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第六十八課 漢化(2 / 2)

但,問題是,晉不是也很快就沒了麼?

換上來的還都是上次聽到的那些厲鬼皇帝,那還不如讓做了點好事整治國家的苻堅來統一呢。

他連丞相都肯給漢人做了,又普及漢文化,那對漢人應該也不會太苛刻吧?

所以說苻堅你怎麼不爭氣呢,聽聽你家丞相的話,慢慢來啊!

他們這邊還沒感慨完,李曉詩又把下一個更“漢化”的皇帝個端了上來。

“前秦覆滅之後,就到了北魏。當時鮮卑不止一支,在陰山地區遊牧的拓跋鮮卑很快崛起,建立了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一統北方。”

李曉詩道:“在那個時候,南方基本都是漢人,但北方卻是各個族群混合的,幾個內遷的胡人種族長期雜居在一起,大家在生產生活以及習俗上都有著共通之處了,但拓拔族不一樣,拓拔族內遷的比較晚,所以他們基本還都是保持著原本的習慣,這想要治理好北方是要麵臨很大的困難的。”

一些觀眾們都回想著當初提到五胡內遷時候的情形,還有的乾脆把小天幕關了,去找出那節課的錄屏回放投稿,邊看大天幕邊在小天幕上找。

——有了!

當時仙童的確說過,羌氐羯匈奴都離晉的都城比較近,但鮮卑可是遠遠的在北邊。

果然是下來的晚!

天幕上,李曉詩的聲音在繼續:“北魏的孝文帝拓跋宏即位後,決心要用文治來改變拓拔族的習慣和風俗,更大限度地去接受漢人的文化和生活習慣的等。當時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要遷都,他要把都城遷到一個十分具有漢文化底蘊的城市——洛陽去。”

“北魏的貴族和上層統治階級裡大多都是鮮卑人,他們習慣了一直以來的習慣,也習慣了留在北方,都不太願意挪窩。”

李曉詩不太懂這種情懷,古人卻一個比一個懂。

還是那句話,葉落歸根,誰願意離開一直以來生活的土地?

“但孝文帝用了個小心機,他當時欺騙自己的部族,說要去打晉朝。但當時朝堂上的人不願意啊,晉朝不是一時半會能打下來的,可孝文帝一口咬定就是要打,而且不僅自己要去,還要帶著許多大臣和貴族以及他們的家眷一起去——大臣們以及人民和軍隊等約莫百萬人,跟隨他一路南行,隊伍中老弱婦孺很多,根本難以再繼續進行長途跋涉,又加上碰到大雨,許多人就去勸,說不能再走了,這樣下去是打不了晉朝的。”

“孝文帝一看,就說哎呀,確實打不了了。於是鮮卑的貴族們就勸,說咱們打道回府吧?孝文帝拒絕,說就地建城吧!貴族們不樂意,那孝文帝就又說,反正現在給你們兩個選擇,一,跟著我去打晉,二,就地定都。無奈之下,眾人隻好在洛陽定了都。”

李曉詩對這個皇帝好感還是蠻重的,也不單單是因為課本記載了他的好事,可能與他的“親漢”還有著一定的關係:“孝文帝為了進一步深入學習漢文化,實行了一係列的措施。首先就是要推行漢語,他要求年紀不到三十的所有臣子在朝中都一定要使用漢語,不許說鮮卑話,三十以上的學語言太慢就不做限製;而且還要求把服飾也進行大改革,拋棄原本遊牧民族的短打,換上寬衣博帶的漢服,代替鮮卑服飾;又把鮮卑人的姓氏都改成漢姓——”

她把課本往後翻了一頁,展示姓氏對照表給大家看。

“首先是他自己,拓跋改為元,所以拓跋宏又稱元宏,其餘的像是什麼,獨孤改成劉、步六孤改成陸、拔拔改成長孫、丘穆陵改為穆啊等等。”

“除此之外,他又大力推行與漢人聯姻。他自己就娶了清河崔氏啊這些的女兒,還給臣子們每人都安排了漢人媳婦,這樣的話不僅在朝堂上需要說漢話,回到家因為家裡的家眷是漢人,還得繼續說漢話——北魏孝文帝時期,漢族和各族的關係得到了大的緩和和交融。”

主父偃聽得心裡直嘖嘖。

好有覺悟的皇帝。

這種“漢化”行為和他們構想的也差不多了,但不一樣的是,拓跋宏是主動推行的,漢人在他們那裡占據一個被動地位;而他們大漢現在在想的,是主動去進行這種融合,讓胡人來被動“漢化”。

李曉詩不是說了麼,民族交融,矛盾緩解。

那他們現在就做,提前化解這種“矛盾”,化被動為主動,在五胡十六國的“南下內遷”出現之前,從根源上杜絕其出現的可能,不也是好事一件麼?

