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幾乎在第二張專輯《My Friend》發行後, 幾人就沒有再擔憂過專輯的銷量,這一張《狂想曲》同樣如此。
“樂聲”平台發出的戰報是——《狂想曲》發行首日便打破了“樂聲”創辦以來的銷量紀錄。
有關《狂想曲》這張專輯的討論在“樂聲”和其他網絡平台都相當熱烈,已經不需要證明自身有封神的實力, 數據擺在那裡, 歌迷們的反響也在那裡。
主打歌《電燈》和以往的主打歌風格不同,但即便有改動, 依舊影響不了歌迷們對這張專輯的欣賞。
《電燈》《誓死》《童話之春》……和以往的專輯一樣,歌迷們能在任何一張專輯裡挑選到自己喜歡的歌,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多人組合的好處,每個人的創作風格不同,喜歡不同風格的歌迷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頭好。
下班的地鐵裡, “橙皮”甚至掃到對麵站著的女生也插著耳機聽《狂想曲》。
聽到《呼喊》這首歌,她清楚已經到了這張專輯的末尾,每當《呼喊》放完,她都會重新轉過來,從《電燈》這首歌開始重聽一遍。
不知為什麼,隻要聽的歌, 她從來不會覺得膩。
耳機裡傳來的聲音或溫柔或激昂, 卻讓她不願錯過每一秒鐘。
《誓死》這首歌她聽了足足五遍, “橙皮”雖然變成了的團粉,但六位成員裡,她最pick的還是顧熠, 聽這首歌的時候, 她一邊打開了《亡國之君》,一邊回味著魏晟坐在陰影之中的表情,便更能清晰地體會到這首歌所傳達的情緒。
“《誓死》是顧熠對魏晟這個角色的理解, 可以說是魏晟的角色歌,我唯獨遺憾它創作於《亡國之君》上映之後,但仔細一想,如果顧熠自己沒有看到《亡國之君》的全貌,恐怕也很難寫出《誓死》這麼一首歌。”
“+1,哎,在電影院看《亡國之君》的時候我就很悶很想哭,現在聽著這歌重看了一遍,更想哭了。”
受這張新專的影響,《亡國之君》原本穩定的播放量突然開始增長,在各大視頻平台的電影版塊,《亡國之君》的單日播放量都躍升至前三位,倒讓“樂聲”想找視頻平台要宣傳費。
視頻平台的態度很明顯:“那是的宣傳效果,有本事叫來。”
“樂聲”方麵:“……”
才不乾。
新專發行的時期,哪家平台不想拿到成員們的宣傳機會?哪怕讓上一期綜藝也行。
現在專輯的銷量非常穩固,對平台而言,露麵與其說是在為專輯宣傳,不如說是在為平台打廣告。
依舊隸屬於江視TV,隻是江視TV在節目打造上實在拿不出手,才讓其他平台有可乘之機。
……
“這是什麼皇冠盛世啊?”
“我看到音樂平台的榜單驚呆了,不管是樂聲還是聆聽,銷量榜第一,播放量榜第一,新專輯榜,日榜周榜月榜年榜都是……前麵幾張專輯的播放量也在漲,恐怖如斯,恐怖如斯。”
媒體並沒有大肆報道破了銷量紀錄的消息,主要是除了第一張專輯《荒誕的真實》沒拿年冠之外,後麵幾張專輯的銷量可謂一記絕塵。
放在其他歌手身上,連破紀錄的消息自然值得大報特報,但對而言,這隻是普通的一天。
“六專的紀錄,七專能破嗎?”
“當初他們發五專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的。”
“……太強了。”
一家媒體報道中是這麼寫的——
【對於歌手們而言,和處在同一時代顯然是一場噩夢,在他們的光芒籠罩下,其他人都會淪為配角。】
【但對整個音樂市場而言,的存在卻是奇跡。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恐怕不會知曉一張音樂專輯的上限在哪裡,我們也不會知曉,熱愛音樂的人們仍有那麼多,並不是一枝獨秀,他們帶領更多歌迷走進音樂殿堂,讓整個市場更加繁榮。】
而在海外,新專爆發的銷量也引發了矚目——
北美市場上,發行後即登上Billboard的是 《呼喊》這首歌,對於北美的歌迷們而言,了解《電燈》講述的故事是很難的,但《呼喊》對耳膜的衝擊力卻是實打實的。
《童話之春》《樂園》兩首歌同樣上了榜,楊艇創作的《停下》雖然沒有上榜,播放量距離上榜已經並不遙遠。
從某種程度上說,《狂想曲》的成績已經接近本土歌手的成績,北美各大音樂平台自然更認真去宣傳這張專輯。
可以說,《狂想曲》並沒有盲目地去追隨北美目前的市場潮流,它和榜單上排名靠前的專輯風格完全不同,但任何一張專輯、一首歌曲都有人偏愛,或許隻抓住了少部分人的心,但能抓住少部分歌迷,已經足夠讓在市場上立足。
“不敢相信,這真的是一張非英文專輯?”
“我敢說,如果它是一張英文專輯,它完全可以爬到更高的位置,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麼合我口味的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