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馳光漫步在司馬神道上, 這次沒有無字碑讓她快步行走,所以她走得很慢。
“雖然大家公認的沒有被盜的帝陵,陛下的算一個, 阿武和雉奴的也算一個, 剩下的……李隆基的泰陵據說也沒被盜。”
“前些年, 專家收拾整理的時候,確認他的墓附近沒有明顯盜洞痕跡, 也沒有被破壞的跡象,所以, 默認泰陵沒有被盜。”
正吃藥的劉徹懵了, 脫口而出:“盜墓賊瞎了?”
這麼個人渣的皇陵放著不盜?
留著那些陪葬品乾嘛?
留著給李隆基過年?
【蝶喻佳婷:……盜墓賊們還愣著乾什麼?留著陪葬品讓李隆基高興過年?現在不是年底……咳, 現在不是年中嗎?你們倒是去衝業績啊(恨鐵不成鋼)!】
【煙鎖重華:希望盜墓賊們長點眼睛, 能把眼光全部放在李隆基這垃圾身上,不要牽連到我迷人的老祖宗和可憐的二鳳。】
【乳大送:安啦安啦, 再牽連也應該沒有南宋的皇帝們慘……雖然趙匡胤也不是什麼好人, 但是通過和他後麵皇帝們的對比, 讓我對他充滿了同情。雖然彆的帝陵被盜也很厲害,但是宋朝皇帝的陵墓絕對是獨樹一幟……各種意義上。】
趙匡胤突然有了某種不好的預感。
他瞪向下方的垃圾弟弟:“你的後人又做了什麼?”
雖然他覺得自己未來很可能是被趙光義這個兩麵三刀的家夥給害了,但是天幕這不是還沒實錘嗎?
所以趙光義現在還能好好的站在這裡。
趙光義被親哥問得啞口無言:“……二哥, 這我怎麼知道?”
再說了,不是說他後麵也當皇帝了嗎?
那他的陵墓也被牽連了啊,他也很無辜啊!
趙匡胤懶得聽, 直接下令:“把趙恒那小子拎去演武場, 天幕結束後,我要親自調|教他!”
看看這小子生的都是什麼奇葩?
趙匡胤現在就隻想祈求,千萬彆比唐朝的李隆基更奇葩了——反正有李隆基“珠玉在前”,隻要彆太出格, 他們大宋的臉麵還能保住。
隻是聽著天幕說那什麼“完顏三父子”,再想想前不久剛見過的“耶律恒”……
趙匡胤原本還信誓旦旦的覺得,能比李隆基更奇葩的存在應該也不多,但這時候也不確定了。
他們大宋……應該不會比大唐更丟人吧?
……
當然能!
想啥呢,雖然唐朝後期,國都六陷,天子九逃,但是誰讓主播偏心他們?!
季馳光罵李隆基隻是因為看不過安史之亂,但是她卻不會再提其他事情——反正剩下的加起來也比不過一個李隆基“能乾”。
李隆基:“……”
再說了,就算李隆基再怎麼不靠譜,再怎麼垃圾,人家也是刀光劍影、深宮宅鬥(?)中殺出來的王者級彆人物,前半生也確實乾得很不錯,要不是後半生活得太久又昏庸放鬆了……李隆基說不定能混上白月光皇帝榜單前十呢!
一般人說到李隆基,那是遺憾感慨和想他死的情緒都有。
但是,說到完顏三父子,那就隻剩下想他死想他死和想他死……
遺憾什麼?
遺憾完顏構冤殺嶽飛不夠狠還是遺憾趙佶的太湖石不夠勞民傷財?
感慨什麼?
感慨趙佶在金國過得太舒服還給他們生了好幾個孩子還是那些被俘虜的公主王妃實在可憐?
