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淵,未免也忒不識好歹!
你們大唐是“二世而亡”嗎?
即將要來的會是“唐朝的興盛和衰亡”嗎??
用腦子想想也肯定會是來點什麼盛世、再來點什麼文化什麼什麼的,再到衰亡——至少得有三課!!
而且有這麼個繼承者 ,還是嫡出的兒子,你不興高采烈大擺宴席慶祝大唐盛世流傳千古也就罷了,還在這兒糾結猶豫個什麼東西。
無病呻/吟麼這不是!?
知道有多少人會羨慕嫉妒嗎?
於是,盼望著、盼望著,在貞觀君臣的盼望中,在小秦/王的盼望中,在李淵糾結又複雜的心情中,空蕩蕩了許久的天空終於再次出現了水色的幕布。
一襲唐製衣裙的李曉詩出現在天幕上,頭上簪著一朵嬰兒拳頭大小的絹布牡丹,額上一點花鈿,笑盈盈對著大家打招呼:“哈嘍,大家好呀,我來啦!”
她先是對著鏡頭展示了一下裙子,拉遠距離轉了個圈,又坐回到桌子前,故作溫柔地整理了一下鬢邊,終於還是拿捏不住架子,忍不住“噗嗤”笑出聲來,放棄了做作的姿態。
“哈哈哈,我今天的裝束其實是現代人對大唐妝容服飾的一個大概印象,畢竟我也沒見過真正的唐朝嘛,隻能給大家看看我們印象中的大唐少女咯——咳咳嗯!沒錯,唐朝!我們這節課,就要說到大唐啦~!”
過了沉重的部分,而且本節課又基本都是高興的內容,李曉詩語氣都輕快著,肉眼可見的心情好。
劉徹正聽手下彙報造船進度,聽到這兒也忍不住瞟了一眼小天幕,然後很給麵子地誇讚了幾句。
【劉徹:很漂亮。】
李世民這些一直等著天幕出現的更是不吝誇獎,尤其是看到李曉詩穿的還是自己送過去的東西、發飾等也都是熟悉的樣式,還一口一個“大唐”,心情更好了。
【李世民:很合適小詩。】
李曉詩尾巴都翹起來了,梨渦甜滋滋的:“恩恩,那閒話少說,我們就進入正題吧!”
她翻開課本,念道:“第二課的標題是,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
嗯?
李世民茶盞還沒送到嘴邊,就微微一頓。
貞觀隻有一小部分內容麼?還以為會有一節課呢。
不過也沒什麼,一小部分就一小部分吧。
他神色自若地抿了一口茶,唇齒留香。
李曉詩:“唐朝呢,在我們華夏的古代曆史上,絕對算得上是一個鼎盛的時期了,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都威名赫赫、有許多的外國都知道在神秘的東方有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我們之前走過的絲綢之路,後半段也完全都是唐朝時候的絲綢之路了,由此可見唐朝的在世界上的聲名和影響。”
“而且在之前我們看到的視頻中,大家也都知道,唐朝出現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兩個無可爭議的大繁華盛世——那麼唐是怎樣取代隋王朝的、這樣的盛世又是怎麼出現的呢?當局的皇帝都做過什麼事呢?”
李曉詩拋出準備好的課堂引入,又狡黠一笑,補充了一句:“而且,想來大家應該有很多都不知道,我們華夏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就也是在這個期間內出現的吧?她又對當時的華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一番拋磚引玉的話,聽起來是輕飄飄的,但在人群中引起的轟動卻是天翻地覆的。
不提萬千不通曆史的前後世百姓們,隻說皇帝和重臣勳貴間,就有許多人愕然——嗯,當然要數武則天之前的朝代了。
就連早已對天幕所講朝代們沒什麼興趣的秦皇漢武等都重新抬起了頭,把注意力挪了過來。
……女皇帝?
李淵臉上糾結更甚。
怎麼能有女子當政?就連他的女兒也隻不過是為李家打天下的而已,怎麼能來分天下?
而且,隻說貞觀之治啊……貞觀是老二的年號,那他呢?
就……不提一提麼?
貞觀年間,特地圈出的觀天台上,李世民端坐主位,老神在在地繼續品茶。
座下其他重臣都紛紛不淡定了,個個麵露驚異,李世民卻仍悠然自若。
好嘛,看來他之前猜的並不錯,還真是個女皇。
天幕上,李曉詩說完引言,卻沒像之前一樣,先把這一課分幾個部分給講一下,而是另開了一個話題。
“隋末唐初這段曆史,如果要說的話,有一個人是絕對不能跳過的。那在說這節課之前,我們就先簡單地認識一下這個人吧?”
所有觀眾都豎起了耳朵。
誰?
這麼重要?
李世民也豎起了耳朵。
誰?
能比講大唐還重要?
李曉詩翻開筆記,小臉一本正經:“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這個人出生了。”
李世民:…………
咳!
……嗯,原來是這個人啊。
那,那……那好像確實挺重要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