要是練好了,八萬大軍直取遼陽、沈陽就是了,還修什麼城?如兵還練不好,多拿一個錦州無非就是把戰線拉長,方便東虜圍點打援而已。”
孫承宗和袁崇煥聽朱由檢一番忽悠,居然也覺得這少年天子挺實在的......把鹽務拿出來換個500萬石糧食,都給遼西。而且500萬石就養8萬大軍,平攤下去一兵每年有六十多石收入。袁崇煥隻要能把其中的五十石用到實處,8萬大兵至少在裝備和訓練上,能達到八旗兵的水平。
就算遼軍比較怕死,袁崇煥打仗的手藝也差一點......8萬遼軍當4萬八旗用,也夠黃台吉受的。哪怕打敗了,黃台吉那邊也得死很多人啊!
所以根本就不必修那麼多沒用的城堡,直接拉出去野戰就行了。
如果實在怕死,那就守在寧遠、山海關混日子,8萬人還不夠?
朱由檢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孫承宗和袁崇煥要是再往外推,那還做什麼官?還當什麼忠臣?
“臣願意接管鹽務,為遼西籌餉籌糧。”孫承宗站起身,接下了燙手的山芋。
袁崇煥不能再推,也起身道:“給臣3年,臣可在遼西為陛下練8萬虎狼之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