還好季馳光不知道趙匡胤是怎麼想的,要不然她能把上方這些話全部打在公屏上,讓他當眾顏麵掃地。
……
季馳光:“安史之亂大概情況就是這樣了……嗯,接下來補一段馬嵬坡之變的情況吧。”
季馳光:“個人很喜歡白居易的原因之一是——他的詩不算詩史,但是有時候確實也能看到很多東西。”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在戰爭無情的鐵騎之下,皇權、美人,都顯得那樣的蒼白脆弱。”
“而一直標榜對楊玉環真愛的李隆基,也終於在馬嵬坡下露出了自己猙獰的一麵。”
“士兵嘩然,堅決要求處死楊玉環和楊國忠。”
【小葡籽:這個問題我想吐槽很久了……楊國忠也就算了,這貨確實霍亂朝綱、排除異己、陷害忠良,為什麼火居然還能燒到楊玉環頭上?】
【瓏夏:沒辦法,士兵們不願意承認他們的君王其實就是個昏君,所以就把鍋全部推給楊玉環了,正好李隆基開始昏庸的時間點,也就比楊玉環進宮早那麼點兒。】
【柒夏:真是笑死,能被女人直接禍害沒了的國家,那想必君主也不是什麼賢明君主,就擱這兒扯塊遮羞布當什麼事都沒有唄——這跟皇帝的新裝有什麼區彆嗎?】
【力挽狂瀾明景帝:有,因為李隆基前期的優秀表現,這次連一個能指出真相的小孩兒都沒了。】
天幕上的影像再一次發生了改變。
李隆基蓬頭垢麵的坐在驛站中,瞧著和任何一個落魄的富家翁沒有區彆。
甚至,看起來更可憐。
這一刻,每一個觀看天幕的人都清楚的意識到——李隆基老了。
他不再像往日那樣精神抖擻,也不再將自己收拾得整齊體麵。
人們看到的不再是一個英明神武、老驥伏櫪的君王,而是一個滿頭亂糟糟白發的老頭子。
對比是那麼的強烈。
尤其當他們看見俏生生站在李隆基身後的楊貴妃的時候。
連長孫皇後都被楊貴妃這攝人的美貌驚了心魂,許久才感慨道:“無怪主播稱她是四大美人之一,這樣的美貌,實在是絕世出眾。”
也難怪李隆基一大把年紀了還為老不尊,非要奪了這個兒媳。
隻是,年齡差距巨大的兩人站在一起,實在是太不搭配了。
李隆基坐在驛站中,即使是處在逃亡之中,他依舊被隨行的人員服侍得很好,仿佛還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
聽到門外傳來的巨大聲響,他問道:“外頭發生了什麼事?”
高力士沉默不語。
他……大概猜到了,隻是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說好。
反而是另外一個小太監,大著膽子回答:“奴聽說……是衛國公謀反了。”
李隆基這個時候最聽不得謀反的字眼,他先是下意識皺起了眉頭,然後反應過來小太監究竟說了什麼以後才驚愕道:“怎麼可能?”
楊國忠向來和安祿山水火不容,兩人在朝堂上向來互為製衡,要不然他也不能這麼信任安祿山。
而他雖然對楊國忠也信任有加,但是兵權卻沒給他多少,楊國忠空有權勢,手中無兵,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
安祿山打著要殺楊國忠的名頭造反,楊國忠這些年也沒乾什麼好事,隻要楊國忠現在腦子還清醒就該知道,他除了依附於自己,沒有任何其他的出路。
怎麼可能造反?
不過眼下的重點卻不是楊國忠,而是……
“軍隊現如今的情況如何?”
李隆基問道。
比起已經死了、再無價值的楊國忠,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安危。
小宦官縮了縮頭,怯生生道:“奴也不知道,隻聽說群情激憤……已經死了好幾位相公了,方才韋相公出去走了一趟……也、也被打破了頭。”
李隆基神情一肅,正色道:“高力士,你和朕一道出去看看。”
高力士躬著身子答應了。
而在李隆基踏出驛站門口的時候,血飛濺到了他的衣服上。
李隆基的神色僵住了。
他竭力控製著自己想要作嘔的衝動,露出溫和的笑容:“諸君,這是怎麼了?”
怎麼了?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從李隆基的直播一開始就被從頭氣到腳的李世民終於氣順了,他靠在榻上,露出冷笑。
終於輪到你倒黴了啊李隆基。
你後半輩子要是不被虐死,簡直對不起朕幾次三番的昏厥和搶救朕的太醫!
不管是哪個皇帝,就算是一開始冷眼旁觀的嬴政和事不關己的劉邦,都非常默契的露出幸災樂禍的笑容——
媽的,被這家夥的混賬行為氣到現在,他終於開始倒黴了!
季馳光:“現在的時間點,是哥舒翰大敗,被迫投降,潼關被破,叛軍南下,威脅京城。”
“睢陽之戰尚未爆發。”
“李隆基在楊國忠的建議下,決定‘幸蜀’。”
【血祭:懂了,和“北狩”“西巡”一樣的遮羞布唄。】
【清曦:隻能說,每個不太行的皇帝趕點什麼事的時候都要給自己打上一個巡遊的名號,仿佛這樣就能挽回自己的臉麵一樣。】
李隆基被他們說得麵色通紅。
他們怎麼敢……
李亨倒是聽得很愉快。
不管是已經被李隆基抓走關在天牢做了階下囚的李亨還是已經當上了皇帝的李亨,對於自己親爹的熱鬨都看得很高興。
要不是天幕因為張巡的事情把他也罵了個狗血淋頭,李亨絕對會和朱厚熜一樣成為天幕的忠實擁護者。
走出驛站的李隆基也感受到了寒風的凜冽。
麵對著禁軍士兵冰冷的眼神,這位在美人美酒中沉醉了太久的皇帝終於感到了何謂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