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古代的將軍們、帝王們,現代的專家們也同樣這樣認為。
像長城這種防禦工程,完全就是一個收獲遠大於付出的東西,它帶來的要遠高於這個國家為了它而投入的。
可李曉詩說不出這種話。
長城很偉大、很偉大,是華夏文明的具現之一。
但,她不想以此“千秋之功”為古代的統治者們“找借口”,也不想以此“利大於弊”去合理化百姓們在修建長城時所受到的苦難。
在技術遠遠達不到現代“高樓大廈”隨便蓋的古代,讓老百姓們徒手去一磚一磚、在各種崇險的地方建築長城,毫無異議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
就說現代,有些地段的長城要是想參觀還得帶安全繩索呢,坡度都能達到接近90,那在建的時候,又會犧牲多少人?
更何況朝廷征發他們來服役,也不一定會給吃飽喝足,連最起碼的吃飽喝足都不能滿足,又談什麼功在千秋?
李曉詩補充了個小知識:“遊牧民族不劫掠的時候,也就會來做交易,就是一些貨物交易之類的。”
“在戰國的時候,他們就會來做生意,那時候國家多呀,他們對哪個國家的價格什麼不滿意就完全可以換其他國家,就這樣占據著貿易的一部分主導權。但是……”
但是?
觀眾們豎起耳朵,有些不知道李曉詩想說什麼。
“但是在秦朝一統後,壞壞鄰居們就傻眼啦……!”
那可不就是傻眼了麼,中原那麼多家成了一家,沒了價比三家的餘地,但鹽這些又都是生活剛需,沒有的話是真的會死人的。
——再加上,秦長城起了。
大大小小的部落想要劫掠中原,那成本會高到難以想象。
“所以,在這種趨勢之下,小部落沒辦法劫掠,這些鄰居們不得不被迫開始整合。而後來匈奴的冒頓單於更是直接一統了草原,匈奴空前團結,也才有了之後的白登山之圍,才有了之後匈奴和漢的數百年對立。”
換個角度,誇張點說,簡直可以說是長城在北方遊牧民族的統一中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它的出現一力促成的這種統一。
一道長城所影響的,遠不止是一個國家和政權這麼簡單的事。
它是奇跡,它給華夏民族帶來的影響也是在建造之初所難以估量的。
“在我們的曆史上,總共有過三次大規模修長城的記錄。一次是秦始皇時期,他把戰國其他幾個國家修建的長城都連在了一起,全長八千多裡;然後是漢朝,衛霍擊破匈奴、也為了保護新興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也下令大修長城,漢長城全長一萬多公裡,也是‘萬裡長城’的由來,是我們華夏古代最長的長城。”
“第三次嘛,就是咱們站的這個地方了,這是明長城。為了防止被趕走的蒙古殘餘勢力反擊,洪武皇帝下令修築長城,後來又有女真人崛起,所以明朝一直在修。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長城遺址,也很多都是明代長城的遺址。”
翻過一座小坡,李曉詩站在上方眺望了一下遠方的山川,深深吸了一口山間的空氣,寒氣冰涼涼的,恰好衝了她這走走爬爬帶來的熱意。
“看,如果往南——過了這道長城,再往南去,就是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了。在平原上,騎兵的威力能有多大。騎兵和步兵對打的勝算,就連我都能想象得到了。”
“如果沒有長城、如果長城被攻陷,那麼,中原,就會徹底成為一個跑馬場啦。”
“華夏的人民和王朝,想要獲得安全,想要不被滅族,想要存活下去,那麼第二條防線……唔,就隻有靠長江了吧?”
東晉、南朝……以至南宋,無數的人都沉默著。
李曉詩沒管他們,她繼續說道:“之前我們也說了,長城其實不僅僅是用來抵禦北方鄰居們的,它在不同朝代,作用也都是不同的,雖然大家都在修,但目的卻完全不一樣呢。”
“那我們接下來可以聊聊各個朝代修長城都是為了什麼。”
擦擦汗,李曉詩放慢腳步,慢吞吞地走著,嘴裡道:“西周時候,是為了抵禦北方的遊牧民族入侵,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除了防外,還要互相防禦,所以很多都在邊境上修建了長城。秦趙燕更是同時修建了抵禦北方胡人的長城。”
“等到秦始皇的時候,他把內部互相防禦的長城都給拆掉,又派蒙恬把匈奴人打跑,然後連接其他國家們修建的抵禦北方的長城。過秦論中……唔,過秦論……哥哥,那句話是什麼來著?”
李瑉揚聲:“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李曉詩:“對對對,就是說,卻匈奴七百餘裡,胡人都不敢南下牧馬。所以這是秦長城的作用——就是為了抵禦北方胡人。”
“漢和秦是差不多的,我們之前一直說漢承秦製,其實不隻是在開玩笑,除了沿用的製度、漢朝在其他很多方麵也都跟秦朝不謀而合。漢長城也是為了抵禦驅逐匈奴,不過得再加上一個保護新開辟的絲綢之路。”
“到了隋朝,隋文帝——這個還沒學到呢,我也不了解這位皇帝這個朝代,這隻是說長城哦!到了隋文帝時候,他從剛建國,就十分重視邊防,重視長城。”
“咱們腳下的明長城,分了很多部分,不止一道城牆,還有很多其他的建築,真正做到了‘邊防重工’的程度。明朝時候有蒙古韃靼瓦剌女真等各種威脅,所以無論是初期還是中後期,明朝從來沒有中斷過對長城的修繕和建築。真真正正做到了兩百多年來一直在建、一直在抵禦外敵,鐵骨錚錚。”
“然後說說清朝吧,清朝的長城……”
李曉詩頓了一下,語氣有點一言難儘,難得噎了噎,“我看到他們說……”
朱元璋正沉浸在“鐵骨錚錚”大明中,突然聽到李曉詩頓住,又聽她說的是取代明的王朝,不由一撇嘴。
清什麼清,清咋的了,難不成在這種事上還能作妖?
彆以為他忘了,這兩天看的電影,講的都是他們末期的事……廢物!
怎麼能給打上門來的,還那麼欺負?!
李曉詩“嗯”了一會兒,道:“清代的長城,好像是對內不對外的。”
劉徹:?
什麼意思。
難道是像戰國時候那種互相防備的嗎。可是清不應該是“大一統”朝代麼,還怎麼對內?
李曉詩:“他們說,清朝的長城,是對內鎮壓農民起義的,也是許多農民起義利用的。所以它的存在是很……嗯,作用很單一。”
對比明長城,既在軍事上抵禦外敵入侵、又在政治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還在經濟上促進邊疆經濟和平繁榮發展——既保護了人民和國家的安全,還保證了華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和平交流,清長城簡直可悲又可歎。
它的存在似乎隻是為了那一場又一場的起義、一場又一場血腥的鎮壓。
朱棣:?
啥玩意兒?
李曉詩卻不再說了。
一來她了解的也不多,基本都是網上隨處可見的資料,二來她也確實沒學過那麼多,所以對於這部分內容總歸是有點沒底氣的,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就可以了。
她休息夠了,又加大了步子,往前跑出好幾步,才回過頭:“——咱們今天一起到長城了,所以大家都是好漢啦!”
說完,她又想到什麼,忍不住嘿嘿,眼睛都眯了起來:“有人說,現在帝都的鐵人三項是,升旗、故宮,和長城,現在我們剛好都體驗了。”
“所以,現在我也是鐵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