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物理(十八)(2 / 2)

江思瑤對造紙術、印刷術的推崇,也正是豪門貴族對它抵製的原因。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正是因為他們在不少地方有比普通人優越的點。

比如說權利,比如說金錢,在比如說豐厚的藏書。

有的人是會戰亂的時候,帶著幾車孤本一起跑路。

而曹操也做過類似的事情,被他從匈奴手中救出來的蔡文姬,是蔡伯喈的女兒,自幼擁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戰亂時期,蔡伯喈沒有死在董卓的屠刀之下,反而是因為在司徒王允組的局上感歎,就被下了監獄,六十歲在牢裡死掉了。

蔡文姬在匈奴,因為思念故土創作的《胡笳十八拍》被大眾所知,但是很少人知道,她依靠自己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默寫了四百多本書籍,送給曹操。

這對曹操來說是極大的助力,因為他出身不比袁紹,雖然他倆都是庶出,但是袁家比曹家的家世背景漂亮了不止一點點。

袁紹和袁術舉起袁家的大旗,引得十八路諸侯齊聚,也正因為他們貿然行事,盤踞洛陽的袁家被動作一網打儘。

其中包括了袁家的正統嫡長子,袁基。

當然,正是因為主脈全被殺了,袁紹和袁術反而能更理直氣壯地認領袁家這塊牌匾。

而曹操則不同,他家是宦官家庭,特彆是在漢末十常侍霍亂的情況下,他家這個家庭背景,舉大旗也不會有多少人來跟。

他的家底正是他自己一點點攢出來的,靠他在戰場上的凶狠,靠他對時局的把控。

總算是積累了一家子的謀臣,但是人好積累,地也能種,財富和書籍卻是沒辦法的。

曹操救了蔡文姬,也不能排除他正是基於蔡伯喈家據說四千篇藏書的可能性。

蔡文姬拿不出四千篇,她給曹操背了四百篇,一個誇張的數字。

四百篇,也是頂著世家大族的壓力下默寫出來的。

如果說,這造紙術現在已經有了,大家也都很滿意這個東西的話,那印刷術絕對用它的名字就讓世家大族望而生畏。

平時可以展出部分孤本,讓人借閱,已經是大家族僅剩的良心了。

而這印刷一出,再一想到蔡文姬給了曹操足足四百篇。

這個一開始並不以為意的數字,頓時就變得讓人如坐針氈了起來。

萬一,曹操再一時想不開,真的把這四百篇都印刷出去,那麼孤本將不再是孤本,他們手裡肯定會有一部分受到損失。

難不成最終被權貴束之高閣的知識,成了他們收集的名人周邊不成?

為了讓孤本擁有孤本的低位,而不是因為他是原版手抄本所以有珍藏價值,很多人開始走動起了關係,想探探曹操的口風,了解一下曹操是個什麼樣的意圖。

而曹操本人?

那是一整個欣喜若狂,喜不自禁。

“天書真乃吾知音!知識就該流傳出去!”曹操斬釘截鐵地說道,在跟在荀彧一同進來的諸葛亮眼裡,此刻的曹操像是多了一層說不清道不明的濾鏡。

諸葛亮也是這個時候發現。

哦,原來曹操真的是發自內心地能當個對百姓好的人。

荀彧聽這話也十分讚同,甚至主動提出願意出借荀家的藏書。

諸葛亮也願意。

郭嘉懶洋洋地表示自己也可以回郭氏舌戰群儒,給曹操借來,隻不過啊。

“你確定,不是單純地想讓自己寫的詩詞流傳下去?”

有時候,當個好主公真的挺難的。

曹孟德努力壓抑著自己想要把眼前這個笑眯眯損人的郭嘉腦袋砍下來的衝動,硬邦邦的說。

“主公我是不會忘了你的,到時候我編個詩詞集,把你們的也都收錄進去,讓你蹭蹭主公的名氣。”

正是諸葛亮進來了,讓心眼子比火龍果的籽還小的曹孟德想起來了,郭嘉說他就說想蹭諸葛亮的熱度這件事。

熱度,他曹孟德肯定也有熱度,單單是他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件事,就能在史書上留下一頁!

