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9 章 季馳光:這不是正經婚姻啊!(2 / 2)

被打得淒淒慘慘的朱由檢:“嗚嗚嗚……”

季馳光:“雖然礙於山海關的阻撓,皇太極一生發動了好幾次入關之戰都失敗,但是,他用自己的能力,成功的打碎了孫將軍用一生修築起來的寧錦防線。”

“那一戰過後,洪承疇被俘虜,而明朝的幾員大將大多都死在了戰場上,再無將帥之才。”

“而關外的那些城鎮,除了寧遠城還在苦苦支撐之外,明朝關外的全部城鎮都被占領,五萬軍隊被殺。明朝再也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要不是皇太極的軍事政策偏向於保守,擔心冒進會受挫折,要不是皇太極沒過兩年就暴斃身亡。或許,第一位入主中原的皇帝不會是少年天子順治,而是清朝的太宗皇帝皇太極。”

朱由檢簡直要仰天長嘯。

為什麼?!

他家這邊已經千瘡百孔了,內有起義者和文官在瘋狂折騰他,外頭居然還有這種恐怖的勁敵?!

這還給不給人留活路了?

朱元璋嫌棄的瞪了他一眼:“廢物東西,看看彆人家的孩子!”

真的是……他算是知道隔壁宋太祖在知道靖康之恥的時候是什麼心態了。

自家這個當皇帝的子孫拚命的在拖後腿,文官們不是慫就是有私心,外頭還強敵環伺,雖說沒有完顏阿骨打那麼凶殘,但是也相差無幾。

如果是徽欽二帝和遼國那個跟宋徽宗他們臥龍鳳雛的天祚帝簡直就是老天給完顏阿骨打他們準備的新手大禮包,那他們家這個其實也差不多算是送給順治和皇太極父子的禮品袋。

要不是對麵命短,估計朱由檢這小廢物都能提前五年掛上煤山的那棵老歪脖子樹!

朱由檢被祖宗瞪得想要哇的一聲哭出來。

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

季馳光:“皇太極……唉,也不知道該怎麼說。總之,這位頗有作為的皇帝,在海蘭珠去世之後沒兩年也死了,史書上隻記載他暴卒,至於是不是像後人猜測的那樣悲傷過度,咱也不是很清楚,就當他是吧,也算給我們一段圓滿的愛情故事。”

“但是,皇太極這邊是痛痛快快的死了,卻給後來的人們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清朝人還沒有入關之前,規矩不多,這一點我們先前就已經強調過很多遍了,而努爾哈赤他們傳說又是金

() 國人的後代——在金國,兄終弟及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

;?()”

。所以,完顏宗望的名號才叫菩薩太子,要不然,如果換了個朝代,那大概隻能叫菩薩王爺或者菩薩皇子了。】

【老虎愛吃綠豆糕:就像完顏阿骨打死了以後,繼承皇位的不是他的兒子們,而是他的弟弟完顏晟,這位在他的繼承人中年齡是最大的——滅遼滅宋的都是這位金太宗。】

季馳光先是謝過了彈幕的科普,然後繼續認真道:“就像大家所說的那樣,能者居之的概念在女真部落其實還是很深入人心的。”

“但是,雖然這個時候的清朝人還沒有入關,可他們在皇太極的要求下,也逐步學習接觸了不少明朝文化,所以,父死子繼的觀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在這樣的情況下,兩方勢力發生了衝突。”

“一方是當時英勇善戰的多爾袞,他是皇太極的弟弟,母親是阿巴亥大妃。另外一方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他的生母是皇太極的繼妃烏拉那拉氏。”

“多爾袞啊……”

康熙皇帝的眼中閃過一抹懷念。

正好坐在他旁邊幫著整理文書資料的三阿哥胤祉聞言,大著膽子抬頭看了父親一眼,問道:“汗阿瑪和那位……”

怎麼汗阿瑪看著很有感觸的樣子?

