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筆記,道:“安祿山的反叛是有準備的,所以他預估了所有有可能遭遇反抗的名將們,但沒想到,河北二十四郡全部淪陷的情況下,還有一處是叛軍強攻都沒能拿下的——而駐守那裡、帶兵抗敵的,卻隻是一位書生。這位書生,就是我們上節課曾提到過的唐代的書法大家,‘顏筋柳骨’的顏真卿。”
“顏真卿是遭排擠出京的,但在到達平原郡後,他就發現了安祿山必反的事實,可沒有人會相信他——當時的朝廷,可是安祿山起兵造反一路打下來的消息傳到中央、唐玄宗都不會相信的朝廷啊。所以顏真卿就自己安排提前準備,終於在劫難來臨時成功守住了一郡,也成為了周圍郡守們帶兵歸附聯合抵禦叛軍的主心骨。”
她沒有展開地圖,隻是口述著地理位置:“當時洛陽被攻破,叛軍繼續南下,是顏真卿鼓勵軍心,帶著軍隊攻打叛軍老巢,為對方製造麻煩的。他曾經一天收複十七個郡縣,而後成為河北二十萬聯軍的盟主,甚至在全家被叛軍虐殺肢解最後隻能找到一顆頭顱的情況下、為了收複河山,依然忍著悲痛去和大部隊彙合——這樣的戰績和經曆足以震撼人心。”
“可、如果連一位書生都能有這樣的謀略,那當時的唐王朝,人才難道會少麼?難道就真的沒有人能抵禦叛軍南下的鐵蹄嗎?”
李曉詩歎了口氣:“當然不會啊。”
“從唐朝建立起始,唐朝的人才就一直不少,而整個朝廷也都是武德充沛,一直在向外擴張領土,能打的將領自然也有——有安祿山這樣有異心的,那當然就也有忠心耿耿的呀。”
“唐朝名將高仙芝,任安西節度使,雖然身為高句麗人,但為李唐王朝立下赫赫戰功——打敗吐蕃,收服石國等等等等。高仙芝手下,還有另一位能人,叫做封常清。唐朝的名將那麼多,像是郭子儀他們,為什麼咱們要單獨提一下名聲沒有他們響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兩位呢……”
李曉詩聲音幽幽的,“因為他們所守的這座城池、他們兩個人的命運,完全是唐玄宗自食惡果的另一個具體展示。”
“剛才我們提到,想要打長安,就要先打洛陽和潼關。而高仙芝封常清兩位,正和這兩座城池都有著關係。洛陽的時候就是這兩位就地拉起的流氓混混百姓部隊抵抗的,但倉促之間這樣的部隊根本打不過訓練有素的叛軍,於是隻好撤退,直到潼關。”
“潼關有天然的地理優勢,高仙芝據守潼關,這才絆住了安祿山的腳步。”
“與此同時,剛剛說到的郭子儀這個華夏曆史上都數得上名次的大將軍正帶領軍隊在叛軍後方大殺四方。安祿山心急火燎,退有郭子儀,進又是死啃啃不下的潼關,那怎麼辦呢?”
怎麼辦呢?
哭得腦袋都有點疼的李世民心中也很焦急。
不管安祿山怎麼辦,潼關是絕對不能丟的。有高封兩位在潼關據守,牽製住安祿山,才能有郭子儀在後方屢屢打勝的發揮餘地。
潼關很重要啊!
突然,李世民聽到李曉詩冷笑了一聲——這個和她年齡完全不相符合的動作由她做出來,李世民的心立刻涼了半截。
果然,他聽到她道:“還能怎麼辦,安祿山朝中‘有人’啊,怕什麼?反叛的道路上遇到難題?當然是乾爹替你解決了——李隆基下令,在潼關現場斬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李世民眼前一暈。
陣前斬將……陣前斬將!
斬的還是如此有大功的將!!
李隆基這是造的哪門子孽?!
