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字如堂堂君子 第十五個直播視頻:孟婆……(2 / 2)

“大唐疆域廣大,四周遍布高句麗,突厥,回紇,吐穀渾,吐蕃等各種勢力,於是朝廷為了保障邊境穩定,才在邊防重地設立了節度使,這個初衷是管理當地的軍務並防止各種叛亂。”

李世民沉聲說道,而青龍點頭,說正是如此。

“但事情諷刺就諷刺在,此次起兵造反的正是節度使。”

李世民說到這兒的時候,那簡直就是愁到要捏眉心:“李隆基那個敗家玩意!給安祿山那麼大的權力,不知道還以為安祿山是他親兒子……”

但再想到李隆基對自己親生兒子是個什麼情況,李世民就更愁了:“不,這是直接當祖宗來信重著,畢竟兒子都一口氣被他殺死了三個。”

“他李隆基給這安祿山如此之大的權力,自然就是養虎為患,讓安祿山不滿足做北三鎮的土皇帝,還想做天子,於是才密謀作亂。”

“連楊國忠都一直在提醒李隆基提防安祿山,結果這個狗東西居然還不納。隨後朝中消息還被外傳,直接傳到安祿山那裡去,反倒是更加激起了安祿山的反意……”

天幕之外,聽到太宗皇帝居然提起自己,楊國忠簡直就是受寵若驚。

這一個平行世界是他的妹妹還不曾被那昏庸太上皇給看上,尚且還是壽王妃,於是楊國忠雖然不能做那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的國舅和宰相,但至少還是不缺榮華富貴的。

現在美美的看太宗皇帝力挽狂瀾,卻聽見自己被提起,而且還不是什麼奸相罵名,簡直不要太驚喜!

——嗚嗚嗚果然還是太宗皇帝您更懂我!

·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自範陽起兵,不久奪取洛陽,兵鋒直逼長安,李隆基迅速西逃,河北各地軍報告急……”

本來節度使開始隻有軍事權,後來權力慢慢在皇帝的縱容和忽視下擴大,不但可以上馬管軍,還可以下馬管民,形成的軍政合一的局麵。

而節度使所轄境地,也漸漸成為了獨立王國,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麵。

這其中,尤以粟特人安祿山勢力最為雄厚。

“安祿山發跡於幽州,一番鑽營後,才深得李隆基賞識,官拜平盧、範陽(幽州)和河東三鎮節度使,受封東平郡王,手握重兵,權勢濤天。”

青龍一直待在李隆基身邊,自然對此很是清楚。

“李隆基連給太子都不願意給這麼大的權力,卻願意給安祿山這樣大的權力,當真是匪夷所思。”

漢朝,漢武帝劉徹表示不理解。

若是真的要將權力下放,那不如下放給太子和每一個有才能的兒子手上,再加上神仙提倡女子也可頂半邊天,那下方給有能力的公主也行。

可這怎麼能給自己都不了解的臣子手上?而且還是一給就給這麼多?

李隆基是覺得自己項上人頭有搬家的意願嗎?!

·

其實李世民還有一個顧慮,那就是此時的大唐王朝開國百餘年久無戰事,承平日久,朝廷控製的軍隊早已不是當年的虎狼之師。

反倒是久在邊陲的藩鎮軍隊,日常邊境平亂,還保持了凶悍的作風。

當初河北全境都在安祿山統轄範圍內,叛軍所經過的州縣望風瓦解,地方官或開門迎叛,或棄城逃跑,或被叛軍擒殺,叛軍很快就控製了河北。

而大唐腹地長安洛陽一帶卻是兵力空虛,當時調集邊境軍隊時間上來不及。

唐玄宗李隆基不得已,在長安、洛陽征集老百姓參軍,同時以漢人封常清,高句麗人高仙芝為帥,意圖阻敵於洛陽。

但新兵遇上老兵,戰敗就是必然的事情。

安祿山起兵一月剛過,洛陽失守,封常清,高仙芝大敗而歸,退守潼關,獲罪被斬。

而後是曾經“夜帶刀”威震吐蕃的名將哥舒翰,奉旨鎮守潼關,阻擋叛軍。

名將就是名將,哥舒翰儘管當時已經身患有疾(輕度中風),仍然穩穩的守住了關口。

青龍說起哥舒翰就心痛:“當時明明隻需靜待西境軍馬趕來勤王,即可扳回局麵。”

