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物理(二十一)(1 / 2)

朱棣還沒反應過來呢, 朱元璋先替他拒絕了,“什麼對不起的,是父皇沒教好, 跟你有什麼關係!”

朱棣也附和他爹, “就是就是,教出來有問題, 關哥哥你什麼事情, 是父皇的錯。”

“哥哥咱努力活長點, 咱自己教!”老二朱朱樉也認為和哥哥無關。

“就是就是,咱就是吃了虧, 父皇能教出什麼!”朱棡趁機又貶低了一下自家父皇,就是同時也貶低了他們兄弟幾個。

朱元璋生的孩子很多, 以44個兒女的戰績, 排進咱華夏皇帝生子top榜的前五。

第一咱也都認識, 是著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66個的數量讓他傲視群雄。

介於朱元璋是個事業批卷王,宋徽宗是個書畫皇帝,還是朱元璋更離譜點。

隻不過,皇帝是出了名的管生管養不管照顧,這種“照顧”更傾向於陪伴式的關懷。

而朱元璋,前期打天下,錯過了大兒子的陪伴,登基之後,彌補大兒子多些。

而且, 因為他和皇後馬秀英是從微末之□□患難的感情,對馬秀英更看重,也對她生的這七個孩子更為看重些。

彆的不說, 關注度上就更關心他們。

雖然有這麼幾個兒子,朱元璋是感覺很促進自己和大兒子的家庭關係和諧的,因為其他的都像是撿來的。

一群小兔崽子。

當然,朱元璋也沒對兒子好到哪裡去,畢竟也沒有哪個父親是這麼罵自家兒子的。

朱家的狀態總是一副和樂融融且吵吵鬨鬨的樣子,或許是朱元璋不關心其他的孩子,倒顯得有一副普通百姓的和樂之感。

雖然是建立在大家氣朱元璋這塊的,不過,朱標這個家庭關係的粘合劑如果死掉的話,或許會變得更為冷漠也不一定。

【隋唐的雕版印刷術,一直發展到了宋朝,才被更新為活字印刷術,但是活字並沒有能夠徹底取代雕版,兩者在之後屬於並行的狀態。

活字印刷術是畢昇發明的,《夢溪筆談》一書中有記載,畢昇最初嘗試過用木頭製作活字,效果不理想,改為泥製的之後,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印刷,效率有所提升。

雖然當初沒有受到重視,但是就和杜甫一樣,生前並沒有很大的名氣,但是死後多年,他的孫子將杜甫詩集交給了元稹,就是白居易的那位好友,在元稹的推廣下,杜甫詩開始被眾人所知,而現在,杜甫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仰慕視角看李白的詩壇後起之秀,而是成為了和李白齊名的人。

李白是詩仙,在他的詩文裡極儘浪漫主義的飄逸灑脫,用他的才華向我們複現了大唐的盛世繁華。

杜甫是詩聖,寥寥數筆寫出的是大唐由盛轉衰,甚至長安淪陷的慘淡景象。

他們倆經曆的明明是幾乎同一個時期的大唐,但是筆下描繪的卻是分毫不同的景象。

這一切,都得虧大唐有一位這麼“承前啟後”的皇帝,讓兩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不缺素材可寫。

你看他多麼貼心?最初即位的時候,他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當一個好皇帝,選賢任能,將多年政治鬥爭影響下,烏煙瘴氣的朝堂環境清掃乾淨,成功帶大唐走向了“開元盛世”。】

年紀尚輕的李隆基點點頭,沒錯,朕就是這樣的好皇帝!

太子帶到陛下麵前,然後兩人對坐談話,完全忘了還有他李白這麼個人,還好今天居然依舊能聽到天書誇我。

李白跪坐地端端正正,豎起耳朵聽兩位大佬聊天。

實際上也沒聊什麼,現在的李隆基還是比較有腦子的,他對李亨也沒多少父子親情,更多的倒像是利益上的算計與博弈,用他作為平衡朝堂的誘餌這種。

聊天內容也是正經和關懷並存,總之是能聽的了的內容。

李隆基是更加寵愛壽王的,這個稱呼想必大家也都很耳熟,楊玉環便是作為壽王妃被李隆基強取豪奪的。

天家的父子親情,時常讓人覺得很怪。

有的人,是一紙詔書就能自願赴死的“怪”,如果說這是嬴政對扶蘇的控製力的體現,那麼扶蘇會和嬴政有“政見不和”的地方又顯得怪。

有的人,是沒經過細查,就能相信兒子要設巫蠱害他,要舉兵謀反的“怪”,如果說劉徹不愛他這個兒子,那七歲立太子,給太子劉據建造了“博望苑”,隻為了太子能夠更好地培養屬於他自己的班底,但是呢,有似乎越長大,對這個太子的戒備心就越強,缺乏了信任。

有的人,是太子真的造反,都能留他一命的“怪”,但是,又或許正是他本人,讓太子在儲君之位上,便要如同帝王一般接受百官的審視,努力做到更好,卻發現李世民似乎更信重其他皇子,沒能給到太子李承乾足夠的安全感。

