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物理(八)(1 / 2)

扶蘇沒有打仗的機會, 實際上他們還有釜底抽薪的手段,就是讓嬴政自己去打仗,扶蘇留家裡看家。

不過, 自從知道嬴政活不過劉邦之後, 他們就有些抗拒嬴政出行的事情了。

畢竟,家裡就這麼一個寶貝,要是沒了,這群人是真的會發瘋。

李斯對嬴政是忠心的,這種忠心建立在嬴政活著的時候,在他心裡的排行,差不多會是嬴政第一, 他第二,兒子那些都得靠後排了,但是嬴政死了, 他自己就順位上去了。

像李斯這樣的人,在大秦不在少數。

其實也能理解,畢竟七國各有特色, 但是秦國在裡麵,就像是一個純血戰士闖進了文人、劍客的交流圈子,最初甚至有人覺得秦國是蠻夷之邦。

就連李斯也說過“士不產於秦”,意思就是那些文人墨客、謀臣學者, 不是本土的秦國人。

這是他在《諫逐客書》中所言,寫這份諫言的背景, 是我們都熟知的“鄭國渠事件”。

鄭國給秦修鄭國渠, 他是個有真材實料的治水能人,鄭國渠本身也修的很好,雖然鄭國渠現在已經被廢棄了。

當然, 這不怪鄭國渠,實在是黃河母親的脾氣比較莫測,在劉徹時期就又泥沙堵塞問題了,白公提出在鄭國渠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再修一條水渠,就是現在的白渠。就連白渠也經過了廢棄、重建、廢棄、重建這個步驟,現在應該是廢棄了。

不過這條曾經是“嬴政、劉徹史詩級合作項目之一”的鄭國渠,在秦朝也是給大家夥帶來了很多便利的,畢竟旱災、洪澇在古代堪比核武器,百姓存活率基地,優秀的水利工程是極佳的利民措施。

如果,鄭國沒被秦國發現他的動機不純的話。那麼甚至會是個君臣相和的故事,但是被發現了,這位水利專家甚至一度遇見了職場危機。

他作為一個韓派來的,試圖用修水渠的政策“疲秦”從而無力攻打韓的這麼一位水工,原本是會被叛國罪處死的,正是李斯用這些話勸了下來。

李斯說,大秦沒有這樣的人才,但是這樣的人才來到大秦之後,會忠於王上。

嬴政聽了李斯的勸,沒有把來秦國的他國能人都趕出去,李斯這個楚國人也得以留在大秦,最終成為大秦的丞相。

大秦沒有人才,其根本原因是沒有一個培養人才的良好渠道,缺乏底蘊一回事,本身也不注重是另一回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七國的實力都不俗,如果不是大秦專注武力值上的發育,也沒機會打敗六國。

而李斯這些外來的能人,對大秦的歸屬感,最初建立的點,應當也是有雄才大略的嬴政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穩定的、宏大的施展才華的平台。

而這個平台,在嬴政並沒有因為韓的“間諜”而耿耿於懷,而是從諫如流,依舊願意相信他們這些“外國”的能臣,也沒有穿小鞋之類的,一視同仁地對待。

這讓願意留下來的人不說是願意為了嬴政肝腦塗地吧,怎麼也是是忠誠度極高,雖然是特定接收人是嬴政的忠誠。

原本也沒有這麼強烈的和匈奴一決高下的心,實在是,在他們知道嬴政有很大概率會早死的時候,就很想找出來是什麼原因。

經過嚴密的分析,有可能是吃丹藥吃過頭了,導致身體的虧空,於是身體強健如嬴政也短壽了。

這就是他們在睜眼說瞎話了,畢竟戰國時期的人均壽命隻有31歲,嬴政十三歲即位,差不多是現在剛上初中的水準,到了二十三歲,我們大學畢業的年紀,他就實現了統一六國的偉大事業。

政哥雖然死的倉促了些,但是五十歲已經不短了,就是如果真的能長生,就再好不過了。

從政哥這個業績來看,十年統一六國,再多給一段時間,未必不能比元朝更生猛。

好消息是,現在的政哥還算年輕,三十多歲,也算風華正茂,想做什麼都還來得及。

大臣們分析出來了丹藥這方麵的問題,自然也不會放任自流。他們已經再次去踩了一下徐福,保證這個人以後即使科研搞好了,也沒有機會到嬴政的麵前妖言惑眾了。

那趙高更是,就算嬴政可以原諒他,其他人都原諒不了了。

李斯手裡還捏著趙高想扶持胡亥,插手皇室繼承權的時期,他準備這次如果陛下同意去攻打匈奴,花點心思也得把這個人從宮殿內弄出去。

以大戰的名義,實則把這個大秦的禍害給處理掉。

而除了丹藥,另一個問題也不可忽視,那就是刺客。

六國餘孽直到現在都沒有死心,一直在派刺客來謀害陛下。

而陛下又有巡視疆土的習慣,不巡視也不行,國土麵積變大,除了藏在暗處的、試圖複國的六國餘孽,還有很多心思浮動的,想要惹起動亂,乘機渾水摸魚的人。

嬴政的巡視,一方麵是安心,安了想要踏踏實實過日子的大秦人們的心,另一方麵則是需要他來鎮壓宵小。

當然,縱觀曆史,也很少有被困在皇宮的皇帝,大家都會去避暑、去東遊、去南巡,去各種地方,呆在皇宮的時間並不算多。

但是皇宮確實比外麵安全很多,像是荊軻這種,所以大家都猜測,如果出什麼意外的話,會是在路上喪生。

嬴政本人十分無語,他什麼風浪沒見過?

這些人怎麼就這麼不把他當大王,像是會悄悄死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一樣。

如果他真的這麼容易死掉,早在趙國當質子的時候,就活不下來了。

真是小題大做。

要嬴政說,也就是那個自己吃丹藥吃過頭了,碰見個小病就沒了,他現在什麼都不吃,還活不過那個嬴政?

“行了行了,彆在我麵前刷寶了,有時間還是看看天書講的,大秦很需要。”

嬴政把扶蘇的腦袋轉向天上,天書講的內容比他們研究出來的有用多了。

說實話,比他們研究出來的要更加實用多了。

不光是秦,其他的地方也缺個正經選拔人的渠道。

西周時期的“世卿世祿”演變到了東周成了求賢納士,用各種渠道養門客。

就像是劉邦想要去投信陵君一樣,信陵君廣招門客,就像是現在發招聘廣告一樣。

而這些製度到了秦國,實際上是被商鞅優化了,優化成了軍功製度,但是有武官也得有文官。

後來啊,秦朝官員的選任變成了薦舉製。

這也是劉邦為什麼要和蕭何商量的原因,他想當合法合規的泗水亭長,是需要經過保舉之後,才能任職。

不過,保舉和被保舉的人是不能有太過緊密的關聯的,如果被保舉的人有罪,那麼也會連累到保舉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