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就是雙休日, 李曉詩拖著高強度連軸轉後疲憊的小身板回到了房間。
他們學校平時的小考考試安排從七年級到九年級都是一樣的。
七年級是語數英政史地和生物,八年級多了一門物理,九年級則再多一門化學。但不管科目多少, 考試統統都在兩天時間內考完。
很不科學, 像是科目最多的九年級, 甚至要把早讀晚自習的時間也用上。
所以這區區一次小考,兩天連軸轉下來,一場接一場,學生們更多累的不是精神, 而是身體。
李曉詩更是“身體累心不累的”代表人物。
她最近學習狀態很好,主要是學習的興頭很足,考試後跟彆人對過答案, 自覺發揮還不錯, 所以現在很興奮——終於有了休息時間, 可以做作業了!
開電腦直播做的那種。
不過開啟錄製前,李曉詩還是飛快地先去洗了個澡換了身衣服,給自己熱了杯牛奶, 然後坐到電腦前,打開網頁, 先搜了一些圖片出來。
她還分出來神瞅了一眼, 發現之前五個投稿的有獎問答都已經被答出來了。
拿到獎勵的:唐朝一個,漢朝一個, 宋朝兩個,清朝一個。
不過具體時期是那些時期她就不知道了, 上邊隻顯示答出題目的大朝代。
而在看這些的時候,李曉詩還發現,她的投稿視頻底下竟然還有留言評論了。
不知道這些古代人們是怎麼摸索出來的。
每一條底下的沙發都是唐代的人, 估計是他們最先找到的方法,隨後是宋朝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最多隻能留一條,評論沒有想象中的多。
其中有一條十分醒目:下次我們一定不會輸。
這是翻譯過的,所以李曉詩不知道它原本的內容是什麼樣子的,但隻看這些,也足夠讓她覺得好玩兒了。
在各朝各代人掐著點數日子的時候,天幕終於再次出現了。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各自都摸索出來了自己的“小天幕”,所以這次的天幕播放他們可以進行自主選擇了:可以隨意指定屏幕大小,無論是想看天上的巨幕還是自己看小天幕都可以。
有不少人都選擇了小天幕,老百姓們倒是樂嗬嗬地看大天幕,一邊把這東西當個能聽著玩兒的,一邊做自己的活。
於是,天幕再次出現,所有人就都看到了,屏幕上那個和小仙童各占一半的地方,出現了一張類似於輿圖的東西。
上邊寫著“秦晉巴蜀楚吳越齊魏鄭宋陳代……”等等等等字,每個字下邊還有一塊彩色的區域,看起來就和輿圖是一樣的,隻不過花花綠綠,很是斑斕。其上的顏色小塊亦是大大小小、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是密集恐懼症的人看了就會覺得渾身難受的程度。
李曉詩甜甜一笑,聲音清脆:“大家好,我來啦!”
“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是第六課:動蕩的春秋時期。課堂上老師在ppt裡給我們看過一張圖,我覺得很有趣,就特地找了找,和大家一起看——嗯,我放在屏幕另一邊了,應該都能夠看到吧?”
“這是春秋時期的國家分布圖哦。”
一貫“習以為常”的態度,其中所含的意思,讓所有觀眾都短暫失語了一瞬。
春秋時期,不同位麵中。
所有人都已經把天幕調整到了自己麵前,開始眯著眼在那張“分布圖”上尋找,看那距離,幾乎是恨不得把自己貼到麵前虛浮著的小天幕上了。
齊桓公看著齊那一小小塊的地方,沒什麼覺得丟人的,反而很大方地笑了。
齊一開始的地方也確實算不得什麼,但他們終究還是稱霸了,這反而是種功勳。
李曉詩也正式開始了她今天的讀書之路。
“……東周前期被稱為春秋時期,那麼在春秋的時候,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周王室與諸侯國的關係又是怎麼樣的呢?”
把課前的提問重新打亂,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李曉詩學著曆史老師的樣子,在每一段課文都讀出來後,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把這些書麵上的東西告訴屏幕另一邊的古人們。
“春秋這個時期,可以從三個部分來看。這一點在課文的小標題上就可以看出來——首先是經濟的發展,然後是王室衰微,最後是諸侯爭霸。”
講王室衰微能理解,講諸侯爭霸也能理解,就是因為王室衰微了所以才諸侯爭霸嘛!但是這個“經濟發展”對春秋的局勢有什麼影響嗎?
