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四十五課 西漢建立(2 / 2)

不像武則天那種被係統馬賽克了的,這幾個字寫明明白白。

他這回可算是真知道那個“永樂大帝”是誰了。

這是搶他哥的位置?

也不能啊,老四跟他哥關係多好啊。

朱標也是苦笑。就等著他爹啥時候忍不住動手了衝上去攔一攔。

彆的不說,四弟肯定是不會搶他位置的,這他是知道的。沒看他弟遊戲時候一路打仗,連皇帝都沒想著當嗎?

頂著老爹吃人的目光,朱棣縮了縮脖子,心中怒罵未來的自己。

你說你為啥要答應把錄像放出來?!要是比爹分低也就算了,你這比爹分高還——咳、雖然比他爹高確實讓人很爽……不是,重點是你這不是害我嗎?!

永樂大帝正抱著自行車研究,對此渾然不在意。

哼,能讓他爹知道他比他強,當然要知道了。

最多不就是那小子挨一頓打麼,又不是他挨打。

而在這種微妙的氣氛中,李曉詩再一次打開了直播。

她精心挑選了和小裙子搭配的頭飾,高高興興上來了。

“大家好呀!”

她閉口不提私信箱裡一大堆信件的事情,也不問大家看了那些獲獎皇帝們的遊戲回放後都有什麼感想,隻是笑眯眯地回歸老本行,翻開了課本。

“遊戲玩過了,我們這次就要恢複說課啦。之前說過的,這次該講到西漢的建立了,那麼在西漢建立之前,大家不如先來聽一首詩。”

說曆史,這就是真是老本行了。

被那些遊戲回放刺激到的人連忙自欺欺人地轉移注意力,好像這樣就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麼些個優秀的皇帝了一樣。

劉邦這陣子都春風得意,這會兒聽該到自己了,更是直接讓人弄了些吃的,拉上蕭何一起看天幕。

“——漢祖起豐沛,乘運以躍鱗。手奮三尺劍,西滅無道秦①。”李曉詩沒能把這首背下來,所以中間還低頭看了一下,“這是唐朝詩人所做的《詠漢高祖》的詩句。大家現在也都已經知道,漢朝的開國皇帝是高祖劉邦。可在秦朝末年那樣的一個狀況下,多年戰亂,社會凋敝,劉邦以及後繼的皇帝們,這些漢初的統治者們,他們是怎麼樣去解決那樣的一個局麵的呢?”

劉邦隨意地笑笑。

怎麼樣去解決的?

當然是能怎麼樣解決就怎麼樣去做唄,局麵都堆到那裡了,還能放著不管嗎?

李曉詩:“這節課的題目是:西漢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樣是要分為三個板塊來講這段時期。首先是西漢的建立,然後是休養生息政策,再接著就是文景之治了。”

劉徹也顧不上去翻看那些皇帝們的錄屏回放了,興致勃勃:他父親和他祖父,還有曾祖,這可是講到他們大漢了,這不得多聽聽?

李曉詩:“在上節課的楚漢爭霸後,劉邦打敗項羽,統一了全國,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把都城放在了長安——長安和秦朝的鹹陽離得很近。這個時期就是我們後世所說的西漢了。”

“雖然時間已經來到了漢朝,但在這裡還是要說一句秦朝末期的,畢竟秦朝的事情才過去不久。秦朝的統治過於殘暴、秦朝末年又各處都在打仗,要知道,打仗指揮導致百姓和社會製度越發混亂,所以當時的華夏已經是千瘡百孔,比秦朝統治的時候還要殘破還要荒涼——”

不知道為什麼,聽李曉詩再次提起秦朝的殘暴,觀眾們臉色都變得古怪了起來。

……那個,秦始皇的回放……仁君……

這種反差帶來的刺激到底什麼時候能散啊!!

李曉詩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想法,隻認認真真地講曆史:“所以在西漢建立的時候,麵臨的就是一個百姓流離失所、全國人口凋敝、各種農田荒置的荒涼景象。據記載,當時連高祖他們的馬車都湊不齊同樣毛色的四匹,而那些大臣將相們外出,更是隻有牛車可以坐,百姓也都是食不果腹,日子十分難熬。”

後世的觀眾裡,尤其是那些由於政權減弱所以不得不龜縮到南方的、他們對此感到了唏噓和同情。

好可憐啊,這麼窮。

像他們現在,雖然土地沒那麼多,但是人人富得流油啊!

在他們北方,許多艱難生存的百姓們聽著天幕裡的畫麵,倒是個個麵有苦笑。

差不多,大家都差不多。

但漢朝那些比他們還好點,最起碼那些百姓是在官府的保護裡的,不像他們,在馬蹄子底下求生。

李曉詩:“漢書曾記載,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這是什麼意思呢,彆的都不說,隻看‘人相食’,大家也都應該能體會到那種破敗和艱難了。”

“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下,怎麼樣恢複社會的秩序、重新讓國家運轉起來,讓生產重新發展,鞏固新的王朝政權,這就是漢初的皇帝們需要麵對的最大的問題了。”

看著天幕,劉邦喝了口酒,少見地有點沉默。

蕭何搖搖頭,也沒打擾他。

“而這裡就要進入到我們的第二個版塊了,休養生息政策。”

“春秋戰國爭鬥了那麼多年,到了秦朝,好不容易終於統一,老百姓們卻沒迎來想要的生活,而是陷入了又一個重壓的環境之下。所以,他們的生活是非常難的。”

天幕又一次提到秦朝,秦朝上下都沒了前幾次直播時候的“如芒在背”,反而一個比一個淡定。

提就提唄,反正又不會少塊肉。

秦漢時期秦漢時期,之前李曉詩說的這“單元”的標題不就已經說明了這個什麼漢朝是要跟他們綁在一起的了麼?那就說唄!

