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2 章 阿哥們:講講講,我們超級好奇的!(2 / 2)

() “呂留良剩下的子孫們全部流放到了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

這些其實都不算出格,畢竟造成了這麼大的亂子,又事關文字獄這個清朝皇帝的死穴,雍正這麼判,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是,真正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雍正皇帝對兩個主謀的判決。”

【二鳳:說實在的,其實呂留良的詩稿中,真的有明確的反清複明思想的其實並不多,據說當時嶽鐘琪一時半會兒甚至沒讀出哪裡有反清思想,還是張熙給他指出來的,結果好嘛,呂留良這個死了幾十年的人都從地裡刨出來了,那兩個主謀反倒活的好好的。】

觀眾們:……嗯??!

居然還活著?

怎麼回事?那兩個難道不應該是第一個被砍頭的嗎?

呂留良的兒孫們不是被砍就是被流放,怎麼這兩個主要涉案人員還活得好好的?

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瀟湘水斷:畢竟,這兩個人骨頭軟得厲害,四大爺那邊才剛動手,他們就全招了,如果留著他們,那就是活生生的招牌——證明皇帝的仁慈,證明坊間流言的虛假,證明皇帝……得位極正。】

胤禛垂下眼睛,深思片刻,最終還是認可了另外一個自己的處理辦法。

確實,這樣的賊人,雖說千刀萬剮都不能解了他的恨怒,但是,留著他們,讓他們對於那些同樣不了解皇家秘聞的百姓們宣講皇帝的慈悲心腸,確實有很大的好處。

此時還很年輕的四大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這一昏招,反倒叫他被人恥笑多年。

季馳光嘴角一抽:“四大爺的這一招……唉,隻能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吧。”

胤禛一愣。

什麼意思?

劉邦努了努嘴,大笑了一聲——他就知道自己沒猜錯。

季馳光:“從康熙去世一直到曾靜案爆出,關於雍正皇帝得位不正,乃是謀權篡位之人的流言,一直都喧囂塵上。”

“有說他毒殺了自己的父親的,也有說他是奪了弟弟的皇位的……總之,這些流言困擾了雍正很多年,曾靜案,隻是給了他一個爆發的契機而已。”

“大概是煩不勝煩,雍正決定一次性結束這件事情——他將曾靜的口供和懺悔,總結為一本《歸仁錄》,又結合了當時民間的一些流言,將自己的辯駁之語寫下,共同合成了一本《大義覺迷錄》。”

說到這裡,季馳光的眼中不禁帶了笑意:“彆看這本書光聽名字很迷,在後來也沒有通用流傳本,但是,這本書可是當年的指定教材。”

“大概是太想證明自己的清白了吧,雍正皇帝將這本書印刷分發到各個縣學,要求當地的學政、學官,一定要讓每個學子通讀這本書,要不然一律治罪。”

“換句話說,《大義覺迷錄》在雍正年間的受歡迎程度堪比我們如今的人教版語文一年級教材。”

而且還是不學就得死的那種。

康熙:“……”

哥們:“……”

沒看出來……老四的氣性居然這麼大的嗎?

還居然為這件事情專門寫了本書?

先前口口聲聲說“不至為浮言所動”

的人是誰?

一年前的你不動如山,一年後的你暴跳如雷——老四,兄弟就問你一句,臉疼嗎?

四阿哥本人:“……”

謝謝,挺疼的,不用提醒我了。

……

季馳光:“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四大爺還特意忍著惡心把那兩個元凶放出來,讓他們拎著那本必備教材,在江南地區來了一場輪回巡講演出——反複向群眾訴說他們的愚蠢和皇帝的清白無害,力求把皇帝的形象徹底洗白。”

“這演出效果,美國隊長來了都得說一聲好。”

“但是,四大爺一定不知道,正是因為他的這一舉措,反倒讓人們對他的黑曆史印象深刻。”

本來聽說自己被洗乾淨了,這會兒心情還挺不錯的四阿哥:“???”

【這人怎麼狗話連篇:對啊,一般情況下,全國上下其實沒幾個人知道四大爺得位不正的傳聞的。會關注這個的,基本隻有和四大爺關係不好的讀書人。可是讀書人在全國人口的占比低到可憐,絕大多數人都隻是普通百姓。老百姓們光顧著過自己的日子,誰會對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家務事感興趣——飯都吃不飽了,誰會閒的沒事乾去聽八卦?八卦能填肚子嗎?】

【灼灼:可誰能猜到四大爺反而來了這麼一波騷操作呢?老百姓們確實不太關心上頭的皇帝到底是怎麼搶到皇位的,但是你都把好戲送到他們家門口了,他們有時候乾活乾累了也會願意順便聽一耳朵的——什麼?原來當今皇帝居然是從弟弟那裡搶了皇位嗎?什麼?原來當今皇帝害死了他親娘嗎?】

【花好月圓人壽:所以,真的不怪乾小四這邊剛上台就把他爹的這些政策全禁了……真的,有點腦殘,誰看了不說一句——這是什麼老六行為?】

本來沒那麼多人會管的,偏偏皇帝這麼一宣傳,大家這不都知道了嗎?

宮闈秘史一向吸引人的目光,皇帝偏偏又要叫人反複說,越洗越黑,最終反倒是讓人開始好奇——皇帝得位真的正嗎?