什麼缺德,那就是陛下在帶有色眼鏡看他——嗯?什麼是眼鏡?

那得問李曉詩了。

那不,他們陛下手裡拿的那個盒子不就是麼,陛下兩天前收到的。

還是在絲綢之路時,她提起收到了未央宮卻沒給回禮的事,又加上正在雪山上,白茫茫一片刺得眼睛疼,她就約定回去之後給他們陛下弄一個“眼鏡”來。

……嗯,也確實送了,搞得陛下自從拿到後,有事沒事就愛帶著那個黑乎乎的圓圓眼鏡到處跑。

兩天時間已經出宮跑了兩趟了,嚇到不少人。

“雖然五胡十六國時期,民族關係有時矛盾激化、甚至發生戰爭,但在總體上,民族隔閡還是在趨於消解的一個狀態中,民族關係也逐漸變得和緩。”

“在北朝後期,我國北方初步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狀態。這也為之後的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奠定了基礎。”

五胡十六國時期的矛盾和激化,幾乎亡國滅種的人禍和戰亂,在後世的角度看,其實也不過是一個“整體上是消解隔閡”的過程罷了。

那些隱藏在文字下血淋淋的無數性命,那些饑者人相食、路上橫飛禍、千裡無人煙的慘劇,隻是史書上一筆淡得不能再淡的痕跡。

甚至從大層麵上,這個時期還微妙地是有些“功大於過”的意義在的,因為它促進了各族文化的交融、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發展。

——這是來自後世“史觀”的高高在上,也是旁觀者的宏觀博覽。

不能說錯,但理智之中、未免薄涼。

隻有生活在當時的百姓、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百姓,才能深刻體會到這種輕描淡寫之中的悲痛與慘烈。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百姓們齊齊沉默了。

他們不想去認同這個結論,卻也不可避免地從這段日子李曉詩的“講授”中認識到了一些東西,或許她說的是對的——對於她生活的那個時代而言,對於一種……嗯、大的角度而言。

但他們不接受。

五胡帶給漢人的是血、是淚、是苦難。

他們可以被迫接受這種胡人南下和漢人“交融”的“和諧”結果,卻無論如何不能在發生這種事情後、還能從心底裡認同“這場交融是和諧的”的結論。

或許後世史書會認為他們的一時苦難換來的是千百年的大和諧,但,既然生活在當下、身為當事人,他們就有權利拒絕接受。

即便他們什麼也做不了,什麼也改變不了,但他們可以不接受。

胡人帶來的、他們會永遠銘記,會一直一直將這份苦難記在心中。

李曉詩接著做大總結,道:“這種北方地區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嶄新的活力,讓華夏大地上各民族人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也為之後的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繁榮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心血澎湃,忍不住喜形於色:隋唐啊,隋唐!

等了這麼久,可終於要到了!

聽這麼久的天幕了,第一次從“課本”上聽到唐的字眼。

這怎麼讓人不激動?

李曉詩捏了捏課本剩餘的薄薄幾頁,向鏡頭那邊諸多位麵中的觀眾們甜甜微笑:“這節課已經結束了,另外,七年級上冊就要講完了——我們最近都已經要期末考試了。下周就考,所以差不多的,這本課本的直播也要結束了。”

“不知道之後還能不能繼續直播了,如果不能的話,這恐怕就是最後一次啦。”

她笑出兩個小梨渦,合上了課本:“上節課我們介紹了南朝的一些離譜皇帝,北朝的還沒怎麼說呢,接下來就當做課外小知識,咱們聊一點北朝皇帝們的事情吧!”

“——我們班上有很多同學厘不清南北朝,那現在咱們就先來捋一捋這個吧!”

“首先西晉建立、然後分成了北方的十六國和南方的東晉、十六國後期又是前秦,這是相對應的;東晉再往後,是宋齊梁陳,統稱南朝;前秦往後是北魏,北魏分裂後化成了東魏西魏、然後東魏成了北齊,西魏成了北周,這是北朝。大家弄清楚了嗎?”

“隋的建立者是北周的人——”

李世民:……

不是,等等。

最後一次直播是什麼意思?

他這麼大一個大唐呢?

不講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