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夔與李椿之間似乎有了「隔閡」,這是李椿最近發現的事情。
他們回到了最初相處的樣子,每日沒有過多的交流,謝夔不再催促李椿練字,李椿也慢慢的不再練字,把筆墨紙硯全部包好,收進了櫃子中。
鳴翠和品紅覺得奇怪,於是拉著李椿問:
“李椿,你怎麼不練字了?”
公主不讓她練時,她偷偷去練,公主準她練字了,她卻不練了。
“白媽媽說我學規矩學的慢,我沒有時間練字了”
鳴翠知她從前做的都是粗使雜活,現在做了貼身丫鬟,學什麼都是第一次,寬慰了她幾句也沒有再問過她了。
自萬家拒婚之後,公主找到了新的事情做。
為謝夔物色一個家世厲害,對他的前程有助力的妻子。
媒婆送來的冊子,她翻了個遍,都沒找到比萬家更有權勢的人家。
白媽媽勸她,謝夔還小,不用急在這一時,現下鄉試在即,好好督促他準備考試才是首要的事。
“他若一直未考中呢?我總要為他為我的下半生找一個好靠山”
她其實很鐘意沈良玉。
沈家是扶持新帝繼位的大功臣,手握重兵,又得新帝器重。沈良玉是長女,沈將軍一向更偏愛這個長女。
隻是,沈良玉喜歡謝斐,就算她去與沈夫人說了,她也不會願意嫁給謝夔。
李椿發現,謝夔這次是真的在看書。
去書房收拾時,見他看的都是新書,不是他愛看的那些話本舊書。
李椿很欣慰,她的大公子如此聰慧,定能中舉。
隻是坐著,看了一會書,謝夔便覺得光陰匆匆。他不知道如何麵對李椿,隻好閉門不出,減少與她碰麵。
他不怪李椿,她比他還身不由己。
他把自己關在房中的日子裡,想明白了一件事,兩個身份懸殊,沒有能力掌握自己命運的人在一起,本來就是不幸。
萬幸,李椿拒絕了他,因為他也沒有把握能順利帶走李椿。他的母親,不管怎麼說,也是公主,她的權勢比他想的還要大。
謝斐中了進士之後,不日就要外放,離開大城。
與孟姨娘談過之後,決定趁這段時間去遍曆山河。臨行前,特意叫了謝夔與沈良玉去他家吃飯。
沈良玉穿著新裙子,興高采烈的去了,到了才知道他要遠行,她可能很久都不能再見到他了。
謝夔與李椿到時,沈良玉自己坐在院子裡,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謝太傅和謝家三小姐都不在,孟姨娘說是謝二爺家中出了事,他們父女去了謝二爺家,晚間才會回來。
李椿剛開始站在角落裡,孟姨娘拉著她坐下。
“我在家時,家中所有人都是一起吃飯,來坐下吧”
她看了一眼謝夔,謝夔沒說話,孟姨娘見狀便把她安排在沈良玉旁邊。
今日的飯菜都出自孟姨娘,菜式家常。
沈良玉心情不好,臉埋在碗裡,隻夾菜和吃飯,不發一言。
“願三變早日歸來”
謝夔端起杯中酒,真心的祝福他這個弟弟能夠平安回來。
“謝謝大哥”
謝斐端起酒,一飲而儘。
李椿看見沈良玉似乎在哭,還沒等她反應過來,沈良玉就說自己吃好了,放下碗急匆匆的跑了。
李椿擔心她,也放下碗跟著她去了後院。
她果真在哭,李椿上前安慰她,她抱著李椿的腰,抬頭淚眼汪汪的說:
“李椿,你不知道,我寫了好多好多的信,我爹下個月就回來了...”
她告訴她娘,說她喜歡謝斐,想嫁給謝斐,她娘說她同意,但還需要征得她爹的同意。所以她沒事就在家給她爹寫信,寫了很多封。
直到上個月,她爹才回信,信中說:他已經很久沒見過謝斐了,需要回來親自考量之後再決定是否同意。
邊境時有騷亂發生,他爹作為主將輕易走不了,她昨日收到回信,她爹說為了她的終身大事,他向新帝告了假,下個月就會回來了。
“可是阿斐明日就走了”
她爹要回大城了,謝斐卻要離開大城了。
沈良玉哭的更大聲了,頭埋在李椿的衣服裡,李椿抱著她,拍著她的肩膀安慰。
謝斐與謝夔站在遠處,不知道聽到了多少。
“李椿,走了”
等沈良玉情緒穩定後,謝夔率先開口,喊走了李椿。
謝斐才慢慢走過去。
“我外放的地方選了梁州”
梁州苦寒,有人願意去已是不易,他爹告訴他,基本已經定了。
沈良玉喜歡他,他很早就知道。可是一個太傅的庶子無論如何也配不上沈家的大小姐,他爹與沈將軍從年輕時起就是好友,他爹告訴他:
“三變,嫡庶不該成為束縛你人生的枷鎖”
沈家對嫡庶看的輕,相比男子的門第與出身,他們更在意女兒的感受。有些事,要自己去爭取,他爹跟他說。
自己去爭取沈家的認可,而不是讓沈良玉自己去爭取。
沈良玉聽他說完,比剛才哭的更大聲了,大到離開西院的李椿都聽到了,弱弱的問走在前麵的謝夔:
“沈小姐,應該沒事吧?要不”
要不然她再跑回去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