“不過還好,接替高仙芝封常清的,也是一個名將。這就是我們屢次打敗吐蕃的老將軍哥舒翰。哥舒翰接替守潼關的任務後,依舊是和高封兩位一樣,死守不出。安祿山著急呀!”
李曉詩語氣微妙,聽起來似乎真的是在替安祿山著急一樣,觀眾卻都能聽出其中對李唐朝廷的嘲弄譏諷之意。
“也不知道我們貴妃的好哥哥,宰相楊國忠大人是不是還惦記著自己妹妹的這個乾兒子,反正他是開始給妹夫吹耳旁風了,一直在催促讓哥舒翰出戰。那我們的皇帝陛下聽了沒有?——作為安祿山的乾爹,他當然聽了呀!”
“所以哥舒翰無奈帶兵迎戰,然後二十萬大軍一敗塗地,潼關城破,長安城危在旦夕、皇帝棄城而逃。”
剛得到了點希望、不過轉瞬就又一次破滅,李世民的心情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竟是昏昏沉沉了起來。
見狀,長孫無忌連忙喚門外早就候著的太醫進來。
好一通折騰,李世民才悠悠轉醒,一直在流淚的眼角已經被磨得泛著血絲了。
他一把抓住長孫無忌的手腕,怔然望著天幕上的李曉詩。
“他……他……”
二十萬,潼關,斬將,讒言,長安……幾個詞語來來回回在他嘴裡過著,最後說出口的卻隻有一個被咬碎了的“他”字。
長安的淪陷能隻怪李隆基一人麼?
顯然不能。
那些進讒言的小人、那些眼中隻有自己利益的蛀蟲,甚至於是釀成這一切的凶手安祿山和史思明、一路燒殺搶掠的叛軍——人人都有錯,人人都有罪。
但無論是李曉詩,還是百姓,更或者是天幕前萬萬千千的觀眾,所有人最怨恨的、最惱怒的,卻毫無疑問、都是一個李隆基。
這和馬嵬坡兵變,所有人都需要一個交代、一個承擔這一切罪責的人,所以選中了最合適的楊玉環不一樣——
李隆基身為皇帝,身為這樣的封建製統治下、一人一言一身可改天下命運的皇帝,他的無能、他的昏聵、他的愚蠢和自私害了這麼多的人,害了全天下,他理所應當來承擔這一切。
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確確實實地、因他而起,因他而成的。
正在觀看天幕的,其他朝代的百姓們這會兒又忍不住叱罵了起來。
“怎麼不讓他多體驗一下?就一次也太便宜他了!”
“這種皇帝就該去死,怎麼上了天還不會讓他死啊,天幕太仁慈了。”
“就該讓他去替楊玉環死,再讓他去替高將軍死,還有顏真卿一家!!”
“……”
百姓們很淳樸,他們和有知識的人想的不一樣,他們隻知道,誰是好人,誰就該有好下場,誰是壞的,誰就該被懲罰——他們才不管什麼天幕是不是乾涉現實,他們隻想看李隆基自己吃自己的苦果、看李隆基承擔該有的懲罰。
看著彈幕上激憤的現狀,李曉詩搖搖頭,沒有讓他們收斂一點,也沒有勸。
因為更讓人難受的,還在後邊呀……
“長安城破,唐玄宗逃到了蜀地,太子李亨、唐肅宗,率軍在平叛。其實這個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叛軍已經深入大唐腹地,他們隨意燒殺搶掠,踐踏百姓,蔑視生命——但安史之亂最終還是被平定了。叛亂被平息的原因,除了叛軍內部的爭鬥和混亂以外,還有一場……持續了十個月,堪稱是安史之亂轉折點的戰爭。”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新上來的幸運觀眾吧!”
李曉詩把視線轉到新觀眾的畫麵上,對觀眾們道。
“唔,這位觀眾是安史之亂時期的一位節度使,叫做賀蘭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