他要是沒記錯的話,睿親王死的時候,他們汗阿瑪應該還沒有出生才對。

而且,就睿親王和他們家瑪法(祖父)的糟糕關係……

胤祉縮了縮脖子,不禁暗自惱恨自己不長心眼兒的開了這個話頭。

康熙望向窗外,眼神平和。

如果是他年少的時候,或許真的會厭惡睿親王多爾袞,畢竟那是一個鼇拜型的人物,甚至比後者更□□□□。

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喜歡這種人。

但是,現在的他也老了,比起年少時期的氣盛,他慢慢的,也能用一種平和懷念的態度,去談及那些自己曾經經曆過的事情。

對於這位為大清立下汗馬功勞的墨爾根代青,他的態度也緩和了不少。

自從二兒子被廢以後,幾乎每個兒子都盯上了那把太子的寶座。

康熙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安安靜靜的和一個兒子說過話了。

難得的,他對其中一個兒子打開了話匣子。

“當年,朕也還沒有出生,那些驚心動魄的故事,全部是蘇麻喇姑講給朕聽的。”

三阿哥秒懂。

原來是蘇麻喇姑啊,那就不奇怪了。

這位雖然隻是婢女,但是見識卻一點都不比前朝的那些大臣要淺。

() 不僅他們的曾祖母孝莊太後的貼身侍女,忠心耿耿的跟著她從科爾沁一直到京城,而且,還是他們汗阿瑪的語言先生,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幫著太後撫養教導汗阿瑪。()

?想看小雪獅寫的《給漢武帝講我的男神霍去病》第 259 章 季馳光:這不是正經婚姻啊!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康熙:“多爾袞是汗瑪法身邊最得力的兄弟,和他的弟弟多鐸一起掌控著兩白旗,他有兩個同母的兄弟支持,還有著曾經征戰四方的威望。”

“更彆說,他能被封為墨爾根代青,本身就是一個極聰明的人。”

墨爾根代青,其中“代青”二字是滿蒙貴族中非常常用的後綴,所以,這個封號的重點其實是“墨爾根”這個詞——這三個字,如果用漢語翻譯過來,那就是“睿”。

多爾袞睿親王的封號,不是他自吹自擂,也不是順治皇帝為了討好他給出的,而是他自己憑本事從兄長那裡得來的。

“那個時候,八旗的旗主的權力很大。”

康熙回想起當年那些故事,眉頭不自覺的皺了皺:“如果說,現在的八旗的旗主更多成了一種榮譽稱呼,隻負責一些物資調配,分發旗人的月銀,那在當年,旗主就是權力的象征。”

“每一個旗主手底下,都有著一整旗的兵力。”

“兩黃旗臣服於皇族,力爭要求必須是太宗子嗣才能夠繼位——但卻並不單限於豪格。”

“兩紅旗和鑲藍旗雖然忠於太宗,由太宗的心腹擔任旗主,但是,他們的底線比兩黃旗還要低——同樣要求太宗之子繼位,但是卻沒有咬死。”

“而多爾袞的兩白旗看似處於弱勢,但兩白旗卻是真正完全忠於多爾袞的。”

“更何況,豪格本身的長子身份也不是一塊鐵板——他的母親繼妃烏拉那拉氏,可是早早就被廢了正妻地位的。”

“也就是在這樣驚心動魄的轉圜周旋中,以科爾沁騎兵作為後盾的汗阿瑪在所有人商討過後,最終當了皇帝——他那年……才六歲。”

胤祉坐在父親的身邊,大氣也不敢出。

他能夠敏銳的發現,父親此時的狀態不對勁。

而他的汗阿瑪,目光看似落在房間的一處,但實際上,如果仔細去看的話,就會發現,後者的兩眼早已失焦失神。

此時的康熙皇帝,仿佛已經跨過了時空的長河,看到那個手足無措的被權臣們捧上了皇位的傀儡帝王。

又像是看到了曾經八歲登臨帝位的自己。

……

季馳光:“……豪格看似擁有極大的優勢,身邊有五旗的支持,但是實際上,這五位旗主,支持的僅僅隻是皇太極的子嗣,而不是皇太極的長子。”

“所以,當有人提出要擁護還隻是個孩子的順治皇帝的時候,很多人都為此鬆了口氣——至少不用內鬥了。”

“而且,年紀小才好啊,年紀小更好拿捏,既滿足了先帝子嗣這個要求,又讓他們能夠在這爭權奪利的過程中分到一杯羹。”