至於天幕所說的“百姓”和他們這時候的“百姓”不是一個意思,這也沒什麼,反正習慣了就行了,天幕說的百姓不隻是有姓氏的人,是包含了所有的農人和布衣,那些黔首們等等。

現在他們都能很自然地默認了這件事,甚至前兩天討論新政的時候還在說要不要把農人這些也都提成“百姓”呢。

而且他們之後肯定是和天幕上說的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天幕上說的“暴秦”很快就會變成彆人,那他們做什麼還要在意?

就連秦朝的老百姓們,再次聽到這些時,也都沒了一開始時候的絕望和麻木,反而小心翼翼地護著心底最深處那剛剛生出來的一點名為希望的火光。

現在新政策還沒下來,也沒聽說有什麼變化,但是再過一陣子,等皇帝陛下和那些官們想好該怎麼辦,他們是不是就有好日子過了?

李曉詩繼續說著:“其實對於漢初來說,吸收秦朝因暴/政導致快速滅亡的教訓,就是一個現成的路子。用再後世一旦的話來說,就好比是一個對照組,一個就放在眼前的,活生生的反麵例子。吸取它的教訓,不和它一樣就是了。”

“於是漢高祖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而且是在秦朝已經建立起的、成套的國家體係、製度下,吸取教訓並改良——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漢承秦製。漢高祖的一切改變,都是在秦朝、秦始皇,已經架構出來的國家框架上,把那些軟內置進行一些更換。”

“嗯……再舉個例子的話,就好比是建房子吧。”

她搬出了在課外搜尋資料的時候靈光一閃的比喻,開始舉例子:“早期的華夏就像是一片沒有什麼東西的原始空地,秦始皇一統了這片空地上的人民,成為了大首領,然後開始在這片空地上建房子——他帶領他的人馬,辛辛苦苦發掘出了木板房、磚房、瓦房、水泥房等,終於給了大家一個安穩的住所。但他在建成堅硬的房子後,把房子內部的擺設也都放上了石頭水泥做成的。這樣下來,雖然這房子能夠為大家遮風擋雨,不會被風雨侵蝕了,但所有人也同樣都受不了。覺得這個叫做秦朝的房子太硬了,是想讓他們死。”

“然後等到漢高祖繼承了這片土地時,他沒有去把秦始皇曆經千辛萬苦、邊摸索邊試探著,最後成功建起來的房子給扒掉,而隻是更換了一點點東西。他把裡邊隨時可以換下來的擺設給拿掉了,換上了更為柔軟舒適的桌椅床鋪等等。百姓們這下就活過來了。不僅不像之前那樣埋怨房子硬,反而個個都是感恩戴德——”

對於後世來說,能夠無中生有、摸索出磚房水泥房的人明顯是更為偉大的。

因為是他們,才讓之後的千秋萬代都能夠一直無風無雨,蒙受恩蔽;但對於當時真正要住進去的人來說,當然是能讓他們住上更舒適房間的人更值得歌頌了。

“雖然後來很多人說漢高祖是成功撿了秦始皇的飯碗,摘了秦始皇的桃子。但這隻能當成一種調侃。畢竟,不管怎麼樣,他們兩個都是有功有恩於華夏的。隻不過他們的方向不同,後世之人評價他們的立場也不同,所以才有了比較和爭執,才有了‘劉邦是比嬴政僅僅小了3歲的親兒子’的說法。但實際上,他們之間的比較,有什麼意義嗎?在各自的領域裡,他們都是合格的皇帝啊。”

劉邦:……

嬴政:……

劉邦徹底深沉不下去了。

這都什麼玩意兒啊?

說摘桃子說撿飯碗是能理解的,他也不在意,可親兒子是什麼啊?

嬴政也是無語至極。

就算他對提到秦朝的部分可以無動於衷,但聽到李曉詩那個生動形象的例子後,還是很難不產生一種鬱悶之感。

雖然他不知道水泥是什麼,但是這不影響對整體故事的理解。

尤其是後邊的“劉邦摘桃論”,更是讓這位陛下有點很直白地感到了不爽。

任誰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打拚出來東西被人喊打喊殺,然後被滅了後、還繼續拿去用,甚至流傳千古的,都會覺得有點不痛快。

但不管怎麼樣,這個親兒子的說法是不是有點太荒謬了。

還有,劉邦隻比他小三歲?

那劉邦是怎麼在他死後、甚至胡亥之後也沒了,劉邦還能打完仗統完一又當了好陣子的皇帝的?

這人活這麼久?

——那他為什麼就死那麼早的?

至於始皇真正的親·兒子扶蘇:……

公子們:……

劉徹哈哈大笑。

一點也不在意他被迫要跟著劉邦改姓。

嘲笑高祖最重要。

更重要的是好想看始皇的表情。

李曉詩倒是沒什麼丟雷的自覺,她看著自己整理在課本邊上的筆記,又接著道。

“那麼在秦始皇建起的房子裡,漢高祖究竟換上了什麼內置的軟裝修、更換了什麼、讓百姓們歌頌功德的新家具呢?”

“就是我們這一小節的標題了,休養生息。”

“我們就來說說具體措施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