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長城, 那我們還是應該從開始說起。”
跟著人群登上長城,李曉詩摸了摸城牆,說不出心中是什麼滋味。
那種似乎透過這石牆, 真實觸摸到了千百年前時光的感受。
雖然從車上一起下來的旅客有很多, 但放到整個景點中,又顯得不是那麼多了。
比起平時在網上看到的“節假日來長城看人頭”,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許多人還沒放假, 這裡的人還真算不上太多, 最起碼比看升旗的時候密度要小很多。
這也讓李曉詩直播間時空另一端的觀眾們能夠正常看到長城, 而不是人城。
小小發了會兒呆, 李曉詩整整心情, 擔起了一個負責任主播的擔子,開始解說。
“長城, 在我們現在,又被叫做萬裡長城——但實際上它全程長有兩萬多公裡吧。”她又拍拍牆體的磚石, “長城也不隻是這樣的城牆, 它的構成還有那裡——喏, 那邊的四四方方的台子,還有其他的一些設施整體構成的, 是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工事。”
“說到長城的修建,那得從西周的時候了,咱們的曆史上不是一直有個傳說麼,叫烽火戲諸侯, 烽火台好像就是來源於這裡……唔,如果我說錯了,那歡迎在彈幕指正,我會糾正的。”
她開始往前走, 沿著這古老的文明,一路向前向上走去。
其實很多不了解的人一提起長城都會覺得,長城的修築耗費人力又費物力,平白讓人多服勞役,那些命人修築長城的皇帝和諸侯王們簡直都是不通人性,見不得人舒服,就想弄點奇觀出來——但真的是這樣的嗎?
現代的一些遊戲中,因為一個“奇觀”的概念,有了“奇觀誤國”的說法,所以很多人就開始借此調侃,調侃華夏古代的一些皇帝們,特彆是搞出了一些大工程的皇帝們,更是被大家調侃“奇觀誤國啊陛下”最多的人。
其中,又要數秦朝、秦始皇最上。
但秦朝的滅亡在秦漢部分已經分析過了,根本不是簡簡單單奇觀誤國能夠概括的,靈渠、馳道、長城,等等種種,皆是加重百姓們勞役的“罪魁禍首”,秦朝的滅亡原因是方方麵麵的,修築“奇觀”隻是其中之一。
但如果拋開那些,隻論這項工程本身——修建長城,真的隻是因為“奇觀”嗎?
很明顯,當然不可能。
一個皇帝喜歡,建了也還能說是因為他喜歡這種“勞民傷財”的東西。
那如果兩千多年來一直有人在建造在維護呢?這就證明,它的存在是有著絕對的、不可忽視的作用的。
如今,不像之前隻有在宣傳畫廣告頁以及電視上看,李曉詩親身站在了這個奇跡上,想到昨晚臨時背下來的資料,她心中情緒翻騰。
撫摸著牆上的磚石縫,眺望著層巒迭起的山峰,李曉詩回頭,望向鏡頭:“華夏從炎帝黃帝時候開始、神農氏起,就進入了農耕文明,他們打敗蚩尤,推廣農耕。中原地大物博,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子民們越來越多的都被農耕文明所影響、不用與野獸拚命,填飽肚子不用靠天意,而且一片土地就能養活許多人,這樣的情況下,華夏腹地的子民們也就逐漸開始向農耕的生活方式轉換,獲得了安定,但同樣也失去了一些東西。”
“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種田的,像是更北邊的地方,就分布著許許多多的遊牧民族,他們是大大小小的部落,都是靠老天吃飯的。”
“在吃不飽飯、甚至生活不下去的時候,鄰居依然能夠豐衣足食,那麼他們會做什麼呢?搶劫。”
“所以他們會南下來劫掠,但是華夏自古以來的王朝,基本都是建立在農耕文明的基礎之上的,所以這些統治者們就會自發地想辦法抵禦那些強盜鄰居。”
“所以,就有了長城這種東西。”
“長城,本質上就是用來防人的。在一開始,基本都是拿來防北邊的鄰居的。”
