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李治:阿耶一定喜歡他的新尊號 季馳光……(2 / 2)

“雖然此前他一直都是勝利的,雖然唐朝軍隊即使受了大挫折依舊做到了產出大於投入,但是這場沒有徹底獲勝的戰爭依舊成了二鳳心頭的疤痕。”

【小鱷魚說你好老婆:……額,雖然確實很遺憾,但是咱們說真的,二鳳及時撤兵才是正確的選擇,及時止損啊。】

【南方難依:天氣因素是真的不能小瞧,你看橫掃歐洲的拿破侖,不就因為天氣和補給不夠的問題在俄國吃了一場大敗仗,回來以後就由盛轉衰了嗎?】

【楚清棠:還有斯大林格勒戰役,天氣也確實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屬於戰爭中最不能忽視的因素之一了。】

【小葡籽:說到天氣因素,赤壁之戰不就是嗎?那股東風真的是吹得曹老板心頭拔涼……還有老朱他們家——我看他們家怕不是祖傳的風係大魔導師血統,老朱和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兩次都用到了風,優秀程度僅次於秀兒!】

【摸魚專業戶:還有朱棣!有一次在被李景隆圍困得成甕中之鱉時,突然而至的旋風,把李景隆的中軍帥旗給吹倒了!Judy這邊抓住時機,趁亂突圍,簡直就是神奇!】

【祖宗庇佑的福澤:裁判!我舉報!隔壁老朱把他的風係魔法教給他兒子了!聽到李景隆的尖叫了嗎?對麵開掛啊啊啊!!】

【嘰裡咕嚕:話說回來,Judy的靖難之役裡用到風的次數好像還不少……他,真的不會風係魔法嗎?】

【二鳳:想啥呢想啥呢,跟我念一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魔法什麼的都不存在!這年頭,玄學的儘頭是科學!我們應該給出儘量科學的解釋——說不定,Judy是學會了傳說中的風之呼吸!】

【瀟湘水斷:……你這解釋比魔法還不科學。】

彈幕們又又又跑題了,但是,不管是主播還是觀眾都已經習慣了。

季馳光麵不改色的繼續:“不過好在,雖然安市城拒絕了二鳳,但是命運倒是沒有徹底的拋棄二鳳。”

“在這場戰役中,二鳳發現了一個讓他眼前一亮的人才。”

“薛仁貴!”

【Happy forever:話說回來,早年我其實一直懷疑這位仁兄和薛平貴有什麼關係來著……後麵讀了史書……對不起!是我年少時期腦子不好!】

【朱壽:薛平貴那種鳳凰男就彆拿來跟我們薛大將軍相提並論了(嘴角抽搐)。】

“李世民遠征高句麗的那一年,薛仁貴參軍沒幾年,此前他一直沒什麼機會嶄露頭角,直到那場戰役。”

“安市城之戰,薛仁貴穿著一身白衣,手持畫戟,單槍匹馬衝入敵軍陣中,所向披靡。”

“站在高處,指揮作戰的李世民低頭的時候,一眼就看見了這個年輕人。恍惚間,他似乎又看到了當年的那個自己。當初他或許也是這樣,英勇無畏,身先士卒,像是一把尖刀,直直的殺入敵方陣營,一馬當先。”

“那場戰鬥過後,李世民特意召見了當時還隻是個普通士卒的薛仁貴,對他多加恩賞,還封他做遊擊將軍。”

“即使是後來不得不撤軍回到長安,心有遺憾的李世民在看到薛仁貴的時候也依舊很高興。”

“甚至對他說出了那句——”

“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銀白色:這一點二鳳還真沒說錯,他得了遼東地區也比不上得了一個薛仁貴強。薛仁貴在當時的士兵眼裡可能是一步登天的幸運小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會知道,他能夠入了李世民的眼,靠的可不隻是幸運,還有他的真本事!這人可是能在盛唐這麼多武將裡殺出一條血路,闖出自己的威名的!】

季馳光肯定道:“是的,李世民確實沒有看錯人。”

“在當時,薛仁貴可能確實不太起眼。”

“但是,在李靖、尉遲敬德、秦瓊等名將去世以後,以老將李勣為中流砥柱,以蘇定方、薛仁貴這些貞觀後期發掘出來的人才為首,唐高宗時期的武將班子基本定型。”

“而這個在當時所有人眼中的幸運兒,也會用他自己的功績來告訴世人——”

“李世民的眼光好著呢!”