諸葛亮倒是聽說過曹操的詩文,寫得是好的,曹操也好,他的兒子曹昂、曹植也好,都在文學上的造詣不淺,即使真的編書流傳下去,也是應該的。

要是諸葛亮的這個想法被郭嘉知道了,隻會再度感慨年紀,即使是聰明人,年幼的時候都是天真的。

比如,曹操,他隻是單純的自戀罷了,他覺得自己的詩文有資格被後世傳頌。

江思瑤如果知道,必然會當場閉嘴。

因為啊,她一點都不想背詩背詞,太可怕了,語文當中的,“全文背誦”,這幾個字簡直是校園規則類怪談,讓人多看一眼,就會兩股戰戰。

【我國的四大發明,大多傳出去,給國外帶來了深刻影響。

比如這印刷術,在沒有科舉的年代,我們依舊會努力認字,而國外不一樣。

在印刷術傳到國外之前,他們那兒的人基本上有超過大半的是文盲,大字不識一個。

我們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甚至字還有不同的寫法,即使是平時行走坐臥,也自有禮儀。

而國外則不然,印刷術被傳過去之前,識字的人在歐洲是鳳毛麟角,十不足一,就連貴族裡麵,也有不識字的家夥,還很多。

印刷術過去之後,第一步就用在了《聖經》上,普及了掃盲教育的同時,也變相支持了教派。

當然,對咱來說,是一件好事。

我們的信仰可以歸結為這幾個字,“中華大地,不養閒神”,好聽的說法就是,我們內心強大,並不為神明操控。

不好聽的就是,講對我有利的事情,大師會說話多說點,講對我不利的?什麼封建迷信,我根本不信。

當然,也是因為我是沒有信仰的人,或者說我信仰我自己,相信人定勝天。

而歐洲,他們一度是教派控製皇室的,神權壓倒了君權,印刷術的出現,讓教派發展信眾變得更加容易。】

天書會偶爾講點國外的事情,而這個國外時常和他們自己派船找到的國外不同。

比如這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少人抱著去“聖地巡遊”的心態,然後漂洋過海過去發現。

嘿,跑錯路了,上岸發現一窩野人。

錯頻了,應該是,嘿,找對了,但是自己被圍觀了,船上裝的貨物不僅被一掃而空全換成了黃金或者昂貴奢侈品。

他們想要交流的知識,也變成了單方麵的演講。

大家也不傻,咱有天書的無條件幫助,那是我們華夏的運道,給外人多講了,隻會拔苗助長我們的敵人,平白給自己培養對手。

最主要的是,不能是送上門去講的!

大家都很默契,發現交換不到知識之後,便是隻講一點點,然後給一個簡約版的路線圖,教人家怎麼來我們華夏,到時候係統學習。

關於不怕事引狼入室嗎?

沒事,是客人,來了我們會好生招待。

是敵人,來了也有天書拔苗助長的成果,炸藥也在等著。

即使是大清,也在天書給的隻言片語中,將炸藥又提高了一個等級,隱約摸到了現代黃火藥的門檻,爆炸能力直線上升。

當然,也有對國外的製度表示不解的。

“怎麼還能讓宗教插手國家事務,難道說,皇帝實際上是傀儡嗎?”

李世民不理解,他簡直大受震撼。

這,聽過的關於咱華夏的,現在天書講過的缺德笑話裡麵,也就是宋朝有個道君皇帝。

江思瑤還沒說過順治意思五台山出家的事情,畢竟這個不保真,但是也能作為缺德笑話。

皇帝當道士,和道士做皇帝,在大家心裡還是兩種概念,硬要選的話,還是前者吧。

唐朝因為姓李,所以對同樣姓李的太上老子李耳較為推崇,在唐,三清中上清太上老君的地位是最高的。

彆的朝代有更為推崇玉清元始天尊的。

但是即使是這樣,李世民也未曾想過讓道教參政的事情,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封建君主□□,講究的就是一個皇帝中央集權,漢武帝時期推出“君權神授”是加強君權的。

不是真給自己找個能管事兒的爹,那就太可怕了點。

李世民不明白,怎麼不削弱神權的力量啊?

這件事難道不是很好辦嗎?

即使是作為神權的“代理人”也並非神明本身,操控政治的,是代理人還是神明,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嗎?

“或許是不想吧。”魏征的話多少帶了點陰陽怪氣。

難道是人家不想改變這樣君權神權並立的局勢嗎,還能是不樂意啊?

李世民被這麼噎了一下,倒是沒再糾結國外的事情了,關心自己,不然魏征高低得開始提建議了。

“諸位愛卿,這用印刷術印刷學術典籍的建議,意下如何?”

要說之前,能同意的絕對是少數,即使是為了大唐舍生忘死,也沒有用自己家的家底去填的。

但是現在,大家有了新思路。

天書不是說諸子百家在未來已經斷絕的差不多了嗎?

大家家裡多少都有些彆的學術的古書典籍,放出來印刷,一方麵留名,一方麵保留這些知識,兩全其美。

這樣想的人不在少數,當然也有願意把家裡孤本放一些出來的,自然更好了。

大家又商討一番印刷出來該如何利用的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