“於是,已經劍拔弩張的

() 兩方達成了協議,順治皇帝被推上了皇位。”

“因為兒子的年幼,孝莊太後為兒子披風斬棘。”

“然後……她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被折騰。”

季馳光頓了一下,換了一個話題人物。

“多爾袞……說真的,他這個反派boss當得其實非常沒有存在感,因為這位沒兩年就從馬上摔下來沒了,說是攝政皇父,其實也隻折騰了小皇帝七八年。”

而這七八年的時間裡,他大半的時間都勞心勞力的放在了治國上,壓根兒沒多少機會去折騰小皇帝。

可以說是非常沒有牌麵的反派boss了。

誰家正經的反派boss天天沉迷於治國乾正事?

——在他那幫奇形怪狀的兄弟裡,多爾袞和皇太極算得上是難得的正常人了。

也就是順治沒有經曆過阿敏那種神經病的折騰,要不然,他說不定壓根沒有機會活到親政,直接就死在了某個夜晚的刺殺之中,哪裡還有那個心氣把人開棺鞭屍?!

季馳光聳了聳肩:“說不定是遭報應了呢,多鐸年紀輕輕就暴斃身亡,他哥也未滿四十就從馬上摔下來去世,說不定,真的是殺孽太多了,所以才倒了這種黴。”

【希瑞拉:總之,不喜歡多爾袞和多鐸,這兩兄弟都不是啥好東西,尤其是後者。】

“事先說明,多爾袞確實不是啥好人,雖然他這輩子也算是為清朝儘心儘力、嘔心瀝血了,但是這位對於順治皇帝來說,那真不是啥好玩意兒。”

“大家可彆被電視劇洗腦了,事實上,多爾袞願意立順治,和孝莊皇後關係不大。”

正在貝勒府裡喝茶的胤禛愣了一下。

怎麼突然把烏庫瑪嬤(曾祖母)和睿親王扯到一塊兒說了?

季馳光:“畢竟,愛新覺羅·福臨,確確實實是當時皇帝的最合適人選。”

“論地位,皇太極的子嗣能夠真正被其他人看在眼裡的,其實也隻有兩個被廢掉的正妻所生的孩子,以及五大福晉之子。”

畢竟,清初的庶妃沒有品級,康熙一朝的時候,情況還好一點,大家眼裡多少也有點禮法尊卑觀念了,沒有動不動就奴才奴隸的。

可是,沒有入關之前,在那些八旗貴族們的眼中,這庶妃和奴隸也沒啥區彆了。

八旗貴族心高氣傲,誰又願意跪在一個奴隸所生的孩子的腳下喊皇帝呢?

所以,皇太極能夠立為繼承人的孩子的選擇麵,本來就很窄。

而且還要排除掉那些夭折的和可能夭折的,剩下的就更少了。

季馳光:“元妃鈕祜祿氏的兩個兒子全部夭折,她的孩子我們暫時不納入考慮範圍。”

“繼妃隻有一個兒子豪格,對方跟多爾袞爭得厲害,如果前者上位,多爾袞不會有好果子吃,所以,必須排除在外。”

“而剩下的人選就隻有皇太極的第八子福臨和第十一子博果爾。”

“福臨年紀小,適合做個傀儡皇帝,而

且他還有一個做正宮福晉的姑祖母撐腰,背後更有科爾沁的支持。”

“博果爾雖然也有著母親娘家和異父哥哥的幫助,但他還是個吃奶的娃子,未來的身體健康狀況不能保證,萬一半路夭折了,對於後金的事業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打擊。”

“所以,實際上,順治帝的地位可以說是無可取代。”

畢竟不是誰都滿足了娘家強大和傀儡皇帝、身體健康、正經福晉之子四大要求的。

“所以,孝莊皇後和多爾袞之間是真的清清白白。”

孝莊皇後的兒子本來就能當皇帝,她自然也沒有必要去求多爾袞。

兩個人是真的沒有任何緋聞關係。

原本還一頭霧水,弄不明白為什麼主播一定要把多爾袞跟自己的皇祖母牽扯到一塊兒的康熙瞬間就炸了。

他直接拍案而起:“後世人好大的膽子!”

他的皇瑪嬤明明什麼都沒有做,他們怎麼敢這麼妄自揣測她?!