許多隻是聽個熱鬨的人一臉迷茫。
懂點行的則是琢磨起了李曉詩口中“課本”的記敘規律。
後世的“課本”,對於這種編排,是有著特定的原則的,就像“王室衰微”和“諸侯爭霸”,可能許多人看來這是並行的,因為周天子沒有權威了,與此同時諸侯國又都很強,所以才有了春秋的局麵。
不過實際上,這二者之間是一個先後的順序的——看著像是沒什麼區彆對不對?但先後的順序、卻遠比並行,對局勢而言影響更深重。
在許多對此有研究的觀眾正色起來準備認真“聽講”的時候,李曉詩也在把課本上的內容以及老師教的內容結合起來,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老師說,曆史上所有的動亂時期,都和當時的經濟發展離不開關係。經濟學上,經濟發展帶來了社會結構的改變,這也就是為什麼東周會逐漸變成後世人所說的‘春秋’的原因。”
李曉詩其實對這些特彆專業的名詞還不是很熟悉,但老師講過的內容,她複述起來並不算難:“華夏自古都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而經濟發展不止是指商業經濟,還有農業、手工業等。春秋時期,大家發現了鐵,鐵比銅便宜,還多,所以大家用鐵製造農具、代替了之前的骨頭石頭木頭,還開始使用牛來幫助耕地,這樣一來,生產力有了提升,促進了大家開發新耕地、從粗糙耕地變成精細耕種,這也就讓糧食產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生產力的提升,導致原有的土地製度不再穩固,井田製逐漸開始瓦解。”
說到這兒,李曉詩是有點弄不明白的,老師沒有太仔細介紹什麼是井田製,隻是當成隨口一提的課外拓展,課本上也沒有,所以她對這一點有點含糊,隨口提了一句就蓋過去了:“再然後,手工業也開始發展,大家鑄銅、冶鐵、紡織啊等等,那有人做就要有人買,所以也帶動了商業的發展,金屬貨幣也逐漸開始流通起來。”
除卻專門研究這類的學者,許多人是並不會坐下來仔仔細細思考“經濟發展”“生產力”“社會結構”這些究竟有什麼關聯、又究竟是在遵循個什麼樣的原理在進行變化的。
很多人進行的一些行動和改革,是基於天生的直覺、是與生俱來的天賦,是基於思想、基於政治、基於實踐,他們知道要這樣做、這樣做是對的,但卻沒有深究過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是改變了什麼、從而又帶來了什麼,對以後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但在此刻,有了李曉詩這一通聽起來玄玄妙妙讓人發困的話,一些人頓時茅塞頓開起來。
並且因為聰明,因為天賦,他們還很快就能舉一反三,接連想通一大串事情。
這些天賦出眾的實踐派經濟學家,他們曾在曆史上靠著思想和天賦一點點去摸索、大膽改革,為華夏古代的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們的偉大,不止在於這一點,還在於,他們自始至終都缺少著成體係的理論支持,而如今,被李曉詩話裡隱含著的一點點現代經濟的邊角點撥,很快,他們就自行悟出了獨屬於自己的、已有雛形的理論體係。
好比正在準備內政改革的管仲、正在為他家陛下的打仗計劃想方設法籌錢籌糧的桑弘羊、為安史之亂之下窘迫的財政日日殫精竭慮的劉晏、甚至於因為改革大計而對此道有涉獵的王安石張居正等等,都為李曉詩這段話而沉默了下來,或蹙眉或凝思,而後提筆揮毫。
無論是什麼改革,凡是與“社會”相關的,“生產力”“生產方式”“社會結構”等都有著其間的一套規律,而李曉詩所給出的“經濟”概念是極好的,若是先把這些搞清楚,做出一套理論學說,那無論日後再進行什麼改革,想必都更有說服力和底氣了。
自春秋戰國伊始,華夏便有了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學派,那麼有了這套理論,是否也會出現“經濟家”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