李曉詩歪歪頭,四處打量了一下,然後走近幾步,壓低了聲音,“不過古時候的‘強盜’們,現在都是一家人啦,不能說這些的,我們有些同胞還會說——‘看漢武帝打匈奴看得熱血沸騰,然後發現我們就是匈奴’,哈哈……這就是時代不一樣了嘛。”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咱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這樣的,而且大家提到長城就少不了要說始皇帝那時候的‘勞民傷財’,但其實不是的。秦朝的長城是那種,基本算是原地取材搭起來的,就是一道拔起來的坎,現在去看基本都是些石頭啊之類的壘起來的,和明長城這種規模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但又有人在看了秦長城後會產生疑問,說,這樣的‘長城’,能防得住什麼?人隨隨便便就跨越了呀。”
李曉詩搖搖手指,又點頭:“那麼長城究竟能防住什麼呢?答案是——馬。”
除了真正什麼也不懂的老百姓、和不被允許了解外事的深閨婦人女子,其他的觀眾們多少都知道點這答案到底是怎麼來的。
確實是防馬。
無論是什麼樣的長城,人其實都能翻越,但……馬不能。
“可是他們不能把馬放下,自己翻過來搶嗎?”有小孩不解地望向身邊的大人。
大人也不太懂,於是撓撓頭,“搶了背不回去?”
秦。
“為什麼匈奴人會給中原王朝的人帶來困擾?”
扶蘇笑著給弟弟妹妹們剖析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有馬,他們是遊牧民族——可以搶了就走,中原的人追也追不上。”
他道:“按照李曉詩剛剛的概括,華夏是農耕文明。那……原來的這裡,就沒有生存著以遊牧放獵為生的人麼?有的,隻不過是被農耕文明同化了。那如果,匈奴人放棄馬匹,隻身翻過長城……”
“那他們就變得和中原人一樣了!”一位公主高興地答。
睡飽了,一大早來到軍營的霍去病也在跟幾個年紀比他大點的新兵嘮嗑。
“而且論地上作戰,咱們還能比他們弱?他們馬都沒了,周圍駐紮的軍隊哪個不能把他們給滅了。”
華夏的大軍,自古都一直是以步兵為主的。
“而且啊,有了長城還不止隻有這麼點作用呢。”
原本沒有長城的時候,邊境線那麼長,哪裡都有可能成為被劫掠的受害地。
但如果,長城蓋了起來呢?
鄰居們想要下來劫掠,又想搶完就飛快撤退,那就隻能去挑沒有長城的地方,與此同時又要繞遠路又要浪費軍力——而如果他們選擇破壞某一處的城牆,直接騎馬帶兵進來,那也更好說了。
首先,破壞城牆就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就足以讓駐軍反應過來。
而如果沒能在他們南下的時候攔住,等他們劫掠完撤退的時候呢?援軍也總該到了吧?
包圓了呀這不是。
再者,長城也不僅僅隻是防馬、攔人這麼點用處,它的戰略意義極其重大而深遠。
如果沒有長城,那邊境每個地方都要駐軍,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哪裡養得起那麼多兵?兵全拿來防北邊嗎?
但有了長城就不一樣了,像是烽火台這種設置,完全可以在關鍵的部分駐軍,不用處處都留。
如果什麼地方有了入侵,那長城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步兵運輸的天然道路,能夠進行快速支援——再不濟,也能把救援信號及時傳遞給其他地方的駐軍。
這樣省下來的,遠遠不止明麵上的駐軍數字,還有養這支軍隊需要的錢糧等重要物資。
一年如此,年年如此,那能夠省下多少?
比起建長城時付出的役夫們,這一道長城,又能多活多少百姓?
所以說,長城之功,功在千秋。
這是很有必要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