而李隆基,也很怪,哪個正常的父皇,會和最寵愛的皇子搶王妃?楊玉環可是李瑁,也就是壽王,正經冊封的,正式妃子。

更離譜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後,這倆冷戰了五年,又“和好如初”,壽王依舊被李隆基看重。

聽上去便是離譜而又荒誕的,不像是能在禮儀之邦發生的事情,更不像是能被朝臣容忍的事情。

當然,曆史上也不是沒有比這個更離譜的,比如元朝的“天魔舞”就更加沒有節操,讓人三觀儘毀。

現在的時間線裡麵,李隆基還未給壽王定下王妃,更沒有說看上兒媳這件事,勉強算個好皇帝。

不過,也正因為他還沒和壽王產生嫌隙,現在依舊是更寵愛壽王的。

而和李白接洽這件事,李隆基更想讓李瑁負責,他正在和李亨你來我往地,進行一場關於李白的拉鋸戰。

一個體恤太子有太多事操勞,想給太子減負。

一個信誓旦旦,願意如同《出師表》中的諸葛亮一般,為了大唐的江山鞠躬儘瘁!

李白,李白根本沒聽懂他們倆的言語交鋒,甚至真的以為是在話家常。

怎麼說呢,很符合李白的政治情商,那就是根本沒有政治這根弦兒。

李白和杜甫,兩個人都不是擅長政治的人。李白是又菜又愛玩,仕途不順,就像駱賓王一樣,跟人造反,很快啊,就被流放三千裡。

杜甫是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仕途養家糊口,但是又升不上去,加上時運不濟,還平白無故多了牢獄之災。

現在嘛,李白臉上“清澈的愚蠢”,讓坐在上位的皇帝和太子都更加信任他,正是不懂才好,不懂,到時候讓他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寫出來才會更加真心。

江思瑤如果知道,大概是會想和這倆位講一聲,想多了。

先不提李白確實也寫過歌功頌德的,但是或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刻意而為的詩文不如隨手寫就的,沒幾首被後世記住。

再者,已經沒有時間給李隆基忽悠李白了,因為江思瑤要開始說李隆基的壞話了。

【很少有完美無缺的皇帝,就算是我們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嬴政,都有人覺得他太過殘暴,不是個明君。雖然咱家嬴政是殘暴了點,但是就算是他有九成的錯,難道其他人就沒有哪怕一成的錯?

而且光仁德有什麼用呢?三國時期沒有一次屠城記錄的劉備,也有人說他是裝腔作勢的偽君子。

不過,仁德也好,殘暴也罷,保持明智,在國家大事上少走歪路,能帶著國民走向更強大的未來,那就是好事。

有些人,前期明智,後期昏庸,甚至還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無視了倫理道德的時期,這就很不應該了。

嗯,點你呢,李隆基,答應我,以後當個明君好嘛?】

江思瑤都把李隆基說糊塗了,他反思了一下自己。

不是,朕,我,有做過什麼突破倫理道德的事情嗎?

是和太平連手,把韋皇後扳倒的事情?

還是登基之後賜死太平的事情?

這裡麵,即使是我有錯,難道太平就沒有錯嗎?

李隆基已經迅速學會了,江思瑤為嬴政開脫的話語。

就是,裡麵也有韋皇後和太平的問題,怎麼能隻怪他一個人?

但是,江思瑤這個話,又像是在和他對話一樣,李隆基就沒忍住,真的在彈幕上回應了。

[唐玄宗李隆基]:朕,有什麼問題嗎?

這話說的,放在任何知道曆史的人心裡,都像是在挑釁。

[宋太祖趙匡胤]:有大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有些事啊,真的不能做的。

……

朱元璋還好,趙匡胤的出現倒是給這場麵加了一絲戲劇性。

當然,這戲劇性和他本人關係不算大,主要是他弟做得事情不道德。

【咱就是說啊,有很大的問題,不過,趙匡胤你也想辦法教教你弟弟,要麼讓他明白自己的指揮天賦,雖然你是武將出身,但是他確實沒你的天賦,所以彆插手人打仗的事情了,到安排誰去打仗就已經是他能插手的最大限度了,彆去給人排作戰圖,答應我,好嘛?

要麼……讓他彆鬨出,在在亡國之君麵前睡人家皇後的緋聞也可以。

你這個弟弟,是會給你家的基因添磚加瓦的……

一整個拖後腿的負麵新聞啊。】

我就知道。

趙匡胤臉都黑了,以往他們大宋的皇帝,什麼話都不講的時候,天書都能找個點罵他們慫,現在自己主動說話,不是上趕著嗎?

也不知道天書從哪裡知道這些真假難辨的關於大宋的負麵消息的。

趙匡胤要是有機會在互聯網上衝涼的話,都得說一句。

彆太恨了。

至於大宋的皇帝為什麼鮮少說話。

是曆史比較短,還是皇帝都不乾事,趙匡胤沒有細想,也不想細想。

承認自己不行很簡單,承認自己家的後人也不行,難不就代表自己後繼無人嗎?

可惡,天書怎麼不講講他們大宋的亡國之君,他趙匡胤就不信了,那什麼大明有皇帝“死社稷”,大宋難不成就沒有?

