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搶救大明朝最新章節!
遼東半島,金州中左所城。
平遼總兵的內丁親兵,大約1000號兵丁,就在中左所城內的校場當中,排出了整齊的四列橫隊,掌著嗩呐,舉著總兵官的三軍司命旗。所有的衛隊士兵都穿著藍色的泡釘布甲,外麵還有一件紅色罩甲,頭上頂著飛碟盔。四列士兵,分彆持著刀牌、弓箭、鳥銃、長槍,肅靜的站立。一個按著柳葉腰刀的武官,正在隊伍前麵走來走去。
這隊親兵,隸屬毛文龍最心腹的內丁協,由毛文龍的“大兒”,內丁參將毛承祿總管。除了擺在平遼總兵衙門所在的金州中左所城校場當中的1000人再加上在中左所城四麵布置的兩三百人,還有不到4000人分駐金州衛城、複州衛城和東江。承擔監控諸軍,壓陣督戰之責。
除了這個內丁協,毛文龍麾下還有金州協、複州協、東江協等三個協的大兵,加上這個內丁協,總共有20000餘人的實兵,都吃著足額的糧餉,裝備的也是同內丁協差不多的泡釘甲和兵器。
另外,平遼軍旗下還800名內丁鐵騎,都是毛文龍苦心經營出來的死兵,是用來深入敵後進行擾襲的王牌——毛文龍的敵後襲擾作戰乍看起來仿佛很容易,但真正執行起來難度很大。
遼東明軍雖然有天津水師(歸登萊總兵節製)提供的製水權,可以在遼東半島漫長的海岸線各處登陸。但是現在遼東半島沿海地區除了一些堡壘裡麵的守軍,就沒什麼人了。
平遼軍的登陸部隊如果隻有步軍,是很難深入敵境的。必須要步騎配合,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戰果。
而作為平遼軍襲擾後金急先鋒的內丁鐵騎,也是後金那邊打擊的重點!所以經常會被後金八旗兵打得損失慘重,已經重建過多次了。因為損失太慘,所以人數也就很難積累起來,總是隻有幾百號人。
這兩萬餘人的精兵,現在就吃著朱由檢從內承運庫中直接發給的每年60萬兩的餉。另外還有山東省的民運糧12萬石,還有金州、複州當地的軍屯糧6萬石。
因為朱由檢沒有派出巡撫或兵備道駐守金、複二州,所以平遼軍總兵的權限極大,總共78萬的餉,全都由平遼總兵衙門分配毛文龍這個總兵官底下的兵馬不多,權限倒是大的驚人!
除了本部兵馬之外,他這個平遼軍總兵衙門下麵還節製著幾千到一萬來自登萊鎮的客兵。
在中左所城的大校場的北麵,就是平遼總兵官的衙門。大門敞開,衙署當中的一群僚佐都在門內人頭湧湧的等候著。包括總兵毛文龍、副將陳繼盛,參將毛承祿、劉興祚,登萊援遼副將黃龍等金、複明軍的高級軍官都不在衙門之內。而是一同前往旅順口碼頭去迎接跨海來訪的遼東總督袁可立、朝鮮經略楊鎬、援朝兵備道李信、登萊總兵李可大等人。
因為提前接到了朱由檢親筆所寫的手詔,知道了小皇帝對新科榜眼李信的看重。所以站在旅順口碼頭上,等著貴客們從一條大型沙船上一個挨著一個往下走的時候,這位平遼毛帥就睜大了眼珠子從中尋找李信了。
袁可立、楊鎬、李可大這些人毛文龍都是認識的,其中袁可立和李可大常同毛文龍見麵,而楊鎬則是毛文龍的老上司——毛文龍早年曾在楊鎬部下任官。而幾人當中唯一一個毛文龍沒見過的,應該就是大名鼎鼎的榜眼李信了
毛文龍眯著眼睛仔細打量了一番李信,發現這是個腦袋瓜子很大的年輕人,蓄著三縷須髯,個頭倒是不大,穿著一件青色的官服,走在幾個穿著紅袍蟒袍的大官當中,顯得非常礙眼。
不過毛文龍可不敢因為李信官小就瞧不起人家那可是小皇帝要重點培養的對象,位極人臣也隻是時間問題。
而且今兒這位李信可是主角,袁可立、楊鎬、李可大這幾位反倒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