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看曆史 《戲說夏史》(後人係列)……(2 / 2)

我妻薄情 青青綠蘿裙 7012 字 9個月前

-

1、錢、錢、錢

眾所周知,晉商是在夏朝崛起的,他們抓住了夏朝與蒙古的互市機遇,借著政策的東風乘勢而起。

據府誌記載,山西最繁茂的產業就是毛紡織和煤礦,特彆是毛紡織,“家家有織女,戶戶養牛羊”,與江南蠶絲業並為兩大工業支柱。

當時,山西一帶的紡織業完備到什麼程度呢?

官府層麵上,朝廷規定,百姓自家養的牛羊數量不能超過五頭,超過就要額外收稅,以免毀壞耕田。同時,降低進口羊毛的關稅,鼓勵商人買蒙古的羊毛。

國家用這樣的規定,避免國內的畜牧業了侵占農業生產。

民間,牛羊本身可以買賣,羊毛用來紡織,不管是毛線還是絨布,產量都很高,牛耕田之外,也用來種牛痘,發過牛痘的牛在交易時可以減免賦稅,這就很好地促進了牛痘的接種。

家裡貧困的,婦女在家紡織毛線,收個手工費,有錢一點的置備紡織機,自家用和租出去都有進賬。

產出的毛線國內市場消化,絨布大量出口,遠銷歐洲不說,還反銷回了蒙古。

蒙古的老百姓也沒什麼意見。

牧民們通過互市,能夠交換到日常所需的鐵鍋、鹽茶、棉布,不需要劫掠就能熬過冬天,羊毛一年年收,屬於可持續發展。

而於大夏的百姓來說,沒有了胡人南下侵略的擔憂,也就不需要逃難,地裡的收成隻要過得去,就餓不死。

又引入了紅薯、玉米、花生之類的外來品種,抗風險能力增加,手頭上也能攢下錢了。

百姓有了錢,商業就隨之繁榮。

晉商通過紡織業積攢了大量錢財,便不再滿足於商人的身份,渴望階級躍升。他們多方遊(砸)說(錢),致力於提高商人的地位。

砸錢最多的就是程丹若。

有文人筆記記載,程丹若過生日的那個月,賓客盈門,每天都能看到各色商人上門送禮,什麼奇珍異寶都有,比皇帝的內庫還豐富。

但所有珍寶一概不曾進門,原樣來,原樣回。

筆者就很感慨,(當街感歎)說這樣的寶物都棄之不顧,寧國夫人難道想要九鼎嗎?誰想路人和他說,你這就有所不知了,寧國夫人有幾樣東西來者不拒,分彆是修路、造橋、義診。

但凡做過這三件事的人,她就願意收下拜帖。

筆者卻說,這樣又有什麼用,無非是多些沽名釣譽之輩罷了。

路人說了句“行善論跡不論心”,然後挑著餛飩攤子走了。

我懷疑這個故事是編的,不過也能佐證一點——程丹若確實不怎麼收錢,她和晉商有彆的合作方式。

早期主要是軍費的籌措。

蒙古的衰落不是一蹴而就,與日本的戰事也花費了不少時日,還有西南的土司一直蠢蠢欲動,大夏總體安穩,局部動亂卻並不少。

軍費一向都是大難題。

到了程丹若掌權的時期,她就經常向商會籌集軍費,作為報酬,會給出力多的商人虛銜,什麼百戶、千戶、鎮撫、指揮使,什麼檔次都有。

他們沒有實職,唯一的好處就是能住上相應等級的房屋,能穿綴補的官服。並且立下實際功勳後,升職直接從百戶開始,跳過了前麵幾檔。

中後期,隨著程丹若地位的穩固,商人與她的合作就變成了航海貿易。

毛紡織出口歐洲,東南亞進口糧食,這一進一出,不僅消耗掉了國內產能,使蒙古始終被釘死在羊毛原料生產的砧板中,也緩解了部分國內的糧食危機。

同時,江南絲織業也嗅到了解決危機的辦法。

——毛紡織是後起之秀,早期隻能人工紡織毛線並手織毛衣,但後期隨著工藝的迭代,機器逐漸代替了人工。

這個過程十分短暫,也就一十年,市場還未飽和,轉型沒遇到太多困難。

但絲織業不同,蠶絲棉花就這麼一點,一旦更換機器,將造成大量織戶失業。想要平穩過渡,就得在改用機器的同時,不減少雇傭的人手。

所以,江南選擇進口大量原棉,提升產能,出口外銷,磕磕碰碰地度過了轉型的陣痛期。

就像我們知道的那樣,資本主義萌芽在了這一台台的紡織機中,在織女一雙雙巧手初露鋒芒。

嘗到甜頭的新興資產階級,自然而然地成為了程丹若的擁簇。

他們思想開放,支持工商皆本,重視教育,希望子孫能通過科舉出仕,為家族實現階級躍升。

但遺憾地是,雖然航海貿易進口的糧食,緩解了國內日益嚴峻的人地危機,但並未真正解決根源。

而大商人在掙下不菲的財富後,因為傳統觀念的影響,依舊選擇收購土地,成為大地主,間接加劇了矛盾。

程丹若為大夏續命一甲子,17世紀後期,夏朝沒能逃過封建王朝的宿命,女真的鐵蹄踏入中原,攻破京城,前夏自此覆滅。

最後一個王朝的開創者,將與建州國爭奪這片土地的所有權。

巧的是,這個源頭是從西南開始的。

回到主線,讓我們一起看看,16世紀中期的安排,為什麼影響了一百年後的曆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