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率先露出了心疼的表情,忍不住罵道:“這是把咱們大明當成冤大頭了啊!”
永樂帝聽著兒子不滿的聲音,摸著手邊的鎮紙,神色晦澀不明:“太師……也先?”
會是一個和韃靼的太師阿魯台一樣不好對付的人嗎?
如果季馳光知道永樂帝的想法,她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肯定,並且會堅定的告訴永樂帝,也先更難對付。
……
季馳光:“大明自然是不肯吃這個虧的,要是明明知道會吃虧,還這麼堅持著做下去,那不是冤大頭就是傻子。”
“於是,那一年,大明削減了一部分賞賜——這引來了也先的不滿。”
“也先這個人,野心勃勃,本來就對富庶的大明虎視眈眈,於是,借著這個理由,他揮兵南下,直指京師。”
朱厚照將毛筆放在手上轉著玩兒,百無聊賴的望著天空:“唉,怎麼那麼多好士兵就落到了曾祖父那個人手裡呢?要是我有這個機會掌控這麼多兵馬,一定乾得比他出色多了。”
才不會這麼丟臉到被俘虜呢。
少年朱厚照望著窗外的融融春光,重重的歎了口氣。
……
季馳光:“而麵對來勢洶洶的瓦剌,朱祁鎮不驚反喜——彆誤會,他可不是朱厚照,高興自己有仗打了,他是在快樂自己終於有揚名立萬的機會了。”
朱元璋的表情一言難儘:這人腦子真的沒事嗎?
季馳光無奈:“或許我們很難理解,
但是我們可以試著代入一下——一個從小就被祖母嚴格管束的青年,
活得驕傲又自大,突然發現一直看不上眼的一幫小流氓到自己家門口來撒野,你的第一反應會不會是直接抄起掃帚把他們趕出家門?”
【灼灼:……我會把人趕出去,但我不會出去送人頭。】
【力挽狂瀾明景帝:我相信在座的任何一個人應該都沒有蠢到像朱祁鎮一樣千裡送(一言難儘)。】
天幕上,主播的身影逐漸模糊,出現在眾人眼中的,變成了一個穿著龍袍的青年。
朱元璋一眼就認出,那是年輕時候的朱祁鎮,比他腳邊這個看起來年輕多了,也看起來傲慢多了。
這個朱祁鎮看起來大抵二十歲左右,眉眼間滿是神氣:“朕意已決,當禦駕親征,活捉也先。”
吏部尚書王直跪下來勸諫皇帝三思。
滿朝文武這會兒就一個念頭:彆吧,打瓦剌本來就挺難的,您幾斤幾兩我們還能不知道嗎?就彆給我們的工作雪上加霜了吧。
觀眾朱祁鎮看著天幕上的百官的內心氣泡獨白,鼻子都要氣歪了。
文武百官個個都使勁渾身解數,就差扒著皇帝的大腿不讓他走了,奈何皇帝本來就年輕氣盛,再加上還有一個王伴伴在耳邊拚命搗鼓,這會兒堅定的不得了:“卿等所言,皆忠君愛國之意。但虜賊逆天悖恩,已犯邊境,殺掠軍民。邊將累請兵救援,朕不得不親率大兵以剿之。”
百官:“……”
行,行吧。
你是皇帝,你要發瘋,沒人能攔得住你。
雖然大半臣子都已經放棄搶救皇帝了,但還有一部分忠臣在認真思考該怎麼勸說。
就是沒想到他們還沒來得及措辭,就聽見上頭的皇帝突然道:“諸位放心,朕知道諸位不放心朕,所以,朕決定了——”
“諸位同朕一同上戰場吧!”
這一句話,石破天驚。
幾乎每個臣子都傻了。
文官:不是……老子不是武將,你帶我過去有什麼用?!
觀眾們也傻了:朱祁鎮……他是真的拿打仗當兒戲啊!
誰閒的沒事乾,上戰場還要帶這麼一堆吃瓜群眾?!
