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228 海外歌迷 《狂想曲》(2 / 2)

“《北方周報》一直批評的就是它?”

《狂想曲》在北美地區的熱度來源於音樂平台的大力推廣,以及《北方周報》所炒作的威脅。

原本並沒有很多人知道,但在《北方周報》的宣傳之下,儼然成為了最具知名度的海外歌手。

歌迷們一向是獵奇的,《北方周報》越是強調的威脅,歌迷們就對他們越好奇。

剛看到《狂想曲》的封麵時,北美歌迷心中不禁懷疑,這就是《北方周報》所謂的威脅?

因為專輯的封麵可以說是平平無奇,完全沒有新鮮的概念,和榜單上的其他炫目的專輯相比,這張專輯隻是普普通通,至少不是讓人第一眼就有欲望點進去的專輯。

“既然《北方周報》都這麼說了,我就聽聽看。”

吉米·克勞德看了眼Billboard排名靠前的幾首歌曲,有幾首新歌的確很火爆,卻讓他提不起去聽的興致,雖然身邊的朋友都推薦過,媒體也在反複提及這些歌有多好聽,但聽過之後,吉米隻覺得很失望。

他需要的是能立刻打動他的音樂。

吉米聽專輯通常來自身邊朋友的推薦,他有時候也會去論壇、ins上看其他人的評論,或者翻B榜。

但一年中總會存在這樣的時期——不管是B榜還是ins,或者其他任何平台,他都很難找到讓自己心動的歌。

吉米家住在北部,《北方周報》是家裡必訂的報紙,他覺得《北方周報》很愛造謠,但家裡人卻喜歡看那些抓人眼球的故事,他懷疑《北方周報》的主編是個長舌頭的男人,最愛的是就是擺一個轉盤,把箭投上去,來決定這一天究竟黑誰。

這個組合是《北方周報》這天的目標。

吉米不明白《北方周報》為什麼會盯上一個海外組合,他們甚至不在北美市場發展!!

最近發了新專輯,《北方周報》關於他們的討論更加頻繁——

“他們搶占了我們的超市,搶走了我們的工作,去最好的學校,現在連音樂市場都要搶占!”

吉米覺得這太浮誇了,他學校裡並沒有太多華國同學,平時去的快餐店也沒有華國服務員,很少見,雖然超市裡的華國產品屢見不鮮,但這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不過吉米決定聽一聽的新專。

《北方周報》曾經報道過他家附近埋藏“神秘富豪的遺物”,吉米和小夥伴們拿著鐵鍬徘徊了一周,就為找到所謂的遺物。

《北方周報》一直報道,也挑起了他對這個海外組合的好奇心。

因為這並不是一張英文專輯,在流媒體上,介紹語用的是英文,專輯本身卻是原本的模樣。

“一張華國專輯。”吉米慢吞吞地點開音樂,“第一首是慢歌。”

“哇哦。”

他認不出歌名,卻能聽出旋律本身的出色之處,客觀來說,這種風格的音樂並不是北美市場的主流,Billboard上排名靠前的歌要更輕快一些,在吉米看來,這張專輯的主打更接近於世紀交彙時的流行,天後們推出了無數經典,她們有著厚重的嗓音,歌曲的旋律也很打動人。

“確實是一首不錯的歌。”吉米一直很喜歡以前的歌,隻是在他的朋友圈裡,rap更流行一些,朋友們學著彈舌的技巧,喜歡rapper們的壞脾氣,他不明白,為什麼所有的歌都非得有feat不可。

聽完主打,吉米開始聽B榜上排名最高的《呼喊》,他搜過這張專輯,討論度最高的就是這首《呼喊》。

四分鐘後。

吉米打字的速度明顯加快,他在向周圍喜歡聽歌的朋友推薦:“嘿,夥計,或許你聽說過一個叫的外國組合,他們有首歌太太太酷了,你必須去聽一遍。”

《呼喊》不僅是高音驚豔到了他,它的旋律同樣是他喜歡的,他現在明白為什麼這首歌可以爬到那麼高的位置,它值得,它絕對值得。

高音的區域,低一些的區域……這些人的合唱沒有任何瑕疵,吉米甚至懷疑,如果在演唱會的現場,這樣的聲音真的能被展現出來嗎?

“如果可以的話,我一定會成為的歌迷。”

吉米立刻去網上搜,終於從一塊邊角的報道裡搜到了好消息,網上說,有計劃在海外開辦巡演,這是華國歌手進軍北美的新嘗試。

吉米決定了,他要聽的演唱會——在他把《狂想曲》這張專輯聽完之後,他立刻許下了這一宏願。

而順著《狂想曲》的鏈接,吉米順便把以前的專輯聽了個遍,不誇張地說,他可以在每張專輯裡找到至少一首自己喜歡的歌。

這對他而言並不容易。

為了聽懂歌詞,吉米找了一個翻譯器,一個字一個字去翻譯。

他打算學中文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