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直接效仿秦朝和秦始皇嬴政?
可是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嬴政更是五十年歲不到便去世。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小到大所學的皆是對暴秦統治引以為戒,這突然要效仿秦朝,還當真是有點困難。
唐太宗李世民就更為難了,他更喜歡的是“君舟民水”的思想,要他像秦朝那樣疲民,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阿耶,我隻要一想到後世安史之亂,大唐的子民居然受了那等苦楚,我這心中便是難受萬分。”
“而且神女之偏愛,本身就是為了讓大唐子民的生活過得更好,若是要為了神女垂青而使天下百姓疲累,豈不是本末顛倒?”
李淵聽到二郎說這句話,沉吟一會兒,頷首稱讚:“吾家二郎確實是明君,你大哥他比不過你。”
知子莫若父,李淵很清楚如果今日站在此處的是建成那孩子,怕是整個秦朝的統治模式都將被搬到大唐,甚至連法家都會被重用,隻因需要博得神女關注。
就算是讓李淵自己來,亦是不能躲避被神仙垂青的誘惑。
或許更準確來說,天下之大,能抵抗得住神仙誘惑的,必定隻是少數。
·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已經是察覺到某些事情不對勁。
之前三日時間他早就把祖訓給翻了個遍——雖然這是他自己親自弄出來的,可要查那朱由檢的姓名,他自己也是很難一時之間想起來。
等他把太子朱標後代子孫的名字給查閱完,卻發現跟著沒有一個是中間帶“由”字時,他就意識到事情不妙了。
何種情況才會讓他的太子的子孫無法成功繼位?
朱元璋那一瞬間腦子裡閃過許多猜測,隻是不曾確定之時,他還是勉強忍住心中劇烈的怒意,改去翻看其他兒子的子孫名字。
二兒子沒有,三兒子沒有,四兒子……
朱棣!
就是你這小子搶了你大哥的皇位是吧?!
朱元璋的手落在那個“由”字上,力度大到恨不得把這個字給扣到他的太子朱標的子孫那裡去。
隻是任憑朱元璋再怎麼瞪大雙眼,那個字還是穩穩妥妥的被寫在朱棣後麵。
這個臭小子居然敢覬覦他大哥的位置,一定是他沒狠狠的把這臭小子給打服氣!
平日裡總是“大哥大哥”的喊標兒,但心裡定然是對這天下至高權力有所念想,否則朱由檢怎麼就會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可惡可惡!
此前還惱怒太子朱標的子孫後代未能守住大明江山的朱元璋,現在隻想把朱棣給揍得屁股開花。
已經大手一抬,把腳底下踩著的鞋子脫下來,開始四處尋找四兒子朱棣蹤影的朱元璋,此時的胸口處已經積攢了許多怒火。
雖然理智告訴他,按照四子朱棣對標兒的敬愛與崇拜,這皇位之爭必定是有內幕,但朱元璋還是感覺非常生氣。
這可是積攢了六天之久的怒氣,若不是有愛妻在旁勸解,他早就把太子朱標給揍一頓。
他舍不得打最疼愛的太子,卻並不代表他不會打頑劣的四子!
而還在某一處安慰大哥,還承諾會在親爹暴打大哥的時候挺力相互的朱棣,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大禍臨頭。
至於朱標,他則是還處在愧疚之中,同時也對弟弟們對自己的愛護之情甚是感動。
他平日裡果然沒有白疼這些弟弟!
作者有話要說: 秦始皇嬴政:再說一百遍,不許提大秦二世而亡的事情!
(1)漢昭烈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漢族,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晉書·王彌傳》稱之為烈祖,葬惠陵。
(2)攜民渡江,記載於《三國誌·蜀書·先主傳》。東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征討荊州,荊州牧劉表病逝,令其次子劉琮接替荊州牧,劉琮在手下蔡瑁等人的勸說下,將荊州獻與曹操,劉備事前毫不知情,得知消息時曹操大軍已經南下,震驚憤怒之餘,隻能南撤,渡過漢江往襄陽而去,因曹操曾屠徐州,曹軍所過之處又多屠戮,襄陽百姓害怕曹操,十餘萬人拖家帶口自願跟隨劉備逃難,每天隻能行進十餘裡,向江陵緩慢轉移,在途中的長阪坡被曹操派的精騎追上,因此有了掇刀長阪坡之敗,最終劉備敗走漢津渡口。
(3)《三國誌》記載的曹軍屠城:
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攻陶謙,徐州大屠城,“擊謙……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
二、興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張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呂布,屠彭城。
四、官渡之戰,坑殺袁紹降兵七萬(一說八萬)。雖非屠城,但意思差不多。
五、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鄴城。
六、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烏丸,屠柳城。
七、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淵屠興國、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
(4)《三國誌》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再次討伐黃祖,黃祖派水軍抵擋,孫權的都尉呂蒙,率軍擊敗了黃祖的先頭部隊,淩統和董襲率領精銳部隊全力進攻黃祖,破城之後,開始屠城。黃祖逃走,騎兵頭領馮則追擊,斬殺了黃祖,再次俘虜了數萬人口。
袁紹屠城。袁紹打敗了公孫瓚之後,公孫瓚的屬地還有反抗力量,以及農民起義軍,袁紹是一個一個的擊破,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人擊破之後,再把他們的老巢屠了個乾淨。斬首數萬級,平民死傷難計。
孫策屠城。孫策在平定江東的時候,有一個叫嚴白虎聚眾幾萬反抗孫策,所以孫策攻浙江,嚴白虎這個人三國誌記載一會稱呼這個人是山賊,一會稱呼這個人是土豪也就是強族,一會稱其吳人嚴白虎。綜合起來這個人應該就是當地很有勢力的人,然後擁兵自重,幾萬人形成了割據的狀態。孫策擊敗他,然後毫不留情地把東治這個地方給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