……
季馳光:“本來,大臣們是不同意的。”
“雖然朱祁鎮對他自己的個人能力充滿了信心,但是大臣們都是看著他長大的,自然知道這個草包皇帝實際上有多菜雞,所以堅決不同意他帶著人去找死。”
“但是,大臣們不同意有什麼用?皇帝已經心血來潮的決定好了,再加上朱祁鎮對於自家的兵馬非常有信心,認為不過是一幫蠻夷,完全沒有必要害怕。”
“於是,他提前冊封了皇太子,又封弟弟朱祁鈺作為監國王爺,堵上了母親和大臣的嘴。”
“同時,朱祁鎮下了命令——反對出征者論
罪。()”
;——?()_[(()”
【連翹:朱祁鎮他一口氣打包走了大半個朝廷,其中大半都死在了土木堡——求問,朱祁鎮是什麼進階版的戰神?!】
【老虎愛吃綠豆糕:上一個被稱為戰神的還是趙光義,可就算是趙光義,那高粱河之戰也隻死了幾位大將。再往上數是李隆基,那就算是李隆基,手底下也隻殺了部分將領——朱祁鎮這是要一網打儘的節奏啊!】
【二鳳:……有沒有可能,他其實是也先派過來的臥底?】
【行八行四的福氣:不知道,我隻知道皇位上栓條狗應該都比他乾的更好——至少可愛的修勾應該不可能一口氣咬死大半個朝廷的官員。】
季馳光:“目前我們了解到的人中,死在土木堡之變的大臣,光文臣就已經超過二十位了。”
“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其實不太懂行軍打仗的事情,但我就冒昧的想要問一句——你出去是打仗的,帶那麼多文官乾嘛?”
觀眾們:問得好,這也是我們的問題。
誰家正常人會這麼乾啊!
朱祁鎮臉紅的厲害,從頭紅到腳,他頂著太|祖爺不善的目光,結結巴巴的給自己解釋:“因為,當時曾祖父的時代其實沒有過去太久,我就沒怎麼把瓦剌放在心上,想著機會難得,乾脆就帶他們一起去看看,也見見世麵……沒想到,沒想到……”
朱元璋額頭青筋直跳:“沒想到你輸了,然後他們都死了,對吧?”
朱祁鎮訥訥的點頭。
才點了一下頭呢,就挨了一拳頭。
朱祁鎮懵懵懂懂的抬起頭,就看見老祖宗朱元璋背著光,對著他猙獰的笑了一下:“老子送你下去見他們!”
朱祁鎮:“!!!”
不對,等一下!
……
季馳光跟報菜名似的報了幾個名字:“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野……全死那裡頭了,除此之外,還有至少二十萬的軍隊。”
她的語氣很平靜,冷靜地陳述著一個事實:“他們本來可以不用死的。”
是啊,他們本來可以不用死的。
如果他們碰上的皇帝不是朱祁鎮的話。
朱瞻基愣愣的看著天空,眼眶通紅,腦子已經是一片空白,隻是呆呆的呢喃著一句話:“他們本來可以不用死的……他們本來可以不用死的……”
如果不是……如果不是他選了朱祁鎮做皇帝的話,那些人其實都不用死的。
朱瞻基痛苦的捶著自己的胸口,天幕說到的四個名字,每一個他都認識。
如果說文官方麵,他最可靠的臣子是“三楊”,那英國公就是他在武將方麵最大的依仗,也是他最忠心的臣子。當年他二叔要兵變叛亂,聯係的就是英國公,可見這個人在朝堂上的影響力。但張輔對他們父子極為忠心,毫不猶豫的站在了他這一邊。
朱勇是靖難名將朱能之子,曾經跟著他一起平定過漢王的叛亂,也曾經和他的祖父永樂帝出征過漠北,隻是沒想到,他這一次沒能順利的回來,而是被那個逆子害得永遠長眠在了漠北的土地上。
王佐,他也知道。這個人是祖父時期就入仕的人,是個能乾實事的,文采風流,有著一筆好字,奏折寫得極好,素來有謙謙君子的美名——所以,這個人是怎麼放到戰場上去的?
還有鄺埜……這個人雖然在未來是兵部尚書,但他卻也是個實打實的文官,從來沒有經手過任何一個軍隊——這個人又是怎麼上戰場的?
朱瞻基頭疼欲裂。
要是他未來的兒子站在他跟前,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抓住他的領子問:“你腦子有病嗎?!”
這一個兩個的都不是能上戰場的人啊!
不過雖然未來的兒子不在眼前,但他跟前不是還有一個朱祁鎮嗎?
朱瞻基的目光慢慢轉向還在那邊憨玩的朱祁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