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三十六課 將軍與寡人(1 / 2)

“在上一次的直播裡, 我們把春秋之後的戰國時代部分也給結束了,那麼接下來的這一部分,就到了在華夏古代曆史中, 十分有名的篇章——秦漢時期。”

李曉詩在做開場白, 天幕來了之後手中的政務國事都暫放一段落的各朝代君臣們也都搬好了小板凳, 等著這節課的內容。

秦。

胡亥已經被管控了起來,雖然沒有任何處置命令,性命無憂,但自由是沒有了的。而就在他自己一個人窩在住處看天幕的時候, 其他的公子公主則是都跟在了扶蘇身邊。

自從他們父親要求他們都跟著大兄學習政務開闊眼界之後,扶蘇平日裡無論走到哪兒都會有一群弟弟妹妹跟著。

這會兒大家正好在外巡視,天幕出現後, 他們就近找了個歇腳處, 大家一起看天上的大天幕。

公主們還不太好意思開口詢問什麼, 公子們就沒這個顧慮了,聽了李曉詩的話,將閭就奇道:“秦漢?漢應當是大秦之後的朝代了, 那為什麼會是秦漢放在一起講呢,之前的夏商周也是三個啊。莫不是這漢與我們大秦有什麼關係?”

扶蘇搖搖頭, 沒有在自己也一知半解僅僅隻是有個猜測的情況下就為弟弟解釋。

“還不知道全部的事情, 貿然下定論不合適。且看下去吧,待得她談到漢, 或許我們就知道了。”

電腦前,李曉詩把課本往回翻了一頁, 到了單元介紹的頁麵。

“第三單元,秦漢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她說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了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還推行了一係列措施用來鞏固這份統一,這對後世來說,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秦的大臣們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李曉詩又道:“但是,秦的統治者實行殘\暴統治,最終導致了,王朝被起義推翻——”

聽著李曉詩的聲音,扶蘇心裡一跳,雖然沒在父親身邊,也似乎能感受到在這一刻、來自大秦帝皇身上散發出的冷意。

嬴政確實心情不佳,但他臉上沒顯出什麼端倪,隻稍稍眯了眯眼。

殿中臣子們都下意識把呼吸放輕了一點,沒敢偷偷瞟一眼龍顏。

“西漢建立後,統治者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使得國家的經濟恢複了發展,社會重現穩定。”

秦,殿中,眾人的臉色更難看了。

劉邦倒是很高興,他在園子裡坐著,看天上的巨幕。

他不喜歡看小屏幕,覺得不帶勁,所以基本都是看大的,眼下聽到李曉詩提起他們,說沒點高興是假的。

特彆是李曉詩接下來又說了一句:“在漢武帝時期,大一統的局麵得到了進一步的穩固和發展。”

他們老劉家的子孫,就是厲害啊!

劉徹也露出了這些天來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笑。

“大一統”得到了鞏固,那就是說他的確把外敵給狠狠打擊了,正像之前天目裡說的那樣,衛霍徹底擊潰了匈奴——

李曉詩:“兩漢時期,科技、文化,都有了很突出的成果。”

“接下來,就先從這一部分的第一課、也就是課本的第九課:‘秦統一華夏’開始吧!”

用來做每一課引入語的,慣例是幾個問句:“之前的視頻裡,我們都知道了秦王嬴政滅六國、大一統,那麼秦到底是怎麼樣滅掉六國的?統一之後,秦又建立了什麼樣的製度呢?秦是怎麼樣去鞏固這份統一的呢?”

六國貴族:。

很好,真對口了。

就算他們沒有在這段時間裡研究秦法秦律,那也是無比對口的。還有誰能比他們更了解秦是怎麼滅六國的嗎??

可能有吧,畢竟哪一國的都更了解自己國家是怎麼被滅的。但這影響什麼嗎?反正,就算沒親眼見、那還能沒聽過嗎?

就是吧,雖然知道,但真要讓他們自己說出來的話,還是有點憋屈的。

正在觀看天幕的曆代秦王:是啊,是怎麼滅的呢?怎麼滅的呢?迫不及待想看他們子孫的英勇成就了!

李曉詩:“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了,從公元前770年春秋時代的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的建立,這五百多年的時間裡,華夏一直是處於一種隨時都在爆發戰爭的狀況中的。打仗打了五百多年,不說征糧征稅,哪怕隻說征兵呢,也讓老百姓們都對戰爭厭惡不已。更何況連年的戰爭還會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所以各個國家的人民都很希望趕快結束戰亂,讓大家都過上安定穩定的生活。”

此言一出,無數正在看天幕的老百姓們都忍不住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打仗本身就很讓人難受了,就更彆提一連打五百多年了。那豈不是祖祖輩輩好多代人都是在戰爭裡出生,又在戰爭裡死亡的麼。這一天天下來,朝不保夕的,誰不想安安穩穩過日子?

所以能趕緊結束就結束吧,如果讓他們和當時的老百姓們換個位置,他們估計心裡想的就會變成:管他是哪個國家的,能結束戰爭、還他們一個安定的生活,讓他們安安分分種地就行。最好趕快來人把天下給統一了。

但是問題就又來了。

如果是戰國後期的那種局麵之下,大家都是一個時期過來的,誰的實力也不是碾壓級的,都是旗鼓相當、強弱輪換的。如果在這種互相都很平衡的局麵下去打,一時半會兒分不清勝負的,那又會是另一種持久的折磨了。

能不能來個有實力的大國、直接把其他六個都個搞了呢?

曆史的結果是:能。

“經曆了商鞅變法的秦國,又經過了好幾代秦王的努力和積累,實力國力上、秦遠超了其他六個國家。所以,秦在這個時候,就是那個已經具備了這種結束戰爭條件的國家。”李曉詩看著課本,嘴裡說著,“等到王位傳到了秦王嬴政的手中時,除了曆代秦王留下的基業,他自己本身也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

李曉詩這會兒不叫嬴政哥哥、也不叫始皇哥哥,連政哥哥都不叫了。她對話裡的這位“能夠一統六國的秦王嬴政”語氣並不怎麼崇敬、也不含任何貶低、更沒有任何評判的語意,而是以一種單純地在講述曆史前輩的態度說起“秦王嬴政”——客觀、尊重,而禮貌。

立場不同,看待人的角度也不同。

她隻負責說事實,說課本上記載的事實,至於觀眾們究竟要怎麼樣去看待這位秦王、這位帝王,那就交由他們自己去判斷了。

“嬴政即位後,他手中掌握著各種各樣的人才,又向天下招募人才,委以重任、並聽取各類建議,積極為統一製定計劃。”

李曉詩看著在老師講課時念出的人名,以及她自己標好了的讀音,說道:“嬴政手下的人才非常多,文武都有。比如李斯,呂不韋,尉繚,蒙恬,王翦等等。他用人,不分籍貫和出身。比如李斯是原先楚國的小吏、尉繚是魏國的布衣,但他們在嬴政這裡,都得到了重用。”

說到這兒,她又看了看下邊兩行字,不由地思維發散了一下,然後飛快地收了回來:“咳……、還有韓非。嬴政很欣賞韓非,為了得到他,下令攻韓,迫使韓王把韓非送到了秦國。”

嬴政:。

韓非:。

韓國人:…………

還沒經曆過這些的韓王:………………?

啊?

為了一個人就來帶兵打國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