“結果朝堂之中的一大堆蠢貨,還有李隆基那個天底下最愚蠢的狗東西,居然一看安祿山的攻勢受阻,就如同打了雞血,跟惡鬼一樣死命催促哥舒翰出關應敵,陣斬安祿山!”

至於之後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的,名將哥舒翰受不住壓力,帶兵出戰,兵敗被俘,潼關失守。

金龍說了一句公道話:“李隆基此人,前半生就如同太宗你一樣英明神武卓爾不凡,但後半生那就是宋朝徽宗欽宗,甚至還得加上冤殺嶽飛的高宗,絕對就是五毒俱全。”

青龍麵露驚恐,連聲說不要提那三個惡心玩意:“我一聽都覺得惡心作嘔,綠龍可真是可憐,居然一口氣遇到三個赫赫有名的昏君,之後在明朝還遇到了朱祁鎮……綠龍不會是命犯太歲,被天上哪位神仙給詛咒了吧?”

鳳凰搖頭,說綠龍其實就是單純的倒黴。

青龍一臉震撼:“……運氣不好可真是要命哦。”

·

話題再轉回到應當如何退敵上麵去。

對此青龍的提議是有些可以招降,有些隻能夠徹底鏟除,比如安祿山和史思明就必須是要死的。

還有安祿山的一家人,那可都是跟著造反的人才,不誅殺乾淨,那肯定就後患無窮。

“雖然安祿山最後是被親兒子安慶緒殺死,史思明也是被親兒子史朝義給乾掉,但這也代表這一家子都是狼子野心。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做父親的給兒子開了一個壞頭,大唐王朝這可真是君臣父子,都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

唐太宗李世民:“……”

因為跪的快還能活著的前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

同樣是造反出身的唐高祖李淵:“……”

後麵同樣是競爭上崗的大唐皇帝:“……”

大唐的文武百官:“……”

——神龍您說的都對!

“就不能和顏氏一族學習一下?”

青龍指著不遠處正在努力工作的顏真卿發出振聾發聵的呐喊。

“雖然王羲之被稱作‘書聖’,但若論行書,我覺得比起那什麼‘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還是顏真卿的《祭侄稿》更合適。”

“還有顏真卿的《麻姑仙《顏勤禮碑》《東方朔畫像讚》《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李玄靖》等書法作品也很是不錯,二鳳你也有目共睹的啊!”

李世民點頭,說自己也認為顏真卿的行書應當排第一。

先不說顏真卿是真的有本事,而且還書法作品都很是出眾,便是顏真卿是大唐之人,那也值得李世民多加推崇。

“清臣的行書入筆堅實,行文剛勁,但也不缺雄渾與妖嬈,實在是一絕!更何況清臣還有家族之學,顏氏家廟碑,更是字字如堂堂君子,忠心愛國,滿門忠烈,鐵骨震世。”

李世民雖然不曾明說,但單是這麼一句話,就足以打敗王羲之在他心裡的地位。

曾經李世民是王羲之的書法迷弟,但是現在情況變了。

“待安史之亂徹底平叛成功,我可得再好好的跟清臣探討一下書法,此前在地府探討卻是有所不足,這一次好機會可不能錯過。”

聽到李世民這句話,鳳凰趕緊就說道:“記得讓清臣把你寫的《威鳳賦》給寫成書法作品,這可是要流芳百世的,沒道理麻姑有了,那東方朔也有,我沒有!”

金龍對這種事情不感興趣,但青龍卻很感興趣。

在品味過《威鳳賦》之後,青龍就催促李世民找時間寫一篇《神龍賦》,然後也得讓顏真卿來製作成書法作品。

總之就是不能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