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心裡腹誹:又不是講跟自己相關的事兒,公務還忙不過來呢,那得多閒的人才會坐下來聽閒話,甚至還覺得有趣啊。
李曉詩也終於念完了“早期人類”的部分,轉向了下一個part:北京人。
“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上——”
明,北京。
被帶過來和爺爺老爹一起看天幕的朱瞻基坐在朱棣旁邊,眨了眨眼:“皇爺爺,天上的仙人是在說,從七十萬年以前,北京就有人在了嗎?”
七十萬年以前,那得多遠啊。
朱棣雖然在兒子麵前端著個老爹的架子,對著喜愛的孫子卻是忍不住就緩了神色。
朱棣和顏悅色地跟他解釋:“這仙人的意思呢,是說北京人是所有人的代表,這可是從化石裡推斷出來的。說的就是我們北京。”
化石的意思雖然不懂,但牙齒和頭蓋骨朱瞻基還是懂的。
難道仙人會挖墳,把人的頭蓋骨掀開看嗎?朱瞻基心裡疑惑,但他是個聰明的,還是十分乖順地點了點頭,沒把自己的疑問問出口。
看著孫子有點迷茫但是很乖巧的表現,朱棣心裡高興,又生出了一股隱秘的喜悅。
既然天上的仙人都這樣說了,不就說明遷都北平是個正確的決定麼,甚至連改成北京都顯得這麼有先見之明。
這就是說的他們啊!
他們生活在北京的人是人類的祖先代表!
看到下一段內容,李曉詩的視線忍不住往旁邊的插畫上瞟了瞟,然後才念出聲:“北京人的頭骨,前額低平,眉骨粗大,顴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腦容量比現代人小③。”
腦中幻想了一下這些描述是個什麼樣子,完全沒有自家兒子那種能被老爹“溫柔以待”的待遇、隻能算是個旁聽的朱高熾震驚了:“父皇陛下,仙童所說的,這不就是……”
猴子嗎?
北京人長得像猴子……啊。
朱棣:……
朱棣笑不出來了。
瞪了一眼這個說話不看場合的兒子,朱棣冷哼:“那是早先的北京,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有什麼關係!
李曉詩的聲音還在繼續:“他們的身高平均為157厘米,上肢與現代人相似,下肢較上肢略長,能夠直立行走。”
漢,長安。
雖然不明白一百五十七厘米是個什麼概念,但我們連穿的金縷玉衣都有188厘米的漢武帝陛下,僅僅隻是看了一眼旁邊畫師在地上畫出的畫,頓時就一口水噴了出來,連正在吃的點心都不香了。
“這什麼,猿人?”
劉徹抹了一把唇邊的水,撐起膝蓋認真打量起了地上這幅簡筆畫。
他先前派人去把大臣們都給找過來,雖然人還沒到齊,但零零碎碎有幾個已經來了,甚至還有懂事兒的侍從帶著筆墨趕來。自然也有會畫畫的,從聽天幕說起北京人外貌時候就非常機靈地蘸了水在地上開始繪畫。
而現在畫好的畫麵——
劉徹挑眉,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長得嘴凸額低不說,竟然腦子還要小,又上肢短下肢長,那豈不就是說,這就是個長得像人的猿?
難道這天上仙童講的沒錯,人還真是猿變成的?
看看左右對這個說法極為抵觸的臣子,劉徹突然覺得有趣極了。
沒想到天上的史書還記錄這些,真是太好玩了。
漢武帝陛下坐了回去,對天幕之後會講的事越發好奇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李斯:我們公務員都是007,哪有空看電視,隻有閒得發慌的人才會拿這些東西下飯吧?
豬豬:阿嚏。
豬豬:好玩,太有意思了!
①②③——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曆史,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曆史書一開始的幾課實在沒什麼好講的,大多數古人、特彆是統治階級的人,也確實會像始皇陛下那樣對這些不感興趣。畢竟這種落後又沒什麼借鑒意義的東西對他們而言的確沒什麼吸引力,而那些會感興趣有嘮嗑需求的老百姓們,聽這些也不會有什麼營養。
所以——寶寶們,之後的,第二課講原始農耕的我就跳過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