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她的溫柔,也明白她的沉默與陪伴。
所以說,他怎麼能不愛她呢?
他是皇帝的時候,所有的名門貴女、舞姬歌伎都會朝他湧來,但隻有貞兒姑姑,是會在他落寞失意的時候陪著他的人。
朱見深隻要看見她,不管有多困難,都會下意識的感覺安心。
沒有皇帝,沒有貴妃,隻有你與我。
這就是朱見深和萬貞兒的愛情。
……
季馳光感慨:“兩歲的朱見深和十九歲的萬貞兒,一起取暖的在這個宮裡活著,萬貞兒是當時的朱見深唯一能
() 夠真正接觸到的女性,他對女性的一切認識源於萬貞兒,對他來說,萬貞兒是母親,是姐姐,是唯一陪著他走過那段歲月的人,他可以沒有任何人,但他不能夠失去萬貞兒。()”
PTSD
;?()”
。
這是朱見深被逼急了以後對周太後說的。
萬貞兒是唯一能讓他有安全感的人。
而周太後,與其去譴責兒子的眼睛有問題,倒不如考慮一下為什麼自己沒能給兒子安全感。
話題有些扯遠了。
季馳光豎起一根手指:“接下來我們繼續來說說,為什麼說萬貞兒背了一個巨大的黑鍋。”
“眾所周知,天下之鍋共有八鬥,黑絕可得五鬥,扉間得一鬥,雍正和萬貞兒各得一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朱佑樘是朱見深唯一的兒子嗎?”
“當然不是,朱佑樘所謂的長子身份其實很有水分。”
“如果真的要論排行,他應該排在第三,隻不過前麵的兩個哥哥都夭折了,這才顯出他來。”
萬貞兒心中一動。
難道……她的孩子……
不不不,不可能。
她寧願自己一生無子,也不願意承受失去孩子的痛苦。
她趕緊打消了自己這個想法。
但是,事實總是事與願違。
季馳光:“朱見深的長子,是萬貞兒所生,是在成化二年出生的,出生的時辰也很好,是一個生在正月裡的孩子。但是,那個孩子沒有活多久,不到一歲就夭折了。”
萬貞兒:“……”
她癡癡呆呆的坐在那裡,腦海裡不斷的回想著季馳光的那句話。
不到一歲就夭折了……
她、她未來是有孩子的嗎?
她的孩子……沒了?
她明明那麼喜歡孩子,明明那麼盼著自己能和陛下有一個孩子,哪怕……哪怕不是什麼長子,哪怕不能繼承皇位,隻要有一個屬於他們兩個孩子就可以了。
她那麼喜歡孩子。
可為什麼老天爺明明賜給了她一個孩子,卻又要把他帶回去呢?
萬貞兒淚如雨下。
等她被耳邊屬於皇帝的焦急的呼喚聲,重新喊過神來的時候,轉過頭就對上了皇帝驚惶的一張臉。
朱見深見她終於回過神來
() ,總算鬆了口氣,然後把她緊緊的抱在懷裡,將下巴抵著她的額頭,低聲安慰:“彆怕,貞兒,你彆怕……朕會保護好你和孩子的。()”
:;()”
他一定會保護好他們的。
絕對不能讓自己和貞兒再失去這個孩子。
曾經可能會發生的悲劇,這一次他一定不會允許其再度上演。
萬貞兒感受著這份溫暖,像是終於回過了神,眼淚簌簌的流了下來,她抱緊皇帝,咬牙:“陛下,一定是有人害了我們的皇兒……你一定要保護好我們母子。”
朱見深握緊她的手,向她承諾:“朕會的。”
不是以一個丈夫的身份承諾,而是以帝王的身份答應這件事情——他一定會做到的。
曆史的齒輪悄然轉動,似乎有什麼東西在悄悄改變著。
……
季馳光:“朱見深的第二個兒子,是他和柏妃所生,養到三歲沒了。”
“這裡順便可以破除第一個流言——萬貞兒可沒有隨便給妃子喂打胎藥,朱見深的二兒子可是平平安安的生下來的,甚至要是再努力一點,還能把他養到五歲,五歲以上的孩子可就不那麼容易夭折了。”
本來還和皇帝含情脈脈的對視著的萬貞兒被打岔了一下,瞬間什麼風花雪月的念頭都沒了,隻剩下滿腔的怒火,她咬牙切齒道:“到底是誰在造我的謠?”
說她謀害皇嗣就算了,居然還說她亂喂打胎藥,把皇帝的兒子喂到隻剩下一個活下來的?
