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意思就是太子從很早以前就得了宿疾,作為父親的李治一直希望他早日康複,並且期待著早日傳位給他。”
“親爹都下場做公關了,宋代的某些文人你是不是眼瞎?”
“要真是阿武殺的,那李治還會留下來給她洗地嗎?李弘可是李治當時最看中的繼承人,是他一直儘心儘力培養的太子。阿武要是動了手,即使是老婆,李治也不會輕易放過她。”
【秦始皇的寶貝:……嗯,不管怎麼樣,至少阿武這方麵的名聲是洗乾淨了。】
季馳光:“然後是李賢……對於這位我的想法就是——不作死真的不會死。”
“首先還是要提一下《新唐書》,這一本堪稱後宮秘聞錄的書裡,提到了一件陳年往事——”
“李賢其實不是阿武的親生孩子,而是她的姐姐,韓國夫人之子,隻是抱養在阿武名下而已。”
武媚娘咬牙切齒:“一派胡言!”
她生的兒子,什麼時候成了彆人家的?
她是那麼好心,會給彆人養孩子的人嗎?
【chuya的兔子:嗯,我懂了,滿朝文武幾百雙眼睛都是瞎的,後宮幾百雙眼睛也都是瞎的,阿武懷沒懷上孩子,肚子大沒大,他們一個個都跟瞎了一樣完全看不出來。】
武曌嗤笑一聲。
偏偏後宮中還真就有這麼些個傳聞。
偏偏她那個傻子一樣的兒子還信了。
她當時親手寫了《少陽政範》、《孝子傳》,教導李賢,可他卻因此愈發疑神疑鬼,以至於真信了那個傳聞。
季馳光:“李弘死後,按照年齡順序,皇位繼承人的位置輪到了李賢。”
“但是李賢這孩子不爭氣,他的太子府中搜出了數百具鎧甲——他想乾嘛?”
【嘰裡咕嚕:可能是想把太子造反和玄武門繼承製這個傳統提前鞏固下來?】
李世民心頭一梗。
謝謝,說得很好,你不用再說了。
他悲痛的把自己的寶貝兒子承乾拉到身邊,疼愛的撫摸著他的小臉,然後在心裡發狠道:這一次,他絕對不會重蹈另一個“他”的覆轍!
李淵也看得心肌梗塞。
沒辦法,雖然他和二郎都心知肚明,建成其實沒有造反,但怎奈何現在史書上的建成是真的板上釘釘的謀反啊!
李淵:“……”
他可憐見的建成啊!
季馳光:“於是,很多人又開始猜測了——武則天不是不喜歡這個兒子嗎?那肯定是她故意陷害這個兒子,想換一個太子唄。”
“說這句話的人,建議先去醫院做個手術,換個腦子再來說話。”
“李治不是傻子——這點我之前就強調了好幾遍了,他知道兒子跟老婆之間門有矛盾,也知道老婆現在手裡有權,所以在確立太子之前肯定會跟老婆先商量的——反正他們總共有三個兒子呢。”
“也就是說,李賢能當太子,本身武則天就是同意的,根本不存在故意陷害這個說法。”
“而李賢被廢的導火索——那幾百具盔甲,也確確實實是從他的府邸裡搜出來的,眾目睽睽之下,根本無從抵賴。”
“當然,不相信的人也可以說,說不定這些鎧甲是武則天放進去陷害她兒子的呢?”
“嗯,那李賢應該是個傻子,家裡多出那麼多東西自己都不知道。”
“這是幾百具鎧甲,不是一盒朱砂一包毒藥,隨手一放就能藏好,這麼多東西在李賢家,說他不知道?”
