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了一天活徐蘭掙到八公分,是公分最高的那部份人,不是農忙時節,幾乎沒有機會掙到十公分,男女一樣。
徐蘭回到家唐啟陽已經回來,正在廚房裡炒菜,她向廚房看一眼去井邊洗手後進廚房站他身後問:“今天怎麼樣?”
唐啟陽回頭笑說:“妥了,九月林場能勻給我們一些,但隻夠房頂和擱樓橫木,窗戶,擱樓鋪的木板是不夠的。”
徐蘭說:“那就用竹子鋪吧。”
唐啟陽:“嗯,擺飯吃飯。”
次日夫妻倆一起去上工,彆人問唐啟陽籌備木材的事,他擔心有變數不和人把話說死,隻和問的人說:“到九月份才確定有沒有。”
那人羨慕說:“你還有門路,我們都不知道向哪裡找買。”
唐啟陽說:“買到也欠人人情。”
“也是,要辦點事是要欠人情。”
唐啟陽:“可不是。”置辦點東西拐來拐去,人情複雜,這是他最不喜歡的地方,但生活在這個社會,又不得不麵對和正視這個問題。
給花生和黃豆鋤草培土後,天氣越來越熱,端午臨近。
端午前下幾場大雨,下大雨後徐蘭就和唐啟陽從早到晚的往山上跑采蘑菇回來,輕洗晾曬。
下雨蘑菇乾得慢,唐啟陽晚上就用火異能稍稍烘乾一下,不讓蘑菇曬壞。
父母忙活,曉婕就請假在家帶小妹。
端午節前一天唐啟陽清早去縣城早買東西,順便取回兩個包裹,下午他又出去一趟,回來提回四條臭鱖魚回房間叫徐蘭去收起。
徐蘭回房間聞著臭鱖魚不可言狀的味,拿出一個比較大的密封食物盒裝然後再收起。
臨傍晚唐啟陽提籃子給一老送去四樣節禮,一條一斤多半肥瘦的肉,四個鹹鴨蛋,油紙包的半斤肉鬆,老兩口一人一件夏天上衣。
這禮是隊裡頭一份,唐振家看了心裡滿意。
唐啟陽看他收下後和他說:“衣服是給你和娘穿的,如果穿到彆人身上,以後彆想再有。”
唐振家不滿說他:“你一個男人心胸怎麼這麼小?”
唐啟陽問他:“你另三個兒子心胸廣,不如和我說說他們給你弄什麼好吃的?給你做衣服了嗎?”
唐振家氣道:“他們要存錢將來給兒子娶媳婦,你媳婦什麼時候生兒子?”
唐啟陽說:“我不急,你這麼多孫子急什麼?我房子還沒起。”
唐振家說:“你不急我替你急,將來你老了…”
唐啟陽明白老頭子接下來要說自己將來老了有侄子照應之類的。
他抬手阻止老頭子繼續說下去:“用不著你替我急,這輩子我長命百歲,我老了兒子也老,說不定身體不如我,照顧不了我。”
自己和徐蘭有異能,體質好,活上百年應該不是問題。
以後就算生兒子,他們老時兒子也老,兒子都可能沒有能力照顧自己,更不用說這些侄子,指不定還沒有他們活得長。
唐啟陽說完轉身就走,唐振家看著老三的背影愣神,老三自從練武後變年輕很多,精神得不行,看上去比老四還年輕六七歲,他真有可能很長壽。
徐蘭和唐啟陽決定過個隆重的端午節。
晚上睡前,徐蘭洗八斤糯米泡上,泡上一些催生的紅豆和綠豆,把摘來曬一天的棕葉洗乾淨。
次日早飯後,孩子們去上學,唐啟陽去後院摘個西瓜放進井邊的小水缸裡。
隨後回廚房和徐蘭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把糯米撈起控水,紅豆煮一煮,綠豆搓出皮,早上起來後泡的紅棗洗一洗去核,三條臘肉煮一煮撈起洗乾淨切成人拇指大小的塊。
綁棕子的棉繩也準備好。
材料準備好放到餐廳桌上,徐蘭和唐啟陽開始包粽子,包兩種餡,紅棗和紅豆的甜餡,臘肉和綠豆的鹹餡。
夫妻倆包得快,曉雯負責數棕子綁一起,甜餡的三個綁一起,鹹餡的綁四個。
曉雯看越來越多的棕子臉上笑開花,徐蘭問她:“這麼高興?”
曉雯點頭:“高興,媽,什麼時候開西瓜?”
徐蘭說:“中午。”孩子們晚上吃西瓜跑廁所不方便。
曉雯笑得像偷油的小老鼠:“明天又能摘草莓。”
兩個多小時後包完粽子,徐蘭和唐啟陽看兩大堆的棕子,心裡也挺滿足,他們把棕子放入鐵鍋升火煮。
徐蘭在圓鐵鍋裡煮一鍋比較稀的一米粥,快十一點棕子煮熟。
唐啟陽都撈起來,一樣一盆擺在桌上,一人一碗稀飯,還有一小碟蘿卜鹹菜。
徐蘭直接拿鹹粽子吃,她以前雖然是地道的北方人,但喜歡吃鹹粽子,唐啟陽喜歡吃甜粽子。
孩子們都跟著媽媽拿,粽子剝出咬一口是糯米和臘肉夾著綠豆,曉岱咽下感歎說:“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