“盛唐名將薛仁貴,大敗九姓鐵勒,九姓鐵勒從此不再為邊患。”

“軍中紛紛傳唱——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說到薛仁貴,李治也很感慨:“薛仁貴薛將軍啊……那可真是忠臣。”

武媚娘對他也有印象:“臣妾還記得他。永徽五年,山洪爆發,宮中的侍衛都忙著自己逃竄,隻知道自己保命要緊,卻完全不知道護駕,那個時候還是薛將軍冒死疾呼,示警陛下,這才讓陛下免於一劫……臣妾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陛下當時還賞了他一匹禦馬。”

李治閉著眼睛,點著頭肯定道:“難為你還記得他,都好些年了……隻是,他雖然忠義,但在私節上卻實在是太不注意了……前些年,擊敗九姓鐵勒後,收納不少財物,還納了鐵勒女子,彈劾他的奏折都堆了滿案頭,朕也拿他沒辦法。”

“薛將軍雖然內幃不修,但是在大義上卻是沒什麼問題的,陛下看著用就是了。”

武媚娘淡淡的說了一句。

近來她一直很小心,事關朝政大事,基本都是能不開口就不開口。

李治“嗯”了一聲,隨後睜開眼睛,問了一句:“近來朝中有重提遠征高句麗之事的意向……媚娘,你怎麼看?”

武媚娘笑道:“這事兒陛下心中想必已經有了論斷。”

李治也輕笑了一聲:“對,甚至連人選朕也都決定好了,英國公當年和阿耶一起遠征高句麗,這事兒恐怕也是他心中的一道坎,自然是要讓他去的。另外,薛將軍也很不錯。”

“都是很不錯的人選,”武媚娘在心裡合算了一番,發現確實是這兩個人最合適,於是便笑道,“陛下的打算很好,就這樣吧。”

“不急。”

李治的語氣不慌不忙。

“天幕接下來應該還會提到,聽聽天幕是怎麼說的,再做決斷也不遲。”

……

季馳光果然如李治所料,提到了唐高宗滅高句麗之戰。

“這場戰爭我了解的反而不多,”季馳光很坦誠的說了實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薛仁貴確實參加了這場戰爭。”

“不同於當年還隻是個小兵的他,現在的薛仁貴,已經以一軍主帥的身份再次出現在了高句麗戰場上。”

“而且也是這次,高句麗被徹底消滅。”

“李治在這裡設置了安東都護府,統治高句麗各地。並以薛仁貴作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兩萬,鎮守此地。”

“曾經的白袍小將起於此地,最終守在此地,命運可以說是個有趣的輪回。”

……

季馳光像是突然想到什麼一樣,麵色慢慢沉冷了下來:“但是,遠征高句麗之後沒兩年,李世民的身體一步步惡化,最終,這位在位時間將近二十三年的皇帝終於與世長辭。”

原本還為高句麗終於被滅和大唐在的一員武將而高興的貞觀君臣們全部愣住了。

季馳光:“在他去世後,皇太子李治登上皇位,史稱唐高宗。”

“李治很愛戴自己的父親,所以,幾十年後,即使李世民已經去世多年,李治依舊堅定的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親爹的滿腔愛意。”

原本還有點傷心感慨的李世民突然有了某種不好的預感。

主播笑得也太……

幸災樂禍的味道都快擋不住了啊!

季馳光忍著笑:“上元元年,這個時候,距離李世民去世已經過了整整二十多年,李治突然給他爹加了個尊號。”

“原本的太宗文皇帝直接變成了太宗文武聖皇帝。”

“就問二鳳,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李治雖然還沒給親爹加封,但他倒是很能理解另外一個自己的想法,讚同的點點頭:“不錯,聽起來就很霸氣!”

阿耶一定喜歡!

李世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