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 嬴政還在和他的冤種同位體、冤種兒子大眼瞪小眼。
另一邊,季馳光已經講到了高句麗之戰中的李世民最大的遺憾了。
季馳光:“雖然安市城之戰,唐軍算是贏了,但是, 接下來的戰爭情況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安市城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攻破。”
“但是, 勝利其實已經近在咫尺。”
“因為這個時候,主力軍隊已經被李世民擊潰, 不少城池的軍民聽說之後更是望風而逃, 以至於唐軍駐紮地方圓數百裡內杳無人煙。”
“但是, 安市城是塊硬骨頭。”
“早先說過, 這裡是高句麗的遼東最後防線,高句麗人也有他們的血氣, 不畏生死。”
“而且他們不是沒有希望——北方的冬季即將到來。”
【瓏夏:我靠, 完了完了, 差點忘了時間問題了!】
【秦始皇的寶貝:天氣因素有時候可是真的能夠毀掉一個軍隊的。】
李世民咬了咬牙。
他這些年打過的仗,不知道有多少,自然能夠聽出天幕的言外之意。
長孫無忌撫上他的肩膀, 動作中帶著幾分安慰的意思, 語調沉沉:“二郎,這不是你的錯。”
是的, 這不是任何人的錯。
這場戰爭中, 不管是誘敵深入的阿史那社爾,還是衝鋒陷陣的長孫無忌和李勣,亦或者是指揮前線的李世民,沒有任何一個人犯錯。
他們都儘自己所能做到了最好。
隻是……
長孫無忌歎氣。
時也命也啊。
大概老天真的把滅亡高句麗這個任務交給了二郎和妹妹的小兒子吧。
李世民沒有吭氣,清俊的眉眼沉冷如水,他語氣平靜:“輔機, 我沒事。”
另一個“他”失敗了又怎樣?
他又不是另一個“他”,他掌握先機,知道會發生什麼,這一次,可不會讓高句麗再憑借氣候之便苟延殘喘了。
……
季馳光:“那一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的冷,遼東地區緯度高,秋冬的季節的溫度自然比低緯度地區要冷很多。”
“而原本,李世民的計劃也是在入冬之前就解決掉高句麗的。”
“作為天策上將,他深知冬季作戰的不易。”
“但是,誰都沒想到,這場戰爭居然會拖這麼長時間。”
“入冬以後,唐軍經常會遭遇暴風雪,史書中的原話是‘士卒沾濕多死者’,可見影響範圍之大。”
“更何況,大雪天氣,路麵結冰難行,運輸糧草物資的隊伍根本沒有辦法及時供應上軍隊,一時之間,唐朝的後續物資斷供。”
“而且,有些天氣,人或許還能撐住,馬匹就不一定了。”
“沒多久,戰馬的死亡率達到了十之七八。”
“對唐朝的騎兵可以說是巨大的打擊。”
“十之七八啊!”
劉徹聽得痛徹心扉。
他的表情痛苦到了扭曲的地步,悲痛欲絕,仿佛死的是他家的馬一樣。
按照天幕所說的,那個唐太宗遠征,兵馬接近十萬人,那戰馬少說也帶了三萬匹,再加上他們收獲的戰利品五萬匹……
十之七八……十之七八……
劉徹想想自家可憐的戰馬數量,再想想對麵家死了這麼多馬,不禁悲從中來。
“這是人該乾的事嗎?”
“把人拖在冰天雪地的天兒裡,也不考慮戰馬能不能受得住,那什麼勞子的高句麗,真是該死!活該它滅國了!”
這麼多馬,這麼死了也太可惜了吧……能不能隔著時空快遞給他?!
他願意出大價錢購買!
雖然他們搶下了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總算也有了自己的養馬地,但是這些年打匈奴費馬啊!
彆說是在原本的三十萬匹的基礎上增加了,劉徹都快把家底打空了!
要不是贏了以後還能從匈奴那裡搶點馬來補充虧損,在桑弘羊發瘋之前,馬監應該是最先發瘋的。
豬豬饞戰馬都快饞瘋了。
結果,現在聽說大概有五萬來匹馬就這麼死了……
就這麼死了……
死了……
劉徹:我真是恨不得從床上衝下去,乾他丫的高句麗!
你有馬,你給我啊!
你砸戰場上算什麼事?!
……
這邊,劉徹急得比李世民本人都要上火,另一邊,李世民還在認真分析:“高句麗,到底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雖然現在日漸式微,但是它幅員麵積不小,打下來,恐怕也需要個一年半載。”
杜如晦肯定了他們陛下的說法,並且奮筆疾書,一邊記錄一邊道:“雖然北方確實時常大雪連綿,但是能有這麼多場暴風雪,那一年的冬天恐怕是比以往更冷,看樣子,要是我們要出兵,就得避開貞觀十八年才行。”
雖然天幕給他們透了老底,但是主播畢竟隻是個普普通通的後世小姑娘,還做不到能夠操控天氣的地步,那想要直接改變天氣問題是不可能了,他們必須要避開貞觀十八年,挑彆的時候對高句麗下手。
經此一役,本來對高句麗還沒什麼特殊想法的天策府群臣已經把它狠狠記在心裡了。
——特麼的,我們陛下容易嗎?十八年了才打這麼一回仗,而且還如此克製的隻負責指揮,並沒有直接衝鋒陷陣撒歡上場……這麼懂事的陛下你去哪找?
居然連滅國這麼個小小的心願你們高句麗都不滿足他?
等著被滅掉吧!!
被突突突一臉的高句麗:嗯???你們禮貌嗎?
合著你們來打我,我還得主動的讓你們把我滅掉,我才算是給麵子是吧?
……
季馳光感慨:“迫於天氣壓力,二鳳不得不提前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