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武曌:去淨房挑兩個人(2 / 2)

【隰有荷華:李隆基要是能早死二十年,說不定能混上白月光皇帝榜單。】

【秦始皇的寶貝:垃圾就算早死二十年也是垃圾,最多就是從不可回收變成可回收而已。】

【楚清棠:這種事情還得要看對比,你想想一樣去了泰山的宋真宗……】

宋朝。

“宋真宗?”

趙匡胤念了一遍,隨後露出笑容。

“也不知是我的哪一代子孫,竟也去了泰山,想必是有大功績的……難道是燕雲十六州收回來了?”

遙遠的另一個時空。

趙恒狠狠的打了兩個噴嚏。

【二鳳:平心而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唐一步步走到這個地步,不能說全是李隆基的錯。他有英明之處,但是,安史之亂是永遠的汙點,這一點永遠都不可原諒!】

【殼破咩die:要不是這貨擱這玩平衡蹺蹺板,結果腦子不好直接玩完,我煌煌盛唐也不會就這麼戛然而止(大哭)。】

【小鱷魚說你好老婆: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個“大唐戰神”了,殺傷力一點不比堡宗差。】

季馳光看了看直播間,大家的反應都大同小異,全在可惜李隆基的長命和安史之亂。

【姐妹說的沒錯,李隆基真是太可惜了,他如果能早死二十年,說不定能讓全唐人民共同懷念他。可惜曆史沒有如果。】

【我高中的時候學杜甫的《石壕吏》,覺得這真是一位大佬。寥寥幾筆就把安史之亂帶給人民的痛苦寫得淋漓儘致。】

季馳光想起她當時背得痛不欲生的文言文,唏噓道:

【杜哥也不容易啊。一心一意出仕報國,結果碰上了這麼個皇帝。】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那恐怕就是安史之亂的時候,所有人心裡最大的想法了。】

【當然,李隆基本人肯定不是,他這會兒最大的想法估計是——朕該怎麼把這個逆子乾掉?】

李隆基本人:逆子?

他下意識道:“我的兒子叛亂了?他是安還是史?”

還是索性就叫李安史?

季馳光沒講到安史之亂裡的反賊,反而提到了李隆基的“逆子”,自然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起。

包括李隆基本人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驚訝之下的他完全沒發現,上首坐著的皇祖母的眼神完全變了……還往他的下|半|身掃了一眼。

武曌看著天幕,天幕上的主播似乎講累了,和觀眾們說了一聲,跑去一個叫“便利店”的地方買水了。

於是武曌便也暫時有了時間。

她把這個以前沒怎麼放在心上的孫兒喊到跟前來。

“三郎,你是個好孩子。”

她摸了摸李隆基的頭發。

李隆基下意識縮縮頭。

太平公主帶給他的陰影實在深刻,現在隻要有誰摸他的頭發,他的第一反應就是跑。

但麵前的是祖母,他要是敢跑,腿都能給他打折。

李隆基顫顫巍巍的露出笑容:“祖、祖母……”

“祖母知道,那安史之亂怪不到現在的你身上。但是你要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做,彆人就不會怪在你身上了的。”

武曌的口氣是難得的溫和。

聽著就像是普通人家的老祖母在和兒孫話家常一樣。

連李隆基也慢慢放鬆了下來,他的眼睛紅紅:“祖母,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我該怎麼做?”

“沒關係,”武曌溫柔的幫他理了理領口,這是先前太平公主撕打他的時候扯亂的,“祖母已經為你想好了辦法,隻要你照著祖母的辦法去做,沒有人會怪你的。”

李旦心裡湧起不安:他媽怎麼看都不像是個這麼善良溫柔的好人啊……

他鼓起勇氣:

“陛下……”

武曌的神色瞬間冷了下來。

李隆基和她挨得很近,幾乎是被緊緊的攬在懷裡,所以看不見她的表情,但下首的人看得清清楚楚。

武曌看著李旦,眼裡就兩個字——閉嘴。

李旦閉嘴了。

於是武曌的神色又恢複了平靜,她牽起李隆基的小手,輕輕拍了拍。

“放心吧,安史之亂不會發生的,祖母也不會讓你為千人所指的。”

李隆基感動:“祖母……”

“小德子,去淨房挑兩個好手來,”武曌的聲音依舊是那麼平靜,“要下刀快準狠的,彆叫楚王殿下受太多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