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秋日遊(1 / 2)

我妻薄情 青青綠蘿裙 8885 字 9個月前

今年, 參加大同府試的考生有八十多位,比起其他府少得可憐,但同理, 錄取率也高了。

謝玄英和師爺們一起批卷,依次定甲乙丙三等。甲乙可以參加院試, 丙就明年再來吧。

結果不出所料, 他雖然放寬了標準, 不看詩賦書律(這個本來就不重要), 策論隻要寫了就算過(童生的策論根本沒眼看),隻看四書五經, 但最後也隻錄取了三十多人。

好在還有一個白小郎撐場麵。

他的答卷寫得不錯, 雖然律法不通,策論生澀空洞, 但基礎紮實,四書五經都能答上來, 可位列甲等, 隻與另一位考生不相上下。

出於愛才之心, 謝玄英將他挪到了第三名。

自仲永後,但凡少年天才, 寧可壓一壓,也不能叫他輕狂了去, 免得少年誌得意滿, 最後泯然眾人。

改完他們的卷子,揮退師爺, 便偷偷叫來程丹若。

先給她看了其他人的考卷, 等她露出“這都行”的震驚之色, 才問:“給我看看你的?”

程丹若又翻翻彆的, 慢吞吞地遞出試卷。

謝玄英仔細看過,從數張卷子裡挑出一張乙等的:“和這個差不多。”

程丹若對比了一番,居然覺得他說得沒錯。

“我會錄取你的。”謝玄英客觀道,“但你過不了院試。”

她:“……”這對比到現代,是不是說她考不上高中?

“你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他歎口氣,“我也是。”

程丹若:“所以?”

謝玄英道:“我們還是應該每日抽些時間,好生讀書。”他說,“每天讀半個時辰,唔,我早晨起來讀,你呢?”

她:“呃,午覺醒來讀吧。”

“你先讀《孟子》吧。”他說,“我寫信給老師,這裡都沒什麼好書。”

程丹若:“……嗯。”

謝玄英卻莫名很高興,又給她看了白小郎的卷子,點評道:“詩還是讀少了,這般小的年紀,做出來的詩卻暮氣沉沉,必是學的山長。”

他思索道:“我記得我帶了一卷《王子安集》,改日放了榜,叫他來,將此書贈予他。”

程丹若應和著,心想,在古代,果然隻要會讀書,非親非故的,也會有貴人來提攜。

她確實應該再多讀些書了。

--

八月中旬,天氣逐漸涼爽。

程丹若完成了手頭上的毛衣工作,家務事又無須自己多操心,又有了一段空閒時日。

她調整日程,午睡時間縮短到半個時辰,擠出半個時辰的時間讀書寫字。同時調整了西花廳正間的布置,一半書房,一半實驗室。

去年做成了大蒜素,今年,她打算試試青黴素。

從哪裡開始呢?

培養黴菌……並不是所有的黴菌裡都有青黴素,所以艱難的工作,是在無數黴菌裡將它找出來。

正好,現在是秋收的季節,柑橘類的水果已經逐漸上市。

程丹若買了一批柑橘,等待它們發黴長毛,為此不惜做了數個潮濕的木箱,讓它們自由生長。

數日後,橘子表麵就會長出毛茸茸的綠色黴菌。

揭走部分黴菌,按照箱子編號,她就獲得了1-5個不同的黴菌菌落。

製作培養液,大概就是米湯混合其他澱粉類的水,放入菌落,培養一段時間。

等到黴菌茁壯生長,再用一個漏鬥墊上棉花,當做過濾的器皿,倒入長有黴菌的培養

液,得到 1-5號濾液。

接著,在濾液中倒入菜籽油,攪拌,使其分為三層:水溶性物質、不溶性物質、脂溶性物質。

用自製的不大靈光的分液漏鬥,分離出原液(也就是底部水的部分)。

倒入碳粉吸收液體。

理論上,此時的炭會吸收青黴素,所以,將其裝入乾淨的器皿,以蒸餾水洗滌雜質。

洗完,再以醋水洗一遍。

醋水完了是堿水。

用漏鬥過濾一遍,最終得到的液體就是成品。可以按照大蒜素時的辦法,培養細菌菌落,進行藥敏試驗,從抑菌效果判斷是否成功。

當然了,抑菌不代表提取的真的就是青黴素,也可能是展青黴素……

等到動物實驗的時候,可能直接會把動物給毒死(劑量夠的話)。

但判斷是藥還是毒,得有個前提。

首先,要成功提取出原液吧?

這一步就完全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第一次實驗,5個樣品全倒在了最後的清洗上。

根本沒有液體出來。

因為用的不是玻璃管,而是瓷,完全看不見裡麵到底是什麼問題,不知道是堵住了,還是碳放得太多,吸乾了水分。

程丹若倒推了一遍,猜測是前期沒有過濾乾淨,於是第二回,她不再用棉花,而是試了幾種宣紙。

眾所周知,好的宣紙都非常貴……青黴素還沒出世,成本就往上跳了格。

碳也減少了一半,最終得到了少量溶液。

進行藥敏試驗,菌落培養如大蒜素時所作。

然後,毫無懸念地失敗了。

這有以下種可能:

1、黴菌裡含有青黴素,但提取過程中失活了,沒能起效

2、含有青黴素,青黴素有效,但菌落不對(畢竟是靠垃圾顯微鏡選取的菌落),不對症。

3、失活+菌落不對

4、實驗過程出了岔子,某一步錯誤

5、黴菌裡壓根就沒有青黴素……

程丹若的實驗目的,並不是馬上就提取出青黴素,而是靠青黴素的效果篩選出青黴菌,然後培養這部分菌落,考慮怎麼樣真正提取出有效的青黴素。

考慮到5個樣本全部失敗,她從概率判斷,5的概率比較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