這年頭造謠沒有成本就算了,居然連腦子也沒了嗎?!
她要是真敢這麼做,彆說一直看他不順眼的太後和大臣們了,就算是皇帝也容不得她這麼殘害他的子嗣。
再深厚的情誼也經不起作踐。
萬貞兒很清楚這一點。
而且,恰恰相反,正因為周太後和大臣們的虎視眈眈,她才更要小心謹慎——以免被人抓到把柄拉下馬來。
怎麼可能瘋成這樣?滿皇宮的給人去喂藥?!
造這個謠的人是不是傻子?
朱見深同樣眼神冷冽:“貞兒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人再胡言亂語。”
要讓他知道究竟是誰在外頭胡言亂語,非得叫人把他的滿嘴牙都給打下來不可。
……
季馳光:“按照明史的說法,朱見深和朱佑樘是在後者六歲的時候相認的,但是,就在那一年,朱見深的第四個兒子朱祐杬出生了。”
“不管這個孩子是在他們倆相認前出生,還是相認後出生,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宮裡是有懷孕的妃子的,所以,朱見深絕對不可能在那裡哀歎自己
() 沒有孩子(),
:?()_[((),
坐在這裡一邊吃瓜一邊聽主播辟謠,嘖嘖,這人可真是什麼都敢編啊。】
季馳光:“然後,是第二個問題,告訴朱見深的那個太監名字叫張敏,而這個太監在告訴皇帝消息之後,擔心會被萬貴妃折磨死,於是,自己吞金自殺。”
“那麼,按照常理來說,張敏的年紀應該會永遠的停留在成化十二年。”
“但事實上,在另外的幾篇史料中,張敏可是無病無災的活到了成化二十一年,而且人家明確記載是病死的,不是自殺。”
“《同安縣誌》與《金門縣誌》,以及張敏本人的族譜《張氏宗譜》中的記載全部一致,都證明這個人活到了成化二十一年。”
“我想,在同一個皇帝身邊混出頭的太監裡,總不可能有一個同名同姓的吧?”
“甚至是明史內部都有很大的錯誤,在明史的《萬貴妃傳》部分中,張敏吞金自殺了。而在同一本書的《楊繼宗傳》中,張敏神奇的複活了,並且成為了一個反派角色,四處詆毀誣陷楊繼宗。”
“而這兩件事情前後時間相差了一年,吞金自殺在前,詆毀誣陷在後。”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他們黑得都沒有水準。”
因為前後簡直錯漏百出,純粹是為了黑而黑了。
【老虎愛吃綠豆糕:我保守推斷,應該是筆者覺得,讓這個忠貞義膽的太監在這裡一塊兒死了,比較能夠突出萬貴妃的可惡之處,於是就把他給寫死了,結果完全忘記了這個人的其他地方也有戲份,就造成了前後矛盾衝突的問題。】
季馳光:“而且,萬貞兒和朱佑樘的關係其實並不差。”
【這人怎麼狗話連篇:嗯?主播,但凡你今天吃點花生米,你都不會醉得這麼厲害,你說萬貞兒和朱佑樘的關係好?那他還讓彆人這麼黑她?】
季馳光:“彆問我,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也很意外,之所以得出這個論斷,是因為商輅曾經給皇帝上的一封折子。”
“皇子(朱佑樘)聰明岐嶷……重以貴妃保護,恩逾己出。但外議謂皇子母因病彆居,久不得見。宜移就近所,俾母子朝夕相接。”
季馳光念了一遍,然後解釋道:“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朱佑樘是被萬貞兒保護長大的,萬貞兒對他視如己出,紀氏病重,商輅請求皇帝能讓她這個生母和皇子多多相處,把她挪到離萬貞兒的宮殿近一點的地方居住。”
【雨翊淩瀾:要是換個人,我估計以為對方是在給皇帝遮羞,但這可是商輅啊,三朝相公,和彭時一起拿著遺詔往他們皇帝臉上懟的狠人,你說他給皇帝遮羞?下輩子都不可能。】
【花好月圓人壽:所以……朱佑樘和萬貞兒的關係居然還不錯?那他為什麼後來會放任那些文人抹黑萬貞兒和他爹?】
【灼灼:這封折子遞上去的時間應該是在六月份紀淑妃病逝之前,紀淑妃去世以後,朱佑樘不是交給周太後養了嗎?六歲的孩子能記得什麼好呢?周太後不喜歡萬貞兒,他耳濡目染之下,不就跟著祖母一塊兒有偏見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