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棒在手裡沉甸甸的,玉米粒大顆飽滿,色澤明亮,他是普通人都能看出這玉米很好,合適做種子。
唐啟陽笑說:“祖宗顯靈。”
薑建華放下玉米棒進玉米地裡掰玉米,他笑說:“現在很多地方期盼自家的祖宗顯靈。”
徐蘭和唐啟陽相看一眼,忍住笑。
徐蘭和唐啟陽雖然說著話,但手上乾活一點也不慢。
薑建華對他們的乾活的速度和耐力佩服不已,剛才自己雖然休息了一陣,但力氣不回來,和他們相比,自己和老太太差不多。
人多,約四分地大小的玉米很快收完,徐蘭和唐啟陽把六筐玉米挑到前院,四筐放進孩子們的房間,兩筐放進他們的房間。
隨後唐啟陽去做飯,徐蘭鏟沒有多少的發酵肥挑到後院,拿鐵鍬在原來的種玉米的位置上碎一下土,挖出小坑。
曉風負責用小竹鏟放肥料,曉雯和曉岱一個背著小花包,一個提著小小籃子放玉米種子,曉語和曉婕負責用小竹鏟掩土。
長的紅薯藤大部份被割去喂豬,隻留短短一茬,不用擔心踩踏到,還剩下長的小心一點就行。
薑建華看她們母女六人合作無間,自己幫不上忙,就回前院進廚房給唐啟陽打下手。
他見唐啟陽把領的肉都做了,驚一下回神和他說:“唐大哥,你怎麼把肉都做了?”
這幾天午飯和晚飯的菜裡都有點肉沫或肉塊,做菜的油很足,薑建華覺得自家還不如唐大哥家吃得好。
唐啟陽和他說:“天太熱,肉不好放,柴房養的兩隻兔子你也看到了,本打算今天殺一隻的。”
薑建華感慨說:“唐大哥,你這日子過得我都羨慕了。”
唐大哥家住的房子寬敞,廚房不小,不像自己在門口做飯,還有專門的浴室,浴室裡有壁爐,冬天洗澡方便。
後院大,能種糧食和很多種菜,青瓜番茄隨手能摘來來吃。
前麵有竹林吃竹筍方便,竹林裡的兩隻雞天天下兩個蛋,有井用水方便,生活真是方便!比自己住的筒子樓不要太舒服。
唐啟陽說:“拉倒吧,這幾天還沒把你累壞?還要忙高壓忙好多天。”
收玉米翻地種下,起碼要十天出頭,後頭還要分出一些壯年男人去犁田,種完玉米就插秧,連軸轉,收完稻穀隻是完成一小部份。
就是不知他們會支援到什麼時候?
薑建華馬上蔫:“累壞了!”農村農忙的時候太可怕!他們都被曬褪皮。
快天黑時,徐蘭和孩子們把玉米種完,回前麵洗手吃飯。
唐啟陽做了小炒肉和排骨燉白豆角,拍黃瓜,前兩個菜味十足。
徐蘭吃著焦黃的五花肉片說:“還是豬五花肉吃著香。”
曉風五個點頭附和。
薑建華說:“嫂子,有肉吃已經很好,我們買雞蛋都不容易。”
唐啟陽和他說:“以後你想買和我說就行,我在村裡和人換容易。”
薑建華說:“已經麻煩你很多次了。”
徐蘭說:“沒事,他久不久也要去縣城換東西。”
唐啟陽點頭,薑建華聽他們不是說客套話,高興說:“那以後麻煩唐大哥和嫂子。”
徐蘭說:“客氣,你媳婦生孩子需要母雞也可以和我們說。”
薑建華聽了更高興,他還愁媳婦坐月子的時候沒有東西補身體。
半山大隊的人這天晚上吃肉,稍微放鬆一下,第二天投入緊張的收玉米中。
收玉米不用彎腰,背部不用整天曬在太陽底下,這一點比割稻穀好上太多,都覺得收玉米比收稻穀輕鬆。
隊員們忙時領導和專家們也很忙,最早收的稻穀已經曬乾,裝袋,稱重,三個小隊的收成分開放,等後麵的曬乾全部稱重,計算出平均畝產量,運走,換的糧食運進來……
縣裡用這種子種的田地也要計算產量和畝產,和彆的縣市調換糧食和種子……
調來半山村的基肥不太夠,繼續從彆的地方調……,事很多,在普通人看不到的地方,領導們也忙得飛起。
玉米地和荒坡有段距離,要去樹下休息要走一小段路,不太方便。
唐啟陽挑玉米回隊裡第二次就回家把竹竿扛去玉米地,三兩下在一塊地裡把棚架搭上,用玉米杆鋪在頂上,然後把他們的水罐放在棚子下。
徐蘭和曉風來喝水能擋一下陽光,水也不會被曬熱。
小隊長也叫人把拆回的棚架搭上,鋪上玉米杆,這小棚子搭得容易非常實用,以前他們就是沒有想到。