季馳光也無奈:“而且,哪怕乾隆皇帝在登基之後,銷毀了市麵上他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大義覺迷錄》也沒用。”

“這本雍正皇帝給自己寫下的辯白之書,仍然成為了官方公認的唯一一本雍正黑料記載大典——恭喜四大爺,成功的成為了自己的黑料營銷號專家。”

乾隆:“……”

他頭疼的道:“朕就知道,肯定還有人私藏了這本書……唉,汗阿瑪聰明了一輩子,怎麼反倒臨老了那麼想不開?不是吃丹藥就是寫書,這下好了,自己把把柄送到了對方的手裡。”

這些東西,重點並不是是非黑白,而是怎樣才能夠儘可能的把它壓下去。

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這條定律適用於古今中外,百姓可不會在乎真相究竟是

什麼(),

(),

冷處理其實才是最好的辦法,偏偏他汗阿瑪咽不下這口氣,非得跟彆人下場battle一下。

富察皇後也無奈,公爹這事做得是真的昏頭。但她又不像皇帝,能夠這麼大大咧咧的直接說親爹的壞話,便隻好柔聲提醒道:“……也許是當時查抄的時候,漏下來幾本,又或者是有些不知死活的書生,自己默了出來。距離上一次查抄,也過了幾年了,陛下不妨借著天幕之事,再抄查一遍,也彆叫先帝淪為後人的笑柄。”

不管如何,皇家的顏麵總得保住。

乾隆歎了口氣,也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辦法了,便隻能隨意的點了兩下頭:“那就依著你的意思,朕這就下旨,再叫人查上一遍。”

乾隆這邊轟轟烈烈的給親爹折騰掃尾工程,康熙那邊……氣氛有點沉重。

胤祥小心翼翼的戳了戳身邊坐著的四哥:“四哥……你還好吧?”

其實他挺能理解四哥的心情的,畢竟,誰能想到,四哥自己拿過來洗白的東西,最後居然反而成了唯一記載他本人黑曆史的存在……換了誰大概都挺崩潰的。

飽受兄弟同情目光的胤禛:“……”

他石化了。

胤祥戳了兩下,見四哥還是沒反應,便大著膽子,伸長了脖子去看他。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胤祥大驚失色:“四哥,你怎麼灰掉了?!”

……

季馳光想想四大爺和呂家人的“愛恨情仇”,就覺得頭疼。

“因為呂留良案的事情鬨得實在太大了,四大爺偏偏又把罪魁禍首留了下來,導致此後幾十年的時間,這件事情的風波一直都沒真正平息。”

“大家對此非常好奇,所以,民間衍生出了各種奇怪的野史故事。”

“甚至有人宣稱,雍正皇帝其實是死於刺殺的——沒錯,殺了他的人,正是呂留良的女兒呂四娘。”

“因為皇帝被呂四娘砍下了腦袋,所以,雍正皇帝不得不在脖子上加了個金子造的頭顱,才能夠全須全尾的下葬。”

脖子一冷的胤禛:“……”

季馳光想想那個野到六親不認的野史的具體內容,嘴角抽搐。

然後,她非常有邏輯求知精神的算了一下呂四娘的具體年齡:“已知,曾靜案被爆出來的時候,呂留良已經去世四十多年了。”

“而曾靜案過了好幾年之後,四大爺才去世——所以,呂四娘,如果她真的是呂留良的女兒的話……那一個至少五十歲起步的女性,是怎麼做到砍下皇帝的腦袋的?”

“所以,呂留良女兒這個說法直接pass——我相信四大爺應該沒有這麼重口味,居然會召見一個五六十歲的女人侍寢。”

是的,沒錯,野史中的呂四娘能接近皇帝,靠的是侍寢。

被父親和兄弟們意味不明的目光包圍著的胤禛:“……”

裂開。

() 胤祥小心道:“四哥,你……()”

:;?()_[(()”

他的品味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胤祥:“…………”

這不廢話嗎?!

隻要四哥你不是變態,你就不會這麼乾啊!

……

季馳光:“再說所謂的孫女之說……我真的不認為,她能在皇宮大內成功刺殺四大爺。”

就算在野史中,她是通過侍寢的方式混進去的也不行啊!

就四大爺那個單一寵妃路線的情況,呂四娘起碼得在後宮裡潛伏個兩年才有那個能耐在皇帝麵前冒頭——畢竟,僧多粥少。

而四大爺這裡,粥還格外少。

呂四娘這得長得多漂亮,才有那個資格混進去?

更彆說清朝皇宮的宮女全部都是滿洲八旗出生,頂多因為對方出身包衣旗,所以身份沒那麼高,但卻也是實實在在的旗人。

這民間傳言如果換個性彆,或許真實性還能夠高一點——畢竟清朝對於太監的審查沒有宮女這麼嚴格。

季馳光微笑:“誰叫四大爺是個充滿了戲劇性的人物呢?大家都很樂意編點屬於他的故事,大家如果好奇的話,就給我發私信。如果人多的話,我們以後可以單開一期,專門講講四大爺的花邊故事。”

“相信我,大家在給四大爺編故事這點上,真的很有熱情。”

雖然四大爺身上的野史沒有他自帶流量的風流兒子多,但是也不少了。

甚至還有傳言說林黛玉的原型就是被四大爺強取豪奪了呢。

胤禛:“……”

不!爺一點都不好奇!!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