“那阿武和雉奴大概選了個傻子當太子。”
“要是真有人不信,沒關係,李治安排了人來審理案件。”
“而且,為了保證案件審理的公平公正,李治這個時候還特意留了一手。”
“三個主審官員全部和阿武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一定要說有關係,那也是敵對關係。”
“薛元超是上官儀的朋友,曾經因為上官儀進言廢後一事,被牽連流放,可以說,和阿武沒有交情,還有仇。”
“裴炎雖然後期投奔了阿武,但那是李顯稱帝以後的事情了,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中立派。”
“高智周……這位當時都是八十歲高齡了,屬於無欲則剛,一心隻想求退休的類型,這裡馬上就要退休的臣子,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身後名聲。誰敢說他和當時名聲不好的阿武有關係,這位老大臣能直接跟你急死。”
“綜上所述,你說阿武要陷害兒子?那她怎麼陷害?三個主審官員跟她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一定要說有,那還是她欠人家錢的關係。”
“李治看重李賢,頻繁的更換太子會讓江山不穩,更彆說換太子的原因還是太子要造反這種事情……哪怕是為了遮醜,李治都會讓他們儘可能查清楚,給老二一個清白。”
“但就算是親爹這麼努力撈,李賢都沒法能洗白。”
【摸魚專業戶:懂了,這個案件主打的就是一個無語。】
【九五是真的:我也懂了,隻要有什麼壞事兒,就一定是我們阿武乾的。】
季馳光:“而李賢的死因……因為這件事情的主觀可操作性太大,我就不做評價了。”
“因為這個太難推斷了——”
“阿武對於丘神勣逼殺李賢的事情如果說知情,那她或許就不會在洛陽舉哀,不會把這件事情鬨得人儘皆知。”
“可如果說她不知情,那很難解釋為什麼殺死皇子的丘神勣僅僅是被貶,而不是株連九族,甚至很快就得到了起複。”
“而剩下的,武則天的長女安定思公主,這位的死因……因為某些曲解,已經出現了大量解讀了,有陰謀論的,也有意外論的,我就不多說了,畢竟安定公主的死因,那純純是被人拿來過度解讀了。”
安定?
武媚娘的手指一顫。
她沉默的磨了磨後牙槽。
很好。
這些人可真是太好了!
居然連她可憐已故的女兒都不放過,也拿來潑她臟水了。
雖然天幕說得語焉不明,但是武媚娘是何等聰明的人物,自然能從前麵兩個兒子情況中推斷出——她這個早夭的女兒的死恐怕也被栽在自己頭上了吧?!
武媚娘:這些後人沒事吧?他們的腦子沒事吧?我在這些後人眼裡該不會就是每天殺自己的兒女玩的一個人吧?
我膝下所有的年輕去世的孩子的死,都是我造成的是吧?
李治也無語了片刻,這後世人是閒得沒事乾了吧?他把懷裡的老婆抱得更緊:“沒事,沒事,不過就是一些後人捕風捉影的事情罷了,媚娘,不生氣,我們不生氣。”
哎呀,這得氣成什麼樣了呀?
剛剛那磨牙聲大得他都聽清楚了。
……
季馳光:“然後是第二點,武則天執政期間門丟失大量疆土。”
“針對這個問題,我已經聽到很多這方麵的話了——你們這些人就彆給武則天隨便貼金了,一個隻會搞內鬥的女人,還把李治的功績強行安排給她,要臉不要?”
“對於這點,我隻想說,我也很無語。”
“阿武為什麼內鬥你們心裡沒點數?要是當時的朝堂能安安分分的,彆動不動反對太後,彆動不動反對女皇的……那還能有這麼多內鬥?”
“還有說阿武強占阿九的功勞的……你要不要看看阿九的身體情況再說話?”
“雉奴的身體在三十歲以後就越來越不好,這是有明確記載的。他在三十二歲以後,身體情況實在不濟,基本就是阿武替他出麵,全麵代管朝政,要不然史書上在上官儀奏請廢後的時候也不能說出那句——”
“武後得誌,遂牽製帝,專威福。”
“咋,中宗朝和武周朝的領土丟失的鍋算是阿武的問題,高宗朝時期的領土拓展就不能算我們阿武的了嗎?”
“合著好處你們全占了,壞處阿武全擔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