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五十八課 宦官子孫(2 / 2)

這相當於是對整個單元的概括,李曉詩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但諸天萬朝的觀眾們卻都忍不住有點疑問。

還以為就是三國呢,原來三國就占了一小部分啊。

西晉東晉又是什麼?

……哦哦,之前好像在史詩裡有看到過,那南北朝呢?還有,多個民族,多個政權是什麼意思?

這個單元,聽起來很亂啊。

秦漢時期。

“被迫”養生清閒了片刻的嬴政與為了觀看天幕所以借口養生要休息一會兒的劉徹都皺起了眉。

分裂、統一,又迅速分裂。

這裡的“政權林立”和“多民族”,會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嗎?

……最好不要是。

貞觀年間。

聚在一起的君臣都精神一振。

這個過後就要到大唐了吧!!

三國人卻都打起了十萬分的精神。

什麼政權林立,不重要。他們爭取一統,把那個西晉扼殺在繈褓裡,不就沒事了。

所以快點來透露一點信息吧,彆再是什麼那種家宅隱私的,其他什麼都行。

李曉詩也不囉嗦著吊人胃口,“東漢末年至三足鼎立再到西晉一統,這是華夏曆史上第二個大動蕩大分裂的時代,在後世也產生了許許多多以此為基礎的藝術作品,其中元明時期的《三國演義》至今還被我們後世的人所喜愛,基本上是家喻戶曉,還被列為四大名著之一,足以見證這段時期的精彩。但人人都知道的曹操劉備孫權,他們又是怎麼樣崛起、怎麼樣發展成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麵的呢?”

“這節課我們依然是要分成幾個部分來講,但和之前的經濟思想政治什麼的不同,這節課的主要脈絡是幾場戰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以及最後一個版塊,三國鼎立。在說課的過程中,依然是和以前一樣,可能會串一些課本以外的內容進來,但不一定都是百分百真實的,所以大家還是簡單了解一下就好了喔?”

東漢末年的大大小小觀眾們:碗都準備好了,快點上菜吧。

就算隻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那也沒關係,聽一點是一點。

曹操欲言又止。

上次看天幕的史書時就在官渡之戰的前夕,現在官渡之戰早打完了,可天幕要是再說……會不會有其他的“曹操”因此失去勝利?

算了,其他的曹操又不是他,輸贏看天吧。

李曉詩道:“在說這節課的知識之前,我們要先做幾個小知識點的補充。”

“在東漢末年,漢王朝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基本形同虛設,尤其是在經曆了宦官和外戚交替專權等事情過後,統治權就更加地分裂了。而在兩漢的努力中並下的西域等地也再一次失去了控製。”

“這場亂局的開端我們要從一個叫做董卓的人身上說起。董卓是涼州人,為人風評不怎麼樣,曾經獲罪免職,後來又因為大赦天下被放出,再度掌權。當時外戚宦官爭權,屬於外戚的何氏一族也在這個爭鬥裡。那時候的大將軍何進和袁紹合謀要殺掉宦官勢力,何太後不允許,然後就召了董卓入京,想要來借他的勢力震懾旁人、為自己奪權,結果董卓還沒入京何進就被宦官殺了,皇城亂了起來,漢少帝劉辯被挾持出逃,正好碰到董卓。董卓就帶著天子,堂而皇之入主皇城。東漢這些人引狼入室,成功從外將董卓這匹惡狼引入了家裡。”

“廢少帝,立獻帝,董卓自此權傾朝野。”

“但董卓的作風實在太差,不止他自己好色貪權,他手下的士兵也在城裡肆意燒殺搶掠、女乾淫/婦女,搜刮財物,皇城之內民不聊生。”

“於是天下就出了討董聯盟。而我們官渡之戰的主角,袁紹軍和曹操軍,都是參與了這次聯盟的人。”

三國的內容實在太碎、太廣,太雜。如果按照時期來說,那麼同一個時期裡發生的事情太多太多,同一個時期裡說得上名字的勢力也太多太多,李曉詩根本不可能把所有的都講完,隻能順著課本的脈絡來,按照大眾所熟知的一些時間線,點出幾件廣為人知的事情來。

“董卓滅亡後,幾股勢力逐漸變強,成為了割據一方的霸主。其中北方有兩個勢力最為突出,就是曹操和袁紹。”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的子弟。袁氏,傳說中的‘四世三公’,就是說他們家四代人裡,出了好幾個位列三公的子弟。包括當時動亂被朝廷清算了的太傅袁隗、太仆袁基,都是袁家人。是極有聲望的名門望族。”

“在東漢時期,雖然一直說是外戚和宦官在爭權,但世家也絕對是一股不能忽視的勢力,再加上漢朝使用的人才推舉製度,這些世家子就越出眾的就越出眾,世家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默不作聲就滲透到了方方麵麵,幾乎可以算是無處不在了。哪怕是‘外戚勢力’,也和世家分不了關係。”

說到世家,李曉詩雖然懂得還有限,但也忍不住多說幾句:“其實世家一直在很後麵很後麵的朝代都還有。隻我聽過的就有什麼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汝南袁氏陳郡謝氏弘農楊氏……後世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說的就是這王氏和謝氏吧?”

她記的不真切,是刷視頻看彆人科普後世王陽明這些人的祖上時候才聽了一耳朵,依稀記的幾樣:“王安石王陽明好像就都是太原王氏的人,聽說秦朝的王翦將軍和王賁將軍也是太原王氏這一脈的。”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祖先了。

但也有人說琅琊王氏也是王翦將軍的後代,反正又不能讓他們出來背族譜,這又有誰能說得準呢,總之讓大家聽個新鮮就好了。

舊時王謝堂前燕後世聽說過的人不少,但李曉詩這“王翦王賁是太原王氏”可就是戳到無數人的知識盲區了。

尤其是明朝的一些文人。

從秦的王翦王賁到宋明的王安石王陽明,王氏真的就如此長久?

世家不是中間還遭遇過重大打擊嗎?!

——結果朝代更迭了千年,世家卻依舊能綿延不絕,甚至才人迭出,難道真就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

王翦和兒子互相看看,誰也沒話說。

隻是一想到霸業千秋的陛下這一脈最後卻被屠戮殆儘、陛下無任何血脈存活延續,但他們這些做臣下的卻能讓血脈千萬年地傳承下去,還是讓人忍不住有些唏噓。

天幕上,李曉詩還在繼續:“如果要分的話,當時參與擊殺宦官的袁紹,其實就是可以算進外戚勢力這一方的。”

“但曹操和他又不一樣,曹操的祖父是宦官,所以曹操其實就是宦官這一派的勢力代表人物之一了。”

“袁紹和曹操雖然自小就是朋友,但在東漢末年那樣的情況下,這種對立其實也是自然而然的。更不要說在他們都變強之後,誰都想成為統一的霸主了。”

李曉詩還在介紹曹操和袁紹,但天幕前的觀眾們卻有許多都忍不住瞪大了眼。

雖然有人清楚曹操和曹騰之間的事情,但更多的觀眾都是平民老百姓,老百姓們平時為了生計奔波,如果不是天幕,他們哪裡會去管古代人的恩怨?

但這一聽就聽出不對來了。

東漢末年這時候的“宦官”和秦朝時候的“宦官”可不是一回事,他們也是知道的——這曹操竟然是宦官的孫子?

……怎麼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