胤祉被親爹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得一個哆嗦,差點撕爛了手中的文書。

康熙皇帝怒氣未消,在書房之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沉重萬分,帶著尚未宣泄的怒氣。

胤祉膽戰心驚,隻覺得親爹邁出的每一步,都像是在他的心上瘋狂踐踏。

康熙不是傻子,他很清楚,達官顯貴之間的□□往往是平頭百姓最好奇的,傳播力度也是最廣的。

能被主播這麼正經的拿出來辯駁,恐怕這已經不是傳播不傳播的問題,而是野史即將吞滅正史了!

“梁九功!”

康熙喊人。

梁九功趕緊上前:“奴才在。”

康熙冷臉:“給主播打錢,告訴她,一定要把這些事情講得清楚明白。”

他絕不能容許一手扶持自己登上皇位的皇祖母在後世的名譽受損。

後世也就算了……主播就算再怎麼能講,傳播力度大概也有限,但是在他們這個世界,他絕不容許有人侮辱他的皇祖母!

梁九功忙不迭的應了。

……

還不知道自己即將獲得一大筆金錢的季馳光:“之所以我們會有這個猜測,主要有兩種原因。”

“第一個佐證,是《建夷宮詞》中聲稱‘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躬逢太後婚’。”

康熙額頭上的青筋一點一點的鼓起。

最終,他忍無可忍的將寫了一半批複的奏折砸到了地上。

簡直就是一派胡言!

皇宮裡有沒有辦親事,慈寧宮裡究竟有沒有張燈結彩,他這個在皇宮裡住了幾十年的人難道還能不知道嗎?

季馳光冷靜的指出了其中的不對勁之處:“這裡麵的問題很大。”

“首先,這詩詞的作者,身份就很有問題——他是前明遺民。”

為了不讓這位還奔赴在抗清第一線的反清複明人物受打擊(畢竟對方現在不一定活著,稚子無辜,

就彆讓他的家人倒黴的被文字獄給連累了吧),季馳光索性模糊掉了對方的姓名。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被稱為前明遺民的,隻有那些依然固守著自己明朝子民的身份,堅定不移的反對清朝的,那才能夠算是前明遺民。”

“這個人一張嘴,基本這條消息就能夠被判定為是營銷號消息了。”

“其次,根據當時的曆史記載,這位作者並不在京城,更不在宮廷之中,如何能夠知道後宮發生的事情?”

觀眾們聽得津津有味,其中一個更是忍不住發言:“畢竟是太後成婚,是天下人儘皆知的喜事,說不定是在千裡之外聽說的呢。”

圍在他旁邊的人聽了這話,也紛紛點頭。

這倒也不是不可能。

太後成婚誒,這種事情怎麼可能不鬨得沸沸揚揚?!

季馳光:“最無語的是,明朝末年的時候,各處宮殿基本都年久失修了,崇禎皇帝也沒那個錢來修理,所以,清朝在入住明朝皇室的二手房之前,特意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對故宮來了個二次精裝修。”

“在這位反清複明人員寫下這首詩的時候——慈寧宮還沒有修好呢。”

此話一出,彆管清朝人是怎麼想的,反正其他各個朝代的觀眾都笑噴了。

笑死,新房都沒有建好,請問他們是怎麼在這裡成親的?

這是全靠閉眼瞎編啊。

果然是明朝的遺民啊。

有人嘖嘖的感慨著。

造謠水平跟他們的史書編纂者簡直就一個模子裡出來的。

垃圾得非常穩定。

想想那個傳聞中被萬貴妃的殘暴嚇得直接自殺的小太監吧,對方後來甚至又在同一本史書的不同篇目裡死而複生了。

這大明文人造謠的菜雞水準可真是半點沒讓人失望。

季馳光:“當然,可能也有人說,或許是這首詩的記載時間出問題了,沒準兒是在慈寧宮修繕完成以後才寫的——放心吧,慈寧宮修完以後,多爾袞都涼了好幾年了。”

“如果這是真的……”

“那這不是正經婚姻,這是冥婚啊!”

【老虎愛吃綠豆糕:噗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以後營銷號的標題有了——《震驚!一國太後竟被強行拉走配冥婚!》。】!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