見到天書“懟”了趙匡胤,但是沒有懟自己,朱元璋都有一股子劫後餘生的感覺。

“爹,您又沒做錯什麼事情。”朱標看到自家老爹這副樣子,都有些覺得好笑。

不至於,哪裡會在倫理道德上翻車,他們家還算是都很正常的。

“就是,難不成老爹你備著娘做了什麼喪良心的事情?”朱棡跟上,甚至還懷疑起自家親爹的品格來。

如果他爹有品格這東西的話。

“哼,哪裡是我的問題。”朱元璋瞪了自己的二兒子、三兒子、四兒子、和以往不怎麼來自己這兒,都是去找秀英妹子的五兒子,惡狠狠地補充到。

“老四的皇位可是從自己的侄子那兒搶過來的,這難道就很有道德嗎?”

這話讓還呲著個大牙,在傻樂的朱標頓時僵在了原地。

不是?我怎麼就成了我們家的道德窪地了?

怎麼都應該是堂哥朱文正扛這個大旗吧?那可是真的謀反了的!

在場的人都不在意,或者說,找到個道德墊底的人,就已經是大勝利了,糾結原因隻會讓彆人(朱棣:?)開心。

“就是就是,四弟你的品德不行,以後我們就不和你玩了,可彆說二哥心狠。”朱樉還做出了一副“為兄也是身不由己”的表情,可把朱棣給惡心壞了。

不靠譜,太不靠譜了,朱棣看著“眾叛親離”的現狀,都不敢想,未來要是真的和侄子搶皇位,麵前這幾個人會不會援助自己。

哈,算了,彆想了,他們不撿他的勝利果實,都是有心了。

而李隆基則是被天書和那些“莫名其妙”的跟風批判給氣到了,彆人就算了,天書也沒怎麼講過,但是這趙匡胤,這朱元璋,怎麼好意思嘲笑他的?

兄弟相殘和叔侄相殘,難道就高尚到哪裡去嗎?

再說了,他的皇位得來的可正了,也不像曾祖父那樣,身上背著手足相殘的黑點。

天書是從哪裡聽到的關於他的假的黑料,他李隆基不買賬!

李隆基本打算多打幾個字,和天書深入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的,但是麵前既有自己不喜歡的兒子,還有自己很欣賞的天才詩人,沒舍得自己的麵子,端著沒有繼續回複。

好在他沒有回複,不然多說一句話,都會變成等會自己打自己臉的證據。

畢竟,有些話,他不說,但是天書會說。

【在皇家,父子相殘、兄弟相殘的事情我們見得多了,也有些見怪不怪了,不過啊,這件事還是少見了些。

東漢末年,曹操他喜歡□□,曹操的倆兒子呢,喜歡上了同一個姑娘,兄弟閱牆,儼然算是少數了。

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曾孫,李隆基做到的,更是少數中的少數……】

江思瑤還沒說完,就被感覺到問題不對勁的李隆基給製止了。

[唐玄宗李隆基]:彆說了!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打出問號的時候,不是說明他有問題,還是覺得這件事有問題。

李世民現在也年輕,也沒遇到過特殊情況,不知道現在啊,問號也能引火燒身。

江思瑤也沒給他留麵子,該講還是講了,甚至買一送一。

【李隆基他看上了自己的兒媳婦,還強娶了人家妙齡少女,最後他自己晚年昏聵,還能賴到美女誤國這件事上。

至於咱唐太宗嘛,努力培養咱武曌姐姐!也不失為一種相互成就啦~】

李世民沒懂什麼互相成就,但是李世民懂了這李隆基乾了什麼好事。

一時生氣,手上的茶杯都被他捏碎了。

魏征看了看陛下手裡的碎瓷片,難得有了種,陛下也是武將的意識。

“陛下,消消氣,這等後人……”

李世民原以為魏征會是來勸自己的,沒想到半句話之後補的內容,殺氣騰騰。

“殺了也好,省的給咱大唐丟臉。”

魏征一邊說,一邊眉頭還皺著,像是真的已經丟臉丟到他魏征身上了一樣。

不僅是魏征,其他人似乎也被“丟臉”到了,附和魏征的不在少數。

這倒讓李世民無奈了,“這李隆基,應該還沒做呢,他現在自己都不知道這件事,應該是會改過的。”

“這件事好改,在還沒開始之前,讓它不要開始便好,但是如果真如天書所言,是個人到中年就昏聵無能的,不做這件事,還有下一件,哪裡會是能都解決的了的呢?”

房玄齡有些悲觀,天書說的“由盛轉衰”,竟然是在陛下的曾孫輩就開始了。

難怪比漢朝還短。

不行,得改變這個未來!

有人“為後人計”,是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過得不好。

房玄齡和魏征他們,都不太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從天書出來之後,就更不擔心了。

好就好,不好就不好,反正這世界這麼大,這麼多人,誰能記得他們呢?

但是,如果有人想影響大唐……

他們就會很生氣了。

因為啊,這中國曆史才多少個朝代?我們大唐想在